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中国美术界,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是,一些在早期从事油画、版画等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到一定的时候突然转向学习、研究和创作中国画,我在本文中要谈到的艺术家易元和,就属于这一类型的艺术家。他早年从事油画、版画、漆画的艺术创作,接受的是一套西方艺术观察和表现世界的方法与技艺。近十年来,他突然放弃自己熟知的艺术门类,转而从事中国山水和花鸟画的研究和创作,或者说用中国绘画的材料和工具,表达他对中国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认识与体验。也许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特定的艺术经历,使他的中国山水画和花鸟画,从一开始就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具有一般中国画家所没有的形态和境界,这一点又尤其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山水画创作上。
易元和的山水画,在我看来,显然受到林风眠的彩墨山水,或者说彩墨风景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相同方面表现在:首先,易元和的水墨山水画与林风眠的山水画一样具有风景画的特点,我想这也许是易元和像林风眠一样,都具有西方艺术背景的缘故;其次,在艺术语言上,易元和也与林风眠一样,很少使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笔法、皴法,用批评家刘骁纯的话说,他们都具有非文人笔墨的特点;第三,在构图上,易元和与林风眠一样,喜欢平行透视,不追求复杂多变、突兀奇异视觉效果;最后在题材上,易元和与林风眠一样喜欢山水中的水而不是山。不过我们也必须看到,易元和的山水画在许多方面与林风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在笔墨语言上,易元和的山水画尚简、崇淡、重写、取拙,而不是以成熟、厚重和繁复多样为主要倾向,在此方面我认为他更多地受到齐白石的山水笔法的影响,而林风眠的山水画笔墨厚实、色彩浓郁;其次,就境界而论,林风眠的彩墨山水画具有苦闷和压抑的倾向,从而具有现代艺术的表现特征,易元和则崇尚平淡天真的境界,所以,我们能在易元和的山水画中感受到童心般的自由、随意和率真。
在上面,我把易元和的山水与林风眠的艺术进行比较,并不是说易元和的艺术已经达到林风眠的高度,而只是认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易元和的艺术特点。同时,在我看来,易元和山水画中最感染人的地方还是其境界。这种境界缘于我前面所说的他对水的独特感受。易元和在作品中让水而不是山占据主导地位,是起于无意识的心灵表达,还是有意识的艺术追求,或者说与他生活在湖南水乡的经验有关系,关于这些问题,也许作者自己也找不到一个明确答案,好在对于欣赏易元和的山水画来说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易元和在作品中让水有了灵性,有了境界。
翻开中国传统山水画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大部分山水画家,还是以山为描绘主体的,这也许是因为山的崇高形象和丰富的形态,能够承载更多的思想含义而为山水画家所重视,而水则像云和雾一样往往只是成为布局画面,或能使山川灵动的手段和配角。不过,为董其昌所推崇的南宗画家,从董源、巨然、米家父子到倪云林,几乎都重视水在山水画中的重要地位。我们不妨这样说,当水在山水画中占据重要位置,并与平远的透视相结合时,中国古代文人崇尚的平淡天真和含蓄的审美境界也就会自然呈现出来。从另一角度看,易元和山水画中对水的描绘,还会使我们想起“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隐喻,在这个意义上,我更看重的是易元和山水画中所包含的智慧,以及他对生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体验和理解。
有意思的是,在易元和的花鸟画中,他喜欢描绘的对象,也主要是一些与水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如鱼、螃蟹、鸭子、水稻等等。我认为,这些与水不可分离的动物和植物,在易元和的作品中是用非常智慧的方式被表达的。在一幅描写芦花和螃蟹的作品中,他写道:“霜月芦花才折倒,螃蟹误作熟水稻”,这是作者一种多视角理解自然生命的方式,即当他把螃蟹对芦花的兴趣和欲望,解读成为螃蟹把折倒的芦花误认为熟了的水稻时,这里既有从螃蟹的角度来理解螃蟹的行为的倾向,也有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以幽默和智慧的方式表达他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同样是在一幅描绘螃蟹横冲直撞的作品中,他说:“人间本无路,天地任我行”,在此螃蟹不仅被人格化,而且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精神的赞美和歌颂。关于这方面的作品还有很多,我想细心的观众能自己体会的,在此就不再论述。总之,在我看来,易元和是一个热爱水及其与水相关的生命的智慧型画家。尽管他的艺术还处在探索的过程中,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我相信凭着他的智慧,一定会在现在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艺术,取得瞩目的成就。
作者:邹跃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