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1-23 17:48
一件清代顾珏的竹刻笔筒在嘉德春拍中拍出1045万港元天价,创下竹刻艺术品的最高拍卖纪录。一个笔筒拍出一千多万,属于小品类藏品走出的强势行情。与紫砂壶一样,竹刻竹雕艺术也是融合了诗、书、画、雕刻的文人清玩,但相比紫砂比较成熟的市场,其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人对竹的感情是很深的,竹子的“虚心”、“劲节”与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相契合。另外,工艺精湛以及方便保存,也是竹刻竹雕备受古今收藏者欢迎的原因。
竹刻竹雕艺术自六朝起,直至唐代才渐为人所识。明以前知名刻工甚少,明中叶以后至清代,竹刻竹雕名家辈出。历代名家多集中在江南,如“嘉定三朱”、“封门二优”等,还有扬州也是竹刻竹雕名家聚集之地,比如:吴熙载、潘西凤、穆半园、陈康侯、周五方、黄汉侯等人,名闻业内外。名家作品大多古雅简朴,往往只是寥寥几刀,但精气神却俱足。名家竹刻竹雕的收藏价值要比普通竹刻竹雕高出很多倍。
上世纪90年代初,苏富比、佳士得、朵云轩、嘉德、翰海等五大拍卖行都有了竹刻竹雕作品的拍卖,也有不少高价成交的明清竹刻竹雕珍品。
进入新千年以后,作品开始频频拍出高价:2000年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末清初的《竹林七贤》拍出了42.35万元;2001年,一件直径14.7厘米的《人物楼阁庆桂笔筒》以54万法郎(约416万元人民币)在巴黎成交;2003年秋,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推出了“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拍,其中明代朱三松竹根雕老僧拍出264万元。
2003年以后,随着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升温,竹刻竹雕艺术品拍卖屡创新高。2004年成交上百万的有3件;2005年成交上百万的竹刻竹雕作品各占两件,上千万的1件;2006年成交上百万的藏品5件;2008年,艺术品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出现在拍场上的竹刻竹雕作品仍拍出良好的价格,显现出竹刻竹雕艺术品良好的抗跌性。
一位张姓藏家曾以1.5万元买入一个明末清初的竹刻搁臂,这件作品长28厘米、宽18厘米,画面是一株清淡的百合花,融入了浮雕、透雕、圆雕等工艺。今年,此件竹刻搁臂的价格已涨到4万元。该张姓藏家表示,从目前市场走势看,竹刻竹雕艺术品应该还会继续增值。
竹刻竹雕艺术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和文化内涵上。所以,对于竹刻竹雕的收藏,应该把握住几个要点:刀工、年代、艺术水准、与标准器和文献记载的对应关系、保存状况等。近几年的竹刻行情一路看涨,传世作品可遇而不可求,专家建议关注明清两代竹雕作品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关注活跃于竹刻竹雕行业的当代名家。与明清竹刻竹雕相比,当代竹刻竹雕艺术突破了原有的题材和载体,更加多元灵活。
来源:华夏收藏网-拍卖动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