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8-14 08:53
何尊(商)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本报记者 连晓芳 驻四川记者 付远书
古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从近年的考古成果来看,早在商周时期,秦蜀先民就已开始利用天然的通道进行文化往来。8月6日,由成都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汉中市博物馆等单位主办的“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重器250余件,其中包括55件一级文物。在展览中,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到关中、汉中、巴蜀三地青铜文明体现出的不同文化内涵。“展览既展示了三地在中国青铜文明史上的独特地位,同时为探讨古代秦岭南北的交通线路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成都博物馆宣传部主任肖飞舸表示。
古老而独特的文化符号
青铜作为人类冶金史上最早的合金,是文化的标志和文明的象征。而作为礼制的象征物,青铜礼器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极具艺术价值,更蕴含着古代中国的政治和宗教内涵。
四川和陕西拥有十分丰富的青铜文明遗存,在中国青铜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数千年来,秦蜀两地间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极大丰富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内容,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结构的生动表现,在世界青铜文明格局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批礼器,描绘出古蜀王国大型祭祀活动的场景,显示出浓重的神权政治色彩。而在本次展览中,观众惊喜地发现,出土于汉中城洋青铜器群的商代青铜面具与三星堆人面像、兽面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同样,相似的铜人面具、兽面具也出现在关中地区的老牛坡商墓之中。展厅里一幅幅青铜铸就的“立体画卷”,像是鲜活的语言,向观众娓娓道出三地文明的联系。正如执行策展人魏敏所说:“本次展览选取的关中平原、汉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青铜器不仅体现了三地之间交流的面貌,也展示出该时期秦岭南北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勾勒文明辐射路线
虽然此次展览名为“秦蜀之路”,但这个“秦”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秦国,而是泛指秦岭和秦岭以北的八百里秦川。
序篇“云横秦岭”勾勒出秦岭的险峻,将沃野千里划分为彼此依存的三大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关中平原商周文化以各类青铜食器、酒器、乐器构成礼仪体系,成都平原三星堆文明则以青铜人像、面具、神树等作为信仰与神权政治的象征物,而汉中平原由于处于沟通秦岭南北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商代铜器群既有地方特色,又与中原文化和蜀文化互有交流。
总策展人黄晓枫告诉记者,本次展览印证了该时期三个地域之间存在文化交流。“展览名‘秦蜀之路’其实也暗含了‘蜀道’的概念。作为官修栈道,‘蜀道’形成于战国中晚期,但早在商周时期,这条道路就是畅通的,这在中原出土的殷商甲骨文卜辞中就有所体现,卜辞中多次出现与‘蜀’相关的内容。250余件青铜器实证了秦蜀之间密切的文化交流,‘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早在3000年前已被先民们用脚掌踩开,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冲破秦岭与大巴山的阻隔,实现了蜀地与关中、汉中的经济文化交流。”黄晓枫说。
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出的文物除了来自川蜀两地如汉中市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彭州市博物馆、茂县羌族博物馆以外,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也提供了新近在成都青白江区发掘出的文物,而由陕西省洋县文物博物馆提供的商代青铜器,则是出土后首次进行大规模集中展出。
看过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观众,想必对国宝何尊印象深刻。在本次展览入口最显眼处那座工艺精美、造型雄奇的青铜器,正是1963年在陕西宝鸡贾村塬出土的何尊。作为第一批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这是它第一次离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在外展出。
何尊为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制的礼器,其底部有一篇122字的铭文,记载了文王受命、武王灭商、成王完成武王遗愿营建成周洛邑等重大历史事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铭文中最早出现了“中国”字样,这是“中”和“国”两字作为一个完整的词首次出现。“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中国人,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中国’二字从何而来,通过何尊这件文物来了解历史,增强了民族认同感,我觉得很有意义。”成都观众齐韩冰说。
“这次展览不仅是蜀地与关中、汉中三地的交流,更是中国青铜文化的推广普及。通过展览,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书记肖琦表示。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连晓芳,付远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