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闲来无事,翻阅旧稿,再读“城南旧事”,不禁思绪万千,心痛难抑,大师已远去,但他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眼前,谆谆教诲,永远铭刻于心中……谨以这篇随想,表达心中深切的怀念。
城南旧事
窗外一缕久违的阳光一扫近日来的阴霾,早春二月,空气中飘浮着醉人的春天的气息……
画室里杂乱地堆放着画稿,墙上挂着正在创作的大幅中国画。午后闲无事,我坐在转椅上凝视着自己未完成的作品,就像凝视自己成长着的孩子……
信手在画案上拿出一本《古诗文名句录》翻阅。“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人崔护的《游城南诗》把我带入纯净悠远的意境,令我沉浸在对大自然美好的回忆中……
从小我对绘画就有着不解的情结,恢复高考的那阵子,时常邀着几个画友到郊外写生,两个烧饼,一壶白水就可以打发一天的日子。每次就像郊游一样,充实又快乐,还留着永久的记忆——写生作品。那时想法也很单纯,就是梦想着考上一所美术院校,永远地做自己喜爱的绘画工作。
这个理想还真的实现了。记得大学毕业后无论职业是教师还是设计师,我都从没放弃我所喜爱的中国画创作。并被中国画里的博大精深和诗情画意深深地吸引,用心创作了不少作品,并萌生了出一本画集的想法。大约在1996年的夏天,出画集的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就差画集的序了。按惯例应该请当今画坛上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写一篇文章作序,这前辈除了专业精道外还应该对我有点了解,并对我的艺术风格和水平多少能够认同。说实在的我当时就是一个酷爱中国画的后生,与人交往甚少,大家们虽知道不少,可从不敢登门造访,平日里只能心中崇拜,找来画集细心临摹,敬而远之,哪还敢请写文章作序之类。那日实在无奈,搜寻着湖北省内中国画大家的名录……冯今松老师一直是我崇拜的长者,其人文气质充分地反映到他的作品之中,清新雅致、意韵生动,并饱含哲理。他人物、山水、花鸟都能,特别是花鸟画更是令我神往。平日里与人交往平易近人,温文尔雅,彰显着大家风范。因此我决定斗胆登门求序,没想到冯老师满口答应,几日后如期得到序一篇,令我很是感动、难忘。
序不算长,但非常精道。看得出,冯老在写序前是精心读了我的作品的。大约在平时也关注过我,这使我更是敬佩。文章中对我绘画的特点,为人印象,作了很精辟的分析和评价,文笔优美清新而寓意深刻,评介简洁明了而耐人寻味。使我受益非浅。从此,我与冯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1年,我出了第二本小集子,仍然是冯老作序。看过序的朋友都说冯老文笔好、修养好、为人更好……
2008年3月
2010年7月10日又记
作者:徐晓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