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布展的心思很细腻,分两个重要板块,是这个周末很值得兴致勃勃去往的一处。
| 展厅里的一角 |
看了一些相关资料,说与大家听,也分享给想要去看展的小伙伴 😊
▼
王肇民《画语拾零》中,有三个观点最为引人注目:一是“人当物画,物当人画”;二是“内容不决定形式,形式可先内容而存在”;三是“形是一切,一切是形”。仔细分析,三个观点可以统一于“形是一切”。也就是说,“形是一切”构成了王肇民绘画思想最重要的部分。
王肇民的“画法”,恰恰就是他的那句名言“形是一切”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对形的处理贯穿在他绘画的全过程,其深刻之处也正在于他对于形有着独到的认识。形,构成了王肇民绘画的全部基础,是他作品生命力之所在。
| 展厅里的一角 |
可以将出现在王肇民画中对形的处理分成以下七类:
一、物体的外形。所有的外形都要有所处理,以便使它们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例如,苹果可能粗看上去都是圆的,但它们处在同一空间时,它们的细微差别就应该有所强调,这一只也许是稍稍偏方的,那一只则多少有些三角形的味道。不同的物体间不同的外形,就更要得到强调了。变化的外形由此而来。
| 三盘水果 |
二、构成每个物体细部的形。水果的疤痕,比如香蕉上的斑点,水梨表面的凹凸,背景布上的折痕,叶子(包括成组的与不成组的,完整的与不完整的),这些细部的形与物体的外形构成一种关系,丰富了画面的效果。
| 茶花橙子 |
三、光影所造成的形。最重要的是物体的高光,高光并不是光的闪烁那么简单,高光本身也有形的存在,而且这个高光的形与外形正好形成一种互补的空间关系。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王肇民所画的物体的外形,总是边线清晰,但是却不觉得跳了出来,而是恰如其分地嵌在画面中,原因就在于与这个外形相对照的高光,边线更为清晰。王先生当年上课多次向学生提到这一点。另一个重要的就是投影了。不要把投影仅仅看成是投影,而是要还原成形来处理,与别的形相对应而存在。接着的就是受光面、逆光面等等,也要详加考虑。
| 大叶紫薇 |
四、花布图案所造成的形。当选择背景布时,就要考虑到布上的图案所产生的作用,在画面上,这些图案也只是一些特殊考虑的形,与整幅画有关。
五、边线虚实。物体在平面上形成空间的错觉,与处理其轮廓有关。但王肇民在边线上的处理,却不是通常的那种,虚过去的代表着物体在空间中的消失,反之就代表突显,像那些柔焦镜的效果一样。边线在王肇民的心目中也仍然是一种形,视乎与其周围的关系而处理。他曾反复说过:精彩的地方不一定要多画,多画了反而腻了;而不重要的地方却绝不能轻率处理。把不重要的地方画得不重要,是要有功夫的;同样,精彩的地方要画得明确果断,几笔就必须完成。仔细看王肇民的画,重要之处,的确是干脆利落、赏心悦目的,绝不会拖泥带水。
| 上海黄浦江公园望江亭 |
六、同样,笔触也是形的一种。大笔,小笔,水彩笔所造成的飞白效果,见笔与不见笔,等等,都有考究,马虎不得。
七、色彩的形。色彩固然要讲究,但色彩本身在画面上所构成的首先是形,其大小、位置、前后等等,都要用形来规范,而不是仅仅成为色彩自身。我记得有一次多少带点好奇地问王先生,如何处理色彩的暗部。我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从小学油画时就听到一句不知出于何处的名言:油画色彩的秘密在于暗部。我当时是想看看王先生是如何对待这个观点的。没想到王先生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把调色板上的重颜色混在一起,画到暗部去,就是暗部的颜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所谓什么暗部的颜色!后来我自己想了很久,才渐渐地理解了王肇民的意思。那意思表面是说,构成画面颜色的因素往往是固有色,饱和的和有选择的固有色能够使画面强烈,有视觉感;深层则是强调要把色彩放进形的当中去,以形为基础,这样,色彩才有所附丽,才能形成一种属于色彩的风格与语言。
| 白玫瑰 |
如果时间机遇都恰好,去看看他的画,应该会有所收获的,祝大家看展开心 😊
- THE END -
素材来源 / 论述部分节选自杨小彦《形是一切——王肇民水彩论》
编辑 / 李偲毓
审核 / 邹杰杰、翁泽文
审定 / 冯清源
作者:广州艺术博物院gza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