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3-16 17:43
“我在当代水墨人物绘画中寻求的是一种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虚幻的个人精神因素,我要用自己的方式透过都市题材追寻自己存在的意义,我要让水墨本身这种表达内涵更加贴近精神世界引起共鸣。”崔雪涛在接受书画圈网记者采访时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都市的繁华下,现代都市人在欲望中有着无法排解的无助、恐慌和绝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孤独。崔雪涛以其为元素,从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出发,在尽力保持笔墨的同时,利用自身“当代人”的身份感受社会,贴近生活,用其特有的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透视当下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用自己的内心所想所画,进而关心社会,关爱自然。
画家崔雪涛
《安魂曲之空谷远晨记》 68x68cm 纸本工笔
创作与艺术的转变
崔雪涛自小受家庭熏陶,研习中国传统画,进而到学生时代,逐步接触学习素描、几何形体、石膏像等跨越到西式美学范畴,亦步亦趋。直到大学,在李津老师的教育和培养下,步入到水墨绘画领域。雪涛说,在大学时代,老师给的更多的是思路的放开。随后,崔雪涛深入到研究生学习中,更多的课题方向是水墨人物表现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变化,社会的变化,都市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绘画中来。透视当代都市人物所反映的状态,用画笔把抽象的情感表现在画面中,从传统笔墨切换到当代水墨,找到一个完全符合如今水墨人物画创作的艺术形式。然而,在崔雪涛看来,这种在两级中跨越融合,最大的难点在于前辈的艺术影响。他说,传统的、固有的教学模式很难摆脱,那是被同化的过程。为此要在创作中离得远一点,但又难以掌控,也会缺少交流,因此要投身到大环境中,从而熟悉生活圈中的人物情感状态,把握都市生活中各类人群的社会心理变化。
《安魂曲之若梦》 50X50cm 纸本工笔
在崔雪涛看来,研究生过程,实际上才是真正开始创作历程。据崔雪涛向书画圈网记者回忆,从2004到2007年,他陆续参加各种大型展览、美术馆提名展,藏家也逐渐关注当代水墨画,美术馆开始选拔具有当代意识的青年画家,使他在活动中不断交流提升。在2008年以后,受邀参加美术馆联展,直接进入到当代水墨画人物创作中,运用当代精神元素传达到绘画中。2009到2012年,其作品在学术和市场逐渐链接挂钩,艺术创作更加被认可,更好的表达出对都市生活的体验。
但是,真正地转变,在崔雪涛看来是在2013年。这一年他的创作呈现面貌“颠覆”。
《安魂曲之前度》 43X41cm 纸本工笔
崔雪涛说,先前种种社会经历,使我的作品反应的是一个主体的人,反应的是社会角色和精神影响,进而转变为个体关照。这种个体关照是通过社会现象、人文变化、环境变化带给自己的感觉,通过自己的方式传达出的内心想法,是对人生状态的一种思考,一种体会,面对浮躁的都市感,用很平静的眼光观察、对待它,画面中拥有更加细致入微的情感。“生活方式的变化,更想让我自己自由。我不愿放在大环境下拘束,我喜欢自己自由自在的画画,真实反映此时此刻的想法和感受,那是说不出来的一种自然的流露。”崔雪涛感叹,“创作中少了对体制的思考,环境的思考,它反而会影响对生活的变化,对艺术的变化,这样创作起来更加舒适。也能够在探寻艺术道路上寻找自我,并对此认知进行反复的琢磨与审视,让内心滋养的更加丰富,让自己更加呈现成熟稳重的创作热情。”
来源:华夏收藏网-名家动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