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林容生的作品以中国古典绘画理念为依托,在坚守传统水墨精神的基础上,通过独特的视角,将民族文化与西方画派的色彩构成互融,创建独具个性的绘画语言,使画面产生古雅清疏的效果。
林容生的工笔重彩山水画,浓缩了闽西特色的建筑美感及生活情趣,并在呼吁水墨精神的基础上,借鉴了传统金碧青绿的敷色和肌理营造手法,通过展现山水的自然情境来呈现自然万物的生命意蕴,其精神内涵即所谓的“以形写神”。画中鲜明的色彩结构和整体感,不仅表现了山川丘壑的自然之美,也表现了画家在领略自然、体悟自然、感悟自然的过程中与自然契合的灵性与心境。
在这里,林容生对色彩的运用谨慎而又松灵,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处理方法。如在《净土》中,他大胆地运用了强烈的补色对比,使画面产生了明亮夺目的视觉效果。在《昨夜有雨》中,近景中淡绿色的山岩与远景里淡紫色的山影和谐共存,整个画面保持了一种清新的冷色调。可见,无论是互补色的运用,还是同类色的运用,他总是能把握得恰如其分。在突出用色的前提下,画家广泛吸收了水墨画及现代绘画中的可用技法,用积、撞、染、堆、冲、洗、擦等方法,加强笔触笔迹和制作肌理的可读性,增加平面色块的表现力,给人以更为丰富的视觉感受。
林容生的画“清雅”与“古厚”兼备,“深远”与“简淡”并存,还弥漫着一种时光在平静中流逝的历史沧桑感,以及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亲和感。画中,那些富有人文和田园气息的构成元素,形成了图案化的造型符号,虽被反复运用,但在每一幅作品里,经过画家的组合,又产生了新的意趣。黑色的屋顶纵横交错,几缕悠闲的炊烟,随着清风慢慢地向上升腾;高高低低的矮墙,拥着幽静的小院,院子里点缀着一两株开着小花的树,院门深闭幽窗小开,窗台上摆放着一两盆闲花野草。房舍周围,有两畦瓜棚菜地。再远处,有岚光霾影缓缓流动;山坡上,草色遥看近却无;寂静的山野里,仿佛能听到燕语喃喃……这些造型符号在组织画面空间的时候,画家常会不厌其烦地调整物象的节奏和对比,以获得最佳的效果。谛观画面局部,无论是老树数枝还是几疏篁簇,皆从容写来,颇多天趣。
林容生用笔工整,用墨、用色自然而细腻,笔、墨、形、色俱有独到之处。他喜欢用朦胧妍丽的色墨来绘景,而背景则通常留出大面积空白,在总体上营造出豁朗通透的效果。画中的山石、村舍等符号元素,借画家看似漫不经心的书写,呈现出微妙的节奏感。那些树、石、房、舍均可看成线的组合体,按照节奏的需要,画家把线条转换成块面,让色与墨在块面之中产生对比、冲突、和谐等关系,进而使画面的韵律更为丰富,更有变化。这些变化蕴涵着古典写实,蕴含着浪漫的移情想象,蕴含着风格化的个性表现等诸多因素,甚至也隐含着抽象的审美元素,可见林容生一直延续着古典美学所一贯崇尚的“境由心生、画由臆造”的绘画理念。
林容生的绘画风格饱含了米南宫的《潇湘奇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倪云林的《渔庄秋霁》等作品中所显现的文化精神,又没有落入荒寒、幽寂、孤寒之境。画面虽无昂扬激情,但语言华丽,展现了自然生命的蓬勃生机,犹如一位风姿绰约的绝代佳丽,能令所有的人眼前一亮。由此可见,他是在传统绘画技法、传统绘画史和传统绘画理论,三方面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来完善他的艺术思维,进行他的艺术创作的。尽管他吸纳西方绘画中,以客观的审美视角分解、重组、简化自然对象的表现手法,但他能够将其巧妙地与中国文化精神相结合,使之成为中国画意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说明他的画不只是极具个性化的,又是与时代精神相合一的艺术呈现。
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包、融会通达”的文化思想,使林容生对绘画艺术做起了“加法”,他将西方绘画的构成结构引入中国学术界,与中国绘画“立象尽意”式的视觉符号建筑、道家“任自然”等文化因素合和而一,对中西方艺术的相互认识和借鉴起到了促进作用。这种艺术风格和观念转变的真正意义,在于艺术家社会责任的苏醒。
综上所述,林容生的绘画,不但呈现了自然山水外在的形式美感,还赋予了外在的自然山水以抽象的中国文化精神。他心中的自然山水暗含时代发展的生命气息,追求的是我们心中渴望的境界,那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
的静、净之地。他跨地域性的文化研究与探索价值,使他的画作意境接近了中国绘画文化的真谛。
作者:潘小菊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