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梵高,这位荷兰后印象派的传奇画家,他的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从灵魂深处迸发出的火焰,点燃了无数人对艺术的热爱与敬仰。其中,《黄房子》这幅油画,更是他艺术生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画作背景
1888 年,梵高怀着对艺术的热忱和对新创作环境的渴望,来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勒。他在弟弟提奥的资助下,租下了拉马丁广场 2 号的一座建筑物的一侧,共有四个房间,这就是著名的 “黄房子”。梵高曾得意地写信给他的妹妹:“我在这里的房子,外面漆成鲜黄油般的黄色,搭配着耀眼的绿色百叶窗,房子在一个广场中,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这房子里有一个绿色的花园,里面种了梧桐、夹竹桃和洋槐。房子里面的墙完全被刷成白色,地板由红色的砖块铺就。在房子的上空就是耀眼的蓝天。在这间房子里,我可以生活、呼吸、沉思和作画。”
他希望这个家能成为南法的 “未来画室”,并盼望着能尽快接他的朋友高更来一起共同生活。高更于 1888 年 10 月 20 日到达阿尔勒,这座黄房子也因此成为了两位伟大艺术家共同生活与创作的圣地。
二、画面解析
梵高选择了与黄房子有一段距离的街道转角这一角度进行描绘。画面中描绘了横向和纵向两条道路,分开的道路能产生两条视觉引导线,让观众的视线能够充分移动,使得画面充满动态感。
在整幅画中,前景宽阔,街道延伸至远方,视野更加开阔,不会因为黄房子占据画面中心点而显得突兀。在这一张画上,由广阔前景的土黄色地面,即向两旁延伸的马路,到小建筑物正面的硫磺色与一大片天空的绿色,这些颜色之间相互呼应,构成了色调的转移。
画面右侧的背景中,还画了一列冒着烟的火车正经过一座桥,加深了画面的景深,使画面富有层次感。
三、画作中的黄房子
画面中的黄房子以明亮而鲜艳的黄色调为主,独特的颜色让建筑在画布上跃然而起。梵高用独特的笔触描绘房屋的外观,突显了其形态和质感。他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如青绿色的树木和蓝天,使画面充满活力和和谐。色彩的运用和对细节的关照,为整个作品注入了生气勃勃的情感。
这座黄房子不仅是梵高生活的地方,更是他艺术创作的重要场所。他在这里等待着高更的到来,在等待的日子里,他运用鲜明的黄色和淡蓝色,描绘了自己的卧室,他在给提奥的信中写道:“我这次画的只是我的卧室。这幅画要由色彩来当家。就是说,要通过色彩,表现出休息或睡眠的氛围。一走进这个房间,想象力就可以得到休息。四四方方的家具表现卧室不应受到干扰的宁静。”
四、与其他作品的关联
在阿尔勒的这段时间里,梵高的创作达到了高峰。他在这里完成了《向日葵》系列,其中的 7 幅《向日葵》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经典。而《黄房子》仿佛是这一系列作品的背景,阳光透过黄色的窗帘,仿佛能闻到向日葵的芬芳,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五、历史命运
遗憾的是,这座承载着梵高无数梦想和创作灵感的黄房子在 “二战” 中被炸毁。如今,我们只能通过旧照片和梵高的画来想象这所房子曾经的模样。但它的故事却被保留了下来,以画作、以书信,成为了艺术史上的一段传奇。
梵高在这座黄房子里,与高更共同生活和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他们互相启发,共同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尽管他们最终分道扬镳,但这座黄房子见证了他们那段短暂而辉煌的艺术之旅。
如今,当我们站在阿尔勒的田野上,望着这片曾经承载着梵高梦想和激情的土地,仿佛还能感受到他那炽热的灵魂在这片土地上跳跃。《黄房子》,它不仅仅是一幅油画,更是梵高艺术与灵魂的栖息之地,永远地留在了艺术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