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栏】孙振华:山歌

2016-08-18 10:01

  《十年而已》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的艺术评论文集。《十年而已》以艺术家独特的视角,对社会新闻事件、热点问题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所进行的解读;对文化艺术领域的各种问题所发表的个人看法,是一部能够反映当前中国艺术研究领域新动向的研究新作。本文为《十年而已》的第七篇文章。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孙振华专栏]

  汶川地震之后,我会下意识地在脑子里搜寻关于川西的各种记忆,其中的一幕是山歌。

  那次从阿坝到成都,路过一段九曲回肠的盘山路,放眼望下去,最低处是哪条是永远滔滔不息的岷江。

  停车拍照,一位穿蓝色民族服装的羌族大嫂气喘嘘嘘地跑过来,“师傅,搭个车,就到底下,穿的高跟鞋子,走不动路;……回了娘屋的,要赶回去,家里没人。”就在司机不置可否之间,大嫂蹭上车,一脸赔笑。真想不到,在海拔两千多公尺的陡峭的山路上,她穿的是一双高跟鞋,从她那张高原红的脸看上去,有五十岁了吧?

  “那要跟我们唱歌的哟!”导游说;

  “哪个会唱歌唦,不会唱,不会唱!”

  “不唱,不唱就叫你下去哟!”导游吓唬她;

  “唱不好,”无可奈何,羌族大嫂接过了话筒。

  如同空山坠石,羌族大嫂一开口我们就傻了,原先还想,不知要看她怎么出洋相呢!谁知,她一亮歌喉,把我们震了,声音高亢,明亮,是一种直抒胸臆的呐喊,歌词听不懂,也不需要懂;曲调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

  重要的就是唱,痛快淋漓,发出心里的声音。唱歌和说话不同,如果说话是走路,唱歌就是跑步;人不能一天到晚跑步,就像人不能一天到晚唱歌一样,一旦想唱歌了,就是有了一些东西在心里憋不住子,想从嗓门冲出来。

  大嫂的山歌不像是在车上唱,而是在旷野里喊,她的歌和她的大山、她的生活,就像盐和水已经融合在一起了。她歌唱不是在表演,不是展示技巧,而是在讲她的生活。我没有听懂她在唱什么,但我听出了一种古老的,延续了千年的声音,一个生活在荒凉大山里的民族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声音。

  一曲唱罢,自然是掌声如潮。上车后气都没有喘匀就高歌了一首,大家不忍心让她马上继续。我乘机问:你当年谈恋爱是不是对歌对上的呢?——“哪里哟,我们那个时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像现在唦”。

  从空间距离上看,大嫂没有嫁多远,从山顶嫁到山腰,自由落体,几秒钟的距离,走路当然就得转上好一阵子了。我想住在山里的人,无论是在山腰还是在山顶,他们走路的时候干什么呢?唱歌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寂寞的山路上,对着大山歌唱,所以他们的歌声特别高亢,嘹亮……。

  大嫂的山歌感染了大家,有人开始跃跃欲试,拿着话筒开始模仿。住在城里,除了卡拉OK,人们似乎没有唱歌的理由。今天,面对大嫂如此纯朴的天籁般的声音,大家放松了,大家找到了自然,回到了自己。

  唱了两首山歌,大嫂也到家了,她的家紧靠路边,“哎哟,你家还有卫星电视天线嘛!”大嫂忙着下车,来不及回答,只是谦虚地笑一笑,摆一摆手。汽车就呼啸而过,把大嫂,把山歌留在了山腰。

  我喜欢旅途中的这些插曲,在这连绵不断的高山之间我们来干什么呢?看山、看水、看石头垒砌的房子……?这当然少不了,然而,还有一些可遇不可求的东西,例如,大山的声音,山的歌。

  那次听山歌的确切地点说不上来,晚上住的是茂县县城,属于汶川地震的灾区,如今,当亿万个人都牵挂着川西的时候,想到了那次川西之行,想到了那位大嫂,想到了她的歌。她和她的家人还好吗?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孙振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