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前几天看到王正平的画册,今天看了原作,我觉得原作比画册更美。
我看了他画册里的自序,在自序里,他有个秋浦情结,他讲到“艺术熔铸人文情怀,彰显心灵感悟”。我觉得这个观点特别好而且特别确切,因为艺术就是要见情感,见个性。
他的家乡安徽池州有一条秋浦河,他在自序里反复提到,说它是一条流淌着诗的河,所以他的画取名叫诗河。提到李白的《秋浦歌》,我也曾读到过,在当时印象最深的是“白发三千张,缘愁似个长”。我看了看李白的十七首《秋浦歌》主要还是表现一个“愁”字,“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都是那种“愁”,因为他当时离开长安漫游,怀念自己在长安的那段生活,漫游到秋浦。王正平表现的绘画意境表现的也是一种乡愁,和李白的“愁”有所区别,但也是同一种“愁”,但他在某种程度上讲,继承了这种诗意的感觉,象他自序上所讲,要“熔铸人文情怀”,所以他把诗歌的传统继承下去,不是真正意义唐朝的诗意,而是他自己的诗意,这一点我觉得在他的笔墨当中表现非常明显。
虽然他展览的名字叫“山水清音”,但给我最特出的感觉是笔墨凝重,用凝重的笔墨表现凝重的乡愁。刚才牛克诚先生也强调了他以树作为表现主体,用表现树、表现秋浦河树的不同状态,非常的直白,非常苍劲、精神、繁茂,清音主要体现他的心境,他的留白还有画面意境清虚空远,他的留白和凝重的笔墨形成对比,并与画面的凝重形成很大的反衬;第二个是制作古树个性苍劲来衬托画面的意境,他山水清音这种构像,刚才说了,他的笔墨吸收了黄宾虹的还有傅抱石的,同时,他也吸收了吴冠中的绘画技法,特别是杨延文是他的老师,吴冠中又是杨延文的老师。他的中国画也有中西融合的迹象,但是融合得比较自然,尤其画里水中的树比较清晰,又隐隐约约,把西画的明暗光影自然的揉合到中国画的灵魂当中,这是他的特点。再一个,他的山水画作品大部分都接近纯水墨,很少着色,画集最后一幅画,色泽较重,有点接近杨延文的风格,大部分以水墨为主,这样的画就像黑白大片一样更容易唤起对家乡的回忆。
总的来讲,他用个性化的笔墨运用来表现乡情,这是他与现代山水画独特的地方,有明显的个性色彩,笔墨凝重如出陈藕,留白清淅寓意深厚构成他独特的绘画语言。希望他今后可以更深入的研究中国画笔墨传统,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精品。(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评论家王镛)
作者:王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