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尽人皆知的名言多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画家去表现它,从桂林街头的画工到许多国内山水画名家,人们不厌其烦地用画笔展现漓江之美。但是,以我对漓江山水实地写生的经验看,漓江之美实际上对于每一位画家来讲恰恰是一个障碍,一个造物主雕琢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漓江山水本身就是无数幅变化莫测的山水画,由于其美,众多的画家把心力都放在如何再现而不是如何再造上。所以,大多数画家的漓江山水作品都难以摆脱一个“似”字,或者说甜俗。
许华新是一位很特别的画家,虽出身于桂林福地,却是一个罕有的例外的山水画家,他所表达的桂林山水,既不求与桂林真山水的形似,也远别于国内众多的山水画家而自成面貌。中国画界有一个习惯,人们喜欢吧某某画家划归到某某画派当中,但我感觉许华新先生很难简单地划归哪家哪派,按地域来讲他应该与漓江画派接近,他远离浓重的色彩和空气透视感的风格使其有特立独行之感;从学术角度讲他应该深受贾又福先生的影响,他却也完全不同于绝大多数贾门弟子的“一个黑字了得”。读许先生的画使人感受一种清新透彻的气息和幽远的芬芳,一种传统山水画的血缘气脉所散发的神韵,也有强烈的当代图式语汇和时代感。欲解其画,先知其人。其实这些品质是源于他的个性特点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使得许先生有一种中国文人所特有的气质和情怀。
许多画家喜欢谈经论道,这与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本身的传统精神取向有关,说起道家和佛家的空性话题滔滔不绝,建树不俗。近年来许先生推出的江山如玉系列主题创作,在国内多地举行了江山如玉巡回展,反响很大,报刊杂志见诸许多评论文章,我虽非评论家,但总觉得那些描述许先生作品的文章多流于表面性的解读,而许先生画面里那种神秘气息和画境真意并非是简单的笔墨渊源和艺术功力的定义可以达到的。继承哪家也好,表现什么也罢,其实都是技术层面和情感取向的问题。作为一位成熟的画家,真正的制高点还是在于他的内心,在于他的境界和文化修为。
许先生的山水画终极的秘密在于他对儒、释、道的理解和深入,他以身心践行而非逻辑推演的方式进入一种超然的境界,一种自我与造化的融合与统一。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层面上,美并不是他的唯一审追求,或者更确切地说,视觉感受仅仅是一个形而上之中的形而下了,其作品对观者心理的冲击力之大是普通画家难以企及的。在江山如玉系列作品中,无论是长达10米的宏幅巨制还是不足二尺的斗方,无不体现出雄浑博大的气象,散发着迷蒙淡雅的韵味,那种精致而随意的笔墨图式,以及凝结东西方艺术精华、统合传统与当代的审美要素的艺术观念,是许先生以多元的体式阐明了他对自然的理解,表达着人类对自然与环境共同的忧患情感与回归本源的向往,其形成的个人面貌和绘画风格在当今中国山水画坛是独树一帜的。
西方有句名言:“泉水高不过它的源头”,一幅画也不可能超过画家本人。许先生的画实际上是一种深层自我观照的表达,我们能够从画面上读到的东西实际上是他本人心境的外显,如果用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来衡量许先生的艺术,应该说达不到他的本质核心,佛家空性的领悟与传达才是他艺术的核心魅力。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探讨许华新艺术的本真。
一是,在许华新先生看来,佛家的空性观是要更深入到宇宙的本体性,在他的绘画艺术中体现的是空性的精神指向,是以道理念为依托又比道更为空灵玄虚的佛境的展示。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认识自然的一种哲学,其核心本质是阴阳架构及其关系,而佛学思想既契合中国道家文化又是其升华与深入。万物缘起缘灭的根源表面上是阴阳变化,实质上是空性所致,这正是许先生对艺术的本质的认识与依归,也是他艺术追求的一种终极目的。所以我们不难从他作品的气质中体会到那种淡薄轻透和玄远空简的意境,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与气韵。
二是,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在许多画家看来,传统与现代纯粹是两套体系,很难融合更谈不上统一,甚至是一种冲突和矛盾。能够通过学习传统笔墨技法并运用于以现代思想为主旨的绘画当中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但在许先生看来,传统与现代的统合不仅仅是笔墨程式问题,亦非视觉与观察方式的问题,而是传统与现代在思想上如何结合,既通过他长期的传统笔墨训练与修习的积淀,将传统的意蕴因素与笔墨因素抽离出来运用于现代图式语言中,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与风格,在当今中国画界建立了自己的图式与语言领域。
三是,玉的特质也是新的品相。玉的温润和清透暗合了许先生的一种心境,他的温文尔雅的画风和艺术语言的纯粹性都源自他的内心的一种安宁和沉静,有时他甚至像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看似平常的一举一动之间流露出一种禅意。那正是玉的品质,一种水一样的柔和与钻石一样的强度的统一。正如老子所谓“柔弱胜刚强”。
四是,江山如玉也体现了许先生扎实的功力,许先生多年来深入传统,打下了坚实的山水画基础,又由于生长于桂林,对于山水的写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画家一年甚至几年写生一次,而许先生从小生长在漓江山水之间,对他来讲,写生、临摹及创作都是很难分离的。难得的是,他超越了传统与写生的像域,还原了一个本我于画中,造就了独树一帜的江山如玉。
作者:崔云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