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河南省书画院院长,杰出的油画家曹新林把他近年的作品给我看。我喜欢他艺术的深沉浑厚。《持白条的老农》更引发了我的许多思绪。
一位健硕而忠厚的老农,正俯视手里拿着的一张“白条子”——那就是他一年劳动的所得(或报酬的一部分)。依我看,画家在这里主要的还不是抵制这张不公平的“白条子”(这种不合理的做法已在纠正),而更多的是在描述甚至是赞美这位“怨而不怒”的老者和他那种“容忍”的性格。——他的脸上似乎略含一丝苦笑,似乎刚刚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仅此而已!
“容忍”,当然不能说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美德。但是回顾历史,在这片并不十分富饶,广大而又能多难的大地上,维系了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保持了民族的凝聚与稳定,劳动农民的“容忍”性是产生了一定作用的。今天当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将要敲开“现代化”的大门的时候,对于这种“容忍”的性格,应该予以理解和善待,而不可辜负它、轻蔑它甚而伤害了他啊。
曹新林笔下的这类辛劳、坚忍、沉默的农民,使我想起艾青40年代在北方农村写的诗句:
这里的山上没有树,
这里的河床没有水,
这里的人没有眼泪。
我想起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初次访问华北,返美后放映他拍摄的中国幻灯片时,曾对一幅老农的照相解释说:“就是这些忠厚勤苦的农民,养育了中华民族!
动人的艺术作品必定是和艺术家的灵魂与血肉融和在一起的。曹新林以优秀成绩毕业于广州美院之后,几近20年在郑州市少年宫献身于少年儿童的美术教育,同时又不间断地到北方农村中画他心爱的农民形象(《持白条的老农》作于1990年)。他向往的是纯朴、浑厚、豪健而又含蓄的美,这是和他本人诚笃深思的性格相一致的。这正是他的艺术的力量。
1993年8月27日
作者:迟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