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丹青难写是精神”,中国画强调“以形写神”,力求“气韵生动”无非是要求画家赋予来源于生活的作品以生命,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时代的精神境界。刘昌潮老师对这一问题有着多方面探索和研究,他结合个人的创作实践,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在《国画技法浅谈》一文中提出:“中国画要达到‘理、气、趣’的艺术境界。……只有更好运用‘理、气、趣’,画的内在美和精神才能表达出来,才能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熏陶。”
甚麽叫“理、气、趣”,刘老在理论上又作具体的阐发,在这篇文章中继续写道:“所谓‘理’就是生物之理,造化之理,构图之理,笔墨之理,题款以及设色之理。所谓‘气’,即画之气势,要有对生活深刻的认识和深湛的艺术修养,才能写出生动空灵,气势磅礴、笔墨神妙的作品。所谓‘趣’就是笔墨之趣、构图之趣,笔墨色彩、疏密浓淡,均有意境。……三者互相依存,不能分割,缺一就会减弱艺术魅力。”
……“人品不高,用墨无法”这是刘老在谈画论艺时,每每提及的,潘天寿先生他强调要学画外的功夫,只有端正人品,博学强识的修养,才能赋予画以真正的艺术生命。从刘老画室“不烦斋”的命名,也可窥见他的思想人格和志趣、修养。这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殚精竭虑,潜心书画,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的写照。“不烦斋”同时也成为学艺课堂。他孜孜矻矻。艰辛劳作,奖掖后进,嘉惠画坛,特别是他那一贯循循善诱的谦和态度和治学治艺精神,更给人如浴春风的难忘印象。
摘自蔡仰颜 蔡桦评论文章《丹青难写是精神》一文
作者:,蔡仰颜,蔡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