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5-28 20:26
最近有人跟我说“同理心成为新经典黑"(意指“同理心成为新趋势"),指的是在近几年被科技浸透的文化里,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人们把人性中爆发的最急迫的问题都归结于同理心(移情)的缺失。
这一现象也出现在了艺术圈内,特别像是明尼阿波利斯艺术馆(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目前在Andrew W. Mellon基金会75万美元的资助下决定开设全球首个同理心与视觉艺术中心。
Patrick Tresset,《5个名叫保罗的机器人》(5 Robots Names Paul)。图片:Courtesy of the artist
鉴于这个说法最早是出现在艺术研究中,所以这一艺术中心的出现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19世纪的理论学家们将移情描述为我们的身体反映外部世界活动的一种方式。当美学哲学家西奥多·利普斯(Theodor Lipps)观看一场舞蹈演出时,他说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随着舞者一起“做着斗争和表演"。德国哲学家罗伯特·费肖尔(Robert Vischer)曾写道,即使是在观看静止的艺术作品时,观众也可以通过被触发的“肌肉移情"而把自己带入作品,随作品而动。
更近期的研究则表明,暗含各种示意意味的艺术作品,如卢西奥·丰塔纳(Lucio Fontana)被切开的油画等都让参观者的大脑运动皮质和前运动皮质的活动有所增加。
“这种艺术家对我们的大脑和身体所投射的那种进行一栋和感受的能力触发了观看者的一种同理心反应,"在《美学、创造力和艺术心理学》(Psychology of Aesthetics,Creativity,and the Arts)期刊上发布的一篇最新论文中,一位合著者这样写道。这篇论文主要是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对艺术的同理心回应是如何进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卢西奥·丰塔纳的“Concetto Spaziale"系列中的一件作品。图片:by Dan Kitwood/Getty Images
这项名为《人工智能中的艺术:对计算机生成的艺术的美学反应》(Putting the art in artificial:Aesthetic responses to computer-generated art)的新研究,向观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曾被视为唯有人类才能完成的艺术创作,如果是由机器来创作的话是会更值钱还是会贬值?
此前的研究表明,观看艺术的人相较于作品的外观而言,更注重的是艺术家的意图。一件作品的各种特质中,最被人看重的应该是它的独特性以及是否包含有艺术家很多的实际参与。和上述研究结果相似的是,最新的研究也得出了如下结论:由电脑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其美学价值低于人类创作的作品。
但这里也出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转折。当机器制作的艺术是由机器人来完成时,观众们对作品的美学评价也就随之上升,尤其当这它还是个拟人化的机器人时。这或许是在暗示一个拟人化身被证明拥有人类思想的关键。
研究者们为此借来了艺术家Patrick Tresset的机器人装置《5个名叫保罗的机器人》(5 Robots Named Paul),此前它曾在2015年布鲁塞尔BOZAR艺术中心进行过展出。这台机器人由一台网络摄像机和一支圆珠笔组成,在摄像机拍摄坐下参观者照片的同时,一条支臂就开始画画。桌上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像——让人想到学生在人物素描课上的场景,看上 去有着真人般的动态。尽管这看起来像是机器人看着对面的人,然后用手臂扫描画下了他们的脸,但事实上他们仅仅是装饰性的装置:这些人像实际上是在程序一开始时就拍下的照片。
Patrick Tresset的《5个名叫保罗的机器人》中的素描,2014。图片:Courtesy of the artist
接着,研究者们将参与者分成三组,用三种场景去测试:第一组参与者是在机器人作画时,也呆在同个房间里;第二组人则只看到了最后的画,并被告知这是机器人画的;第三组参与者则只看到了画,没有任何其他信息。接着,参与者们被要求填写有关这些绘画的问卷。
最后的结果表明,那些看着机器人艺术家作画的参与者对于这些画有更高的评价,他们对画的欣赏程度比起另两组人都要高。
“这是第一个演示拟人化的代理机器是如何能够对审美产生积极影响的研究,"作者写道。“提高机器和电脑创作的艺术作品的拟人化质量,将会提升社会的参与度,也更有可能降低人们对未来艺术人工智能表现形式的敌意。"也就是说:把电脑外观做得更像人类,会让人们更接受电脑创作的艺术。
但自相矛盾的是,当我们讨论的对象是人工智能艺术的时候,似乎身体(外形)会比大脑(思想和意识)来得更为重要。
文:Rachel Corbett
译:Elaine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