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人们对于影像艺术的认知与感受。一方面,艺术家们用手机摄影丰富着自己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手机几乎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
9月5日,“影像成诗——新影像 不知所见”展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开幕,展览聚焦手机摄影,通过大量素人与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呈现了艺术与科学链接以后而带来的更多艺术形式和美学可能。展览将持续至9月15日。
这些作品也让人思考,手机对摄影的介入意味着什么?如果每个人都能生产“影像作品”,那么怎样的作品能够被定义为艺术?
在新的时代唤醒过去的记忆
蒋志,《旧颜》, 2018, 影像成诗——新影像 不止所见展览现场 ©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
上海当代艺术馆的一楼,蒋志的作品空间似乎成为了这里最佳的拍照地点。他为这次展览定制了四个充满怀旧与生活气息的空间,空间墙壁上的摄影作品《旧颜》与空间本身彼此呼应,旧时生活场景里的一束假花,一转眼就定格在墙上的某张照片里。蒋志将自己的作品转化成空间,“希望观众可以拿着手机来这里拍摄,寻找他们自己的一些角度。”蒋志在展览现场说道。
“作品里有旧的场景、旧的花、旧的审美,我希望以此去探讨关于新旧的问题:事物在不停地变化,每一刻都是前所未有的,”蒋志解释道。而在同一个区域内,还展出了一系列由素人拍摄的作品《地理位置》,“素人和艺术家的作品在同一个区间内进行了对话,”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展览策展人孙文倩说道。
蒋志,《旧颜》, 2018, 影像成诗——新影像 不止所见展览现场 ©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
在蒋志的这片空间里,还悬挂着艺术家彭杨军的作品《时光》。对于这一系列,艺术家解释道,它们代表了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看来,照片中所展露的那些普通而琐碎的场景和细节,比如“一句话,一种气味,光线,甚至当时的情绪”,正是生命里真正珍贵和重要的东西。
作为现代技术的产物,手机摄影无疑带着明显的当代性,而在这场展览中,通过某些特别的布置,手机摄影与过去发生了联系。在艺术馆的二楼,一间“暗房”展示着过去照片诞生的过程,而那些“晾”在头顶上方的照片,却都是手机摄影大赛的优胜作品。“通过‘暗房’,我们希望从‘高科技’再回到过去。”孙文倩在现场说道。
展览中的“暗房” ©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
人人都是艺术家
“无论是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栖居》还是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都聚焦在艺术化和诗意化地消解科学与技术。一个世纪走过,科技带给人们的生活体验,远远超越了人们的想象,科学与技术让生活回归美的本源。”在展览的前言里,孙文倩这样写道。“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是否还有灵光,我希望这个展览能够回应本雅明的这个问题。”
这场展览将三百多位素人与十五位艺术家的作品并置,策展人希望能够展现艺术与技术的联结,呈现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曾提出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艺术宣言。于是人们看到,在“暗房里”,一张张素人拍摄的照片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悬挂在线上,在“旧颜”的空间里,艺术家和素人的照片形成某种对话;在一些老式的行李箱里,素人的作品如同过去的行李一样陈列着,让人去思考人在旅行中所使用的摄影器材的演变。而在杨泳梁作品的“背面”,素人拍摄的照片以“像素”的形式得以呈现:从一个角度看过去,能看到杨泳梁用标志性的“拼贴”手法创作的“矿山”,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某位素人的摄影作品被转化成“像素”的形式,让人好奇它原本所呈现的样子。
杨泳梁,《矿山》©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
将素人和艺术家的作品并置只是展览的一个意图,另一方面,展览希望让观众带着手机介入其中,创作出自己的作品。二楼的一个空间经过特别的布置,空间通过垂下的光纤变换色彩,吸引观众进入拍照。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不少“网红”伸出手机,反复寻找最佳场景和角度进行自拍。
通过光纤变换色彩的展览空间 ©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
手机摄影与艺术的“边界”
沈楚楚,张晋硕,《城市》©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
虽然以“手机摄影”为主题,但事实上,展览上所展出的作品形式并非都是照片。刘毅的《31天》由一系列手机绘画组成,艺术家每天在手机屏幕上作画,这些绘画表现了不同的生活场合,成为了他的“视觉日志”。沈楚楚和张晋硕的《城市》融合了城市的实拍影像与鱼缸记录影像,将城市生态比喻成一只浴缸。沈奇岚的《一个我们,不是两个你》由照片和音频构成,两者共同一个如同诗歌般的故事。
这些作品不禁让人思考,手机对摄影的介入意味着什么?如果每个人都能生产“影像作品”,那么怎样的作品能够被定义为艺术?
刘毅,《31天(20170801-20180831)》,2018,数码绘画,图片来源于艺术家
刘毅的《31天》由31台手机组成,每台手机上都播放着他创作的绘画。“每个手机代表着一个月的一天,而这一天又是由每个月的某一天所组成的,比如第一个手机展现了一月、二月……十二月的一日,相当于把日子‘打散’又‘重组’。”刘毅在展览现场说道。在他看来,手机俨然成为自己身体中的一个器官。于他而言,用手机创作艺术,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展览现场的刘毅作品 ©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
沈奇岚将作品的音频和影像视为故事的两半,“在静止的影像和动态的音频之间,有一块让观众自己去填补的空白,这个空白就是艺术产生的地方。”对于为何采用这样的形式而没有用视频的方式去表达,沈奇岚这样向记者解释道。
沈奇岚,《一个我们,不是两个你》©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
“在我们今天用手机拍摄的照片里,大多数都是‘信息’,但我想去展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过照片,听过音频,我期待每个人对画面中的人物关系有自己的想象。”沈奇岚说道。她为自己的摄影赋予了某种“文学性”。而被问到如何去界定一件作品是否是“艺术”,沈奇岚表示,艺术家具有“自觉性”,“他们知道自己的意图,知道自己是否是在创作。”
至于手机摄影和传统相机拍摄的不同,沈奇岚认为,以前的相机更有仪式感,“面对镜头,你会不自觉地变得‘郑重其事,’而手机取消了这种仪式感,它可以将生活随意地‘切’一片出来。这是它的特色,很难说它是好是坏。”
展览将持续至9月15日。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