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栏】孙振华:帕慕克的退场

2016-12-01 10:06

  《十年而已》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的艺术评论文集。《十年而已》以艺术家独特的视角,对社会新闻事件、热点问题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所进行的解读;对文化艺术领域的各种问题所发表的个人看法,是一部能够反映当前中国艺术研究领域新动向的研究新作。本文为《十年而已》的第十九篇文章。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孙振华专栏]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在他的作品研讨会上,简短地作了一个致辞就退场了,真的退场了,撂下了一帮准备对他大侃一番的人们,他呢,选择了逛街。

  这多少有点让东道主扫兴,好不容易来了趟中国,人们有多少话想当面对他表白啊!

  面对这个意外之举,主持人圆场说,帕慕克有点腼腆,不好意思当面听到人们赞扬的话。

  帕慕克的退场之举,离我们的中国经验相距太远了。

  帕慕克是不是一个我行我素,不在乎别人的评论的人?不是这样,研讨会结束后,帕慕克马上调来了与会专家的发言,认真阅读,还要求带些回去发表。这说明,他对中国学者对自己的评价是十分在意的。

  帕慕克是不是那种不喜欢听好话,只爱听坏话的人呢?也不是这样,何止是帕慕克,恐怕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倾向于听到对自己正面的评价,而不倾向于“找抽”,这是人的天性。

  人爱听好话的这种天性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人类社会出现以后,人和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慢慢磨合出来的。总的来说,人与人相处,如果采取“认同”、“合作”、“顺应”的态度,意味着生存的机会多,风险比较小,活下去的成本比较低。

  封建社会的文臣们,他们死亡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是不是能管住自己的那张嘴。所谓“文死谏”,意思相当于,谏得不好听就得死。大臣们如果异口同声地坚持让皇上保重身体;即使跟皇上顶嘴也要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讲这些话,杀头的概率就比较小。

  偏偏这个世界上十个手指头不一般齐,有些聪明人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局限,甚至能认识到皇帝的局限,一旦发现了局限和问题,话可能就不好听了,在这个时候,人是否要超越自己只想听好话或只想说好话的天性?这就成了问题。人如果一味依循趋利避害的天性,容易失去客观,言不由衷。帕慕克为什么退场?无非是想听到真话。

  如何才能听到真话?答案是言论自由,学术民主。民主之所以是个好东西,在于民主制度让人可以超越利害关系,让大胆讲话有制度保障;即使讲错了,也不因此得咎;如果讲对了,则是社会的收益。为了听到真话,好听的话,不好听的话,都得让人讲,这就是民主制度的精髓。

  在封建社会,有的皇帝也明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也鼓励臣子们讲不好听的真话;他也明白,这些话讲出来,比闷在肚子里暗骂好得多吧!可大多数臣子口里还是尽说好听的,为什么?制度有缺陷。臣子们提级别、发奖金、甚至是死是活,都是皇帝一张嘴,谁知道天上哪朵云彩会下雨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拣好听的说,准没错!皇帝也是人么!

  帕慕克的退场,是对现有研讨会讲话方式的抵制,那些当面说出来的好话既低廉又虚假;回避一下,相对容易让人畅所欲言。当然,最理想的方式,还是面对面地直言不讳,不过它的前提是要消除讲真话的障碍,要求民主意识的全面提升。

  老实说,我们参加了无数的作品研讨会,当事人都兴致勃勃坐在那里领受各种表彰,然后接受一些“你的缺点就是太不注意身体”之类的批评。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研讨会就这么延续着,又能如何呢?大家愿意。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孙振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