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12-24 08:55
李旭:个人史料是我提出来的一个策展主题,这其中强调的是两个关键词:一个个人,一个史料。之所以强调个人并不是说个人等同于利己,我认为我们在国家的层面上,集中力量办大事,要强调这种集体主义的精神,而且这个是我们国家创造很多奇迹的非常重要的根源。但是在文化艺术科技方面的创造,我觉得要特别强调个体价值,这次选的19位艺术家来自于美协的各个委员会,各大院校及每个策展人的推荐,推荐的名单很大。经过了多次会议的遴选,最后我们选出这19位艺术家,相对来讲他们比较集中的靠近这个核心的主题。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是非常个人化的,之所以这次展览叫个人史料,其实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人历史的整体叙述,因为每个人在人生路没走完之前我们所创造的东西,所经历的东西只能被称为是史料,如果说这19位艺术家有什么共性的话,我认为他们都很忠实,也很有温度地去记录了自己的生活,记录了自己在学术上的那些有价值的探索,在这方面他们是有共性的。
汤哲明:本次海平线都市青年画家“个人史料”主题的提出,既有为业已有所成就的艺术家提供表现空间的愿望,也有为在习以为常的道路上埋头驱驰而未及感受周遭的艺术家,提供思考空间的意涵。海平线是具有光荣历史与深厚积淀的系列展览,作为优秀青年艺术家向成熟艺术家进阶与转折的标志,伴随着这个城市的成长,海平线绵延至今已历数十载。记录了这个城市艺术家成长的历史,更成就了这个城市自身成长的历史。艺术家个人的一份份档案,如今已聚沙成塔,汇总成这座城市的视觉档案,这份档案,最终也就成了关于中国的故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马琳:这届海平线的展览主题是个人史料,我们比较注重于艺术家个人观念的表达,所以说在这样的策展理念上,在整个的展览设计中,我们力图给每个艺术家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空间,展出他们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选一组他们完整的作品,来体现个人史料这样一个概念。这次展览的风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元化的,展出的形式除了中国画、油画、雕塑,也有装置和影像,除了有个人艺术家的表达,还有小组群体以群体艺术家的形式来呈现。本次作品非常的丰富,可以看到艺术家乐观、积极地融入时代发展和城市脉搏的态度和胆识,通过展览试图推出更多有思想、有创造力的年轻艺术家。
毛冬华:上海是特别好的地方,特别讲究规则,而且如果足够优秀的话肯定可以崭露头角,所以大家愿意到这个大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应该表达自己的态度,从艺术题材、语言和形式上,结合这个时代当下发生的事情,找到发力点,为如此美好的时代留下优秀的作品。
江梅:此次“海平线”展览具有整体性、品质感,布展效果也好,是代表上海品牌的艺术展览所体现出来的应有品质。回顾18届34年的历史,可以发现它不仅对上海当代艺术影响很大,甚至对中国当代艺术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今天在座的好几位专家、艺术家都是“海平线”展览的亲历者,参加或参与过这个展览活动。希望“海平线”不断推陈出新,坚持实验性,保持其历史的锋芒。
李晓峰:“海平线”树立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上海现当代艺术的品质和标准,从诞生以来就带有鲜明的海派特色。经历了18届的“海平线”,也开始具有了一种更强烈的历史意识、文献意识,正如本次的“海平线”展览主题,也是这些年大家普遍开始关注的视点,这个关注点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价值判断。我们做展不是做秀,而是做出成果,能在历史上留下来的结果。
金江波:“海平线”展览通过多年的运作,逐渐形成主策展人与策展人团队携手合作的运作机制,这样的方式保证了更客观且良性的遴选机制,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对上海青年艺术家的选拔有了更加充分的角度。这次参展的既有崭露头角的、也有富有造诣的青年艺术家,对保障与促进我们海平线的学术水准提供了长效的运作模型。希望“海平线”展览能成为上海年轻艺术家通往国际艺术舞台的桥梁。
傅军:此次展览的艺术形态非常丰富,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拓展了对于一个展览的设想,尤其是对于美协主导下的比较主流的当代艺术展的想象空间。之前我们基本上用微观叙事来描述艺术家的个体性,而展览提到“集体意识下个人艺术家的呈现”,这个本身内部就有艺术的张力。我们有这么强大的集体,如从中发挥出个人的创造力,两者结合的话,我相信这是国家和民族真正的崛起。
谭根雄:可以说,上海50岁以上的美术家基本都是从“海平线”走出来的,2000年开始启用策展人制度,推出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此次展览大多数作者都是陌生的面孔。同时,展览学术严谨,不带有个人的学术偏见,涵盖了各种艺术形态,同时保持了“海派无派”的特色,注重个人艺术语言的发挥,保持对艺术创造力一贯的坚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