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当今玉雕界,海派玉雕风格婉约清丽,精雕细琢,占据很大市场份额,扬工、苏工也不遑多让,当下是个新人辈出,玉雕创作极为繁荣的时期,整个市场虽然呈现南派压过北派的态势,但一名叫李东的北京玉雕艺术家名声鹊起,除了继承了北派玉雕典雅庄重,颇有古玉之风的特点外,在玉雕创作上另辟蹊径。将我国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运用于玉雕创作上,国学玉用,融汇贯通、驾轻就熟之程度可谓玉雕界之翘楚。
初见李东,是在他的家中,也是他的工作室,桌子上切割开未雕琢的原料混沌未分,等待大师给予它灵魂;雕琢了一半的玉牌风格初显;稿纸上寥寥数笔勾勒出的菩萨宝相庄严;桌角放置着几本关于纹饰的参考书籍,几缕茶香在室内萦绕,大师往日创作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采访前欣赏了李东的作品,并拜读了他的论文,那份洒脱和国学底蕴令人拜服,脑中勾勒的是一个颇为严肃的仙风道骨的人物,这种人物通常让人敬畏,敬,且畏。
怀着惴惴的心情终于见到了本人,不由松了一口气。蓝格子衬衫加黑色皮夹克,干净利落的板寸,一口爽利的京腔扫平了我们的一切不安,大师貌似平凡,典型北京爷们儿的豪爽和热情,但谈吐、言语间显露出的深厚国学底蕴和洒脱都令人拜服不已,尤其是国学玉用的理论,可谓闻所未闻,新颖非常且意蕴深厚。
国学源远流长,玉雕更是传承无数代,但谈到“国学玉用”,可谓是李东的独创,提到“国学玉用”就不得不提到创新,在玉雕方面,许多大师还是趋向于传统题材的雕刻,比如弥勒、鹅如意、莲花、知足等,也有规律和样本可供学习,可是创新就不一样了,每次创新都是一次冒险,尤其玉的形成、非常缓慢,材料珍贵,有时还要忍受思想保守人士的诟病,李东创立了“国学玉用”的理念,且曾获神工奖创新奖、天工奖创意奖,对与“创新”,他自有一番理论。
谈到“创新”,大师的态度很坚决“创新是对的,现在国家、文化部等倡导的都是创新,创新就是要往前走,不要瞻前顾后迈不开步,怕被别人指责就无法坚定的进行创新。”
玉料再贵,也是为创新准备的,传统的作品古人已经做了那么多了,再去无谓的重复,意义并不是很大,古人也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才留下那么多经典题材,只要创新的合理,有传承,那发展机会是非常大的。
假如一个国家不创新不改革,不根据时代的变迁做出政策的改变,那这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就都会停滞不前。工艺也是一样,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特点,工艺不改革,你做的东西像清朝的,那一百年后,大家都说这件东西是清朝的,那“你”就不存在了。“继承”不是“遗产”。
继承是一方面,在继承的同时还要发扬。
现在市场上什么好卖,什么不好卖,现在市场上生意都不好,那是大家做错了吗?说观音好卖,每个店里都有观音,哪个又卖出去了?那就说明这个也是不好卖的。那什么东西好卖?一定是引领市场的,不要老做市场上的跟风者,要做市场的引领者。引领者冒一定的风险,如果市场认知了,就会有很多人跟着仿你.
“宁可冒风险做引领者,也不要做跟风者。”别人知道你有很大的创作力,很大潜力,你用文化做“魂”,打造你的作品,你的作品就一定有震动性,有说服力。
“所以我每件作品都在说服力上下功夫,别人不重视的地方,我拿来重视并挖掘它,文化是用来传承的,不是用来继承的。”大师在这一点上非常有自己的看法,“继承”的是“遗产”,无论是非物质的还是物质的,非物质的是有精神在里面,物质的就是物质,“遗产”是物质,很容易丢,或者转化成别的物质;传承,纯粹是精神层面的,“继承”后面的一定还有“发扬”,所以关注点偏重“继承”的时候,“发扬”就弱了;偏重“发扬”的时候,“继承”就弱,所以不如就叫“传承”。
“我从我的师傅宋世义宋大师、郭大师那里,也传承了很多东西,但绝不是我把他们的一笔一划全描绘的那么相似,到我这里还在模仿他们,不是模仿,是传承。”在继承(“传”下来)的基础上,要通过创新去发扬其(“承”载)精神。只有传承了才能更好的创新,创新也是为了更好的传承。
解决了“创新”的心理建设,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创新,敬请关注国学玉雕大师李东系列专访第二期:
懂得了如何创新,进而去创作,也许够“意蕴”但却不被市场认可,经济与艺术,该如何取舍,如何平衡?敬请关注国学玉雕大师李东系列专访第三期:
作者:常晓彤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