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八益拍卖】吴昌硕、陈少梅、潘天寿、林散之、启功书画作品欣赏

吴昌硕花鸟题材作品三幅

01


Lot 1247 吴昌硕 寿桃

42cm×111cm 约4.2平尺

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年代】1916年

【题识】汉明帝时恒山献巨桃核。父老谓巨桃霜下结花隆暑方熟。画中之桃亦如之。予尝有绝句云:恒山仙种写来看,桃实累累大如盘。曼倩垂涎偷不得,上天容易下凡难。丙辰年岁杪以吾家识翁设色法写之,吴昌硕年七十三。

【钤印】俊卿之印、仓硕

【赏析】桃是中国人心中的仙物,是长寿的象征。东方朔 《神异经》:“东北有树焉,高五十丈,其叶长八尺、广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狭核,食之令人知寿。


吴昌硕画桃,吸取了民间的审美情趣,融进了文人画家的笔意,善用西洋红,画得有笔有痕,有骨有肉,更是笔笔间见其深厚的篆籀书法功底。他的桃色鲜而不艳,圆浑而不滑腻,稳重而不失灵动;他画的桃枝更是遵劲有力,倚石向上,呈勃发之势,极具康而寿的精神内涵。构图独具匠心,色彩以浓墨深红,互为点提,用笔则以长锋单毫悬肘挥运,似有力透纸背之感,满幅神韵飘动,充实而有谐趣。


02


Lot 1248 吴昌硕 寿相仙风

33cm×137cm 约4.1平尺

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年代】1924年

【题识】寿相仙风。伯言先生雅属。甲子秋八十一叟吴昌硕。

【钤印】无须吴、安吉吴俊、美意延年

【赏析】国画多取吉祥题材 , 比如牡丹配水仙,就有“富贵神仙、先富贵” 的象征意义。此幅作品以牡丹、水仙及顽石入画,画面有机和谐,顾盼生辉,石头的嵌入恰到好处,更使得画面浑厚古拙,有重心之感。用墨浓淡干湿,各得其宜,表现出物象的内在气质和生命力。在色彩上,牡丹的署红色和水仙的花青色相得益彰。


“红时槛外春风拂,香处豪端水佩横。富贵神仙浑不羡,自高唯有石先生。”题款凝练遒劲、苍劲雄浑、刚柔并济,具有浓重的金石味道。整个画面虚实相生,浑然一体。春色逐流水,富贵随人意。本幅作品匠心独具。牡丹摇曳,顾盼自如。水仙葱郁,超凡脱俗,充分体现了吴昌硕笔墨设色重、拙、大的特点。


03


Lot 1249 吴昌硕 岁朝清供

41cm×151cm 约5.6平尺

设色纸本 立轴

【题识】岁朝清供。长庭仁兄先生雅属,季冬仲。安吉吴昌硕。

【钤印】仓硕、石人子室、吴俊印信长寿

【赏析】吴昌硕画清供图,极为随心所欲,仿佛信手拈来,时而牡丹、荔枝、佛手挤在一起,繁复艳丽;时而又一枝莲花,一壶香茶,简约明快;时而觚、觯、尊、罍,花果飘香;时而又梅、兰、竹、菊,儒雅一堂。


图中以梅花、石榴为主,占据大部分画面;画面下方荔枝为辅,对画面起到烘托层次、调动均衡的作用;整幅作品炫丽多彩、艳而不俗,散发着一种浓郁的清香。整个构图多而不杂、繁而不乱、满而不塞、疏而不空,恰到好处地将对象安排在适当的位置相互映衬;形成浓与淡、艳与雅、轻与重、疏与密的对比,再次展示了吴昌硕其精湛的艺术造诣。


潘天寿花鸟题材作品一幅


Lot 1258 潘天寿 映日

44.5cm×69cm 约2.8平尺

设色纸本 立轴

【题识】映日,雷婆头峰寿者。

【钤印】潘天寿、寿者

【鉴藏印】毛永寿印

【赏析】这幅潘天寿作品《映日》以浓重的墨色与红花相衬,能体现出“映日”的意韵。通常,荷花给人以一种谦谦君子的感觉,而这幅《映日》所具有的更是一种力度的美。这幅画一改普遍的构图,将荷花置于左上方边缘部分,虽然占的位置不大,但墨色浓重,线条强劲,与画幅右下方水墨淋漓的大片荷叶形成构图上的平衡。


