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第二十二届上海艺术博览会11月8日至11日亮相上海世博展览馆。来自全球近120家画廊和艺术机构的5000余件艺术作品汇聚上海艺博会,覆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新媒体等各种艺术门类。
美博美术馆此番携艺术家贝家骧的12件京韵油画作品及12件京剧水墨作品参加艺博会。走进展区,还能听到京剧鼓点与唱词。
驻足旅澳画家贝家骧的“惊韵·戏眼”戏曲人物系列油画作品中的《扑蝶》前,仿佛能透过画面听到戏中的台词。《云霞翠轩》《良辰美景》《过场》《官人》《别姬》……这一系列,是他参加2018年(第22届)上海艺术博览会的主要专题作品。这是贝家骧继去年推出 “追风”系列后的又一次惊喜亮相,标注了他全新的创作高度,从戏曲切入,又不囿于文学脚本的限定。
“戏曲是国粹,写意也是中国的传统画法,贝家骧的油画作品,不是画某一段戏曲的某个情节,而是用意向的、写意的手法表现戏曲,借助西方油彩的材质表现传统戏曲的主题和精髓。”美术馆馆长李言介绍,展厅外墙的戏曲水墨人物画,则主要采用泼墨手法表现戏曲主题,“这些新的尝试会给水墨、油画带来一些改变。”
贝家骧画过不少题材,都饱含着自己的感触。20世纪80年代初,他在中央美院首届油画研修班的毕业作品《昨天·今天·明天》,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上获了奖,完全是正统写实的学院派。画面上,有着很大年龄差距的学生们坐在课桌前,全神贯注于对知识的渴求——那是经历蹉跎时代的景象,色调上没有特别的点睛亮色,线条处理相当传统精致;“奔马”系列,他用最自然直接的方式去体现瞬间的感受,看似粗犷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生命运动的激情——从马蹄过处飞扬的尘土中感受到速度,从半腾着身体竞争的骑手的风镜后感觉到他们的呼吸……笔触爽利、节奏明快,不见丝毫苍白的精雕细琢的制作痕迹;“老上海”系列,画面中的人物和景色朦胧模糊,赋予画面动感,特别增加了一种时间的距离感,混杂着他童年的记忆和旅外的乡愁,更多的是对这座故乡城市文化的一片深情。
“惊韵·戏眼”戏曲人物系列的构思,早已在贝家骧心中酝酿了四五年,而并非今年的一蹴而就。戏曲,他从小耳濡目染,京剧、越曲、评弹。这一系列,投射进了他更多个人化的艺术记忆,“虽说涉及不少戏曲内容的创作,但我的初衷并不是特指某一出戏。”剥离表象而直达心源——贝家骧将其视作艺术的真正回归。所以在创作时,他意在用“戏眼”渲染一种“戏味”,每个角色有着各自的韵味,而在赋予人物之间交流的气息时,又减弱了符号化的形象,让画中的人物关系去繁为简,变得更平衡,其关联亦更富于艺术性。扎实的造型技法和稳健的整体气质韵律,有实有虚,“一切,自然地生发着”,贝家骧留给观画者绝对自由的想象空间。
对贝家骧的作品,著名艺术评论家龚云表先生曾这样说:“作品的内涵是贝家骧无数次咀嚼东西方文化后沉淀下来的精粹,绘画技巧的日臻成熟使他终于将中国画的大写意精神糅进了西洋油画中,将高度概括的表现性造型、大巧若拙的写意笔触和极具情感化的主观色彩高度融合,形成强烈的视觉表现,让人们体会到他在创作时的激情奔放。”
除了惊韵——“戏眼”油画系列之外,本次艺博会上还同时展出贝家骧的“花卉”和戏曲水墨人物两个系列的作品,观众辗转其间,沉醉其中。
本次作品将呈现至11月11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