纵观全图,一种空旷、自由的感觉油然而生,使人为之一震,惊叹于那朵出水芙蓉所特有的含蓄的美与世无争或者是别一种更高的境界。潘天寿常用映日荷花来表现他对西湖的热爱,寄托对家乡风土的浓厚感情。无论是笔画的还是指画的荷花,都已成为有目共赏的珍品。


林散之山水题材作品四幅

01


Lot 1239 林散之 山水

33cm×105cm 约3.1平尺

设色纸本 立轴

【题识】书画原来是一家,画人画马总无差。取神遗貌先贤术,入主出奴后士夸。无限秋山寒几点,多情老木笔三叉。欲将此意分明说,争奈先生又顾他。冷画意,林散耳。

【钤印】林散之印、长寿、大吉羊、江上老人


02


Lot 1240 林散之 山水

33.5cm×103.5cm 约3.1平尺

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年代】1979年

【题识】大通湖上记前游,犹恋青阳九子峰,往事纷纷忘未了,扁舟斜趁半篷风。八十一叟林散耳。

【钤印】林散之印、长寿、大吉羊、江上老人


03


Lot 1241 林散之 山水

34cm×104cm 约3.2平尺

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年代】1978年

【题识】又印从前处,惊心梦屡经。遥情念骀宕,真境悟空灵。江上峰人在,舟中客正停。回头时指点,认我旧年青。一九七八年五月十六日写于江上邨。七十九叟散耳。

【钤印】林散之印、长寿、大吉羊、大年、江上老人


04


Lot 1242 林散之 山水

34.5cm×103.5cm 约 3.2 平尺

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年代】1976年

【题识】又印从前处,惊心梦屡经。遥情念骀宕,真境悟空灵。江上峰人在,舟中客正停。回头时指点,认我旧年青。一九七六年五月十六日写于江上邨。七十九叟散耳。

【钤印】林散之印、长寿、大吉羊、江上老人

【赏析】林散之作画多追忆往昔写生印象,尤以画黄山烟云景色为多。其用笔与作书同,曲中求直,方圆相兼。水墨则竭尽干湿浓淡的交互变化,表现烟云气象的丰富意趣,从而造就其高出时人的水墨技巧,与其师黄宾虹不同。黄之墨法有苍浑之气,林之墨法则更多灵润之意。他在这一方面深切而独到的体验,施之于草书,为草书开一新境界。而其在写意山水画的意境追求上,景物造型上及布白的奇正、虚实、墨白的处理手法上所获得的深切体会,渗透其书法的字法、章法,又使其书具有了独特的个性趣味。


陈少梅山水题材作品一幅


Lot 1217 陈少梅 抚琴图

32.5cm×103cm 约3平尺

设色纸本 立轴

【题识】想见鸣琴罢,空天冷湿云。声声遗韵在,都向纸边闻。曾见戴进摹夏禹玉本。少梅陈云彰。

【钤印】衡山陈五、少梅书画

【赏析】传统的《抚琴图》中喜以松下高仕作为常见描绘对象。本幅陈少梅《抚琴图》亦是如此,在构图上十分醒目的位置上,将一抚琴高士安置于竹下山崖之中,人景融为一体。以竹代林,营造出空灵、幽雅的意境。细细观之,画中山崖挺拔,竹枝大都被安排在右侧的山崖,有规律地伸展,枝与枝之间的交叉繁复却不混乱,极其遵守法度,注重以墨色的浓淡变化描绘出枝杆的转折向背及区分前后关系,脱去了繁复的匠气,融入了文人画的情趣,有物我两忘之境。


启功墨竹题材作品一幅


Lot 1210 启功 竹

34cm×68cm 约2.1平尺

水墨纸本 立轴

【创作年代】1946年

【题识】拟元人冷逸之笔于简靖堂。丙戌暮春之初,启功。

【钤印】启功之印、少文

【赏析】启功《竹石图》读来只觉满纸鲜活,一片神韵而又充盈着文人画温润的“士气”。画中所绘竹石,尽得闲适高逸之境,望之一种和谐的宁逸之气扑面而来,丛竹以层层深入铺排而成,构成清丽明快,松秀润泽的笔墨基调。竹枝顾盼生态,俯仰朝揖,枝柯浓淡叠交而层层相映,意境悠远而充满内涵。题句先生借郑板桥句,辞章简练而妙趣横生。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