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展览现场
2019年3月29日下午,“行动考古:翟一涛个展”在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177号世纪城新会展中心天鹅湖花园22栋一楼了了艺术传播机构拉开帷幕。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作为艺术家翟一涛进入艺术创作以来的首次个展,展览作品其中包括水彩手稿、综合材料、拓印、行为、影像和装置。
《水彩手稿》一组
塔林 15cmx25cm 水彩纸本 2018
汉遗址 20cmx20cm 水彩纸本 2018
阴山 30cmx40cm 水彩纸本 2018
2018年暑假,艺术家翟一涛沿着黄河中上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古迹遗址考察,从陕西华阴沿黄河途径山西、内蒙、宁夏、甘肃、青海、四川,行驶7000多公里,以考古的方式探寻人类文明的足迹。
展厅一角
“行”、“观”、“拓”是翟一涛为此次艺术探索总结出来的关键词,“行”自然空间中,身体介入现场的意义; “观”改变习惯性观看方式,寻找新的视角;“拓”物存在的遗骸,从迹到生命轮回体悟。对于此次创作,翟一涛表示,自己试图通过行走方式探索从架上绘画语言到考古介入历史现场的尝试,拓展艺术语言在时间、空间维度上新思考,痕迹记录着物体生命记忆,图像成为未知世界存在的见证。“ 在行、观、拓过程中去透视历史与当下、人与自然、存在与消失、永恒与瞬间的生命本质问题。”
艺术家翟一涛
“作为一名架上绘画的艺术家,‘身体介入现场’的尝试成为了影响我创作的起点,这种以身体作为媒介与现场发生关系的感觉让我很喜欢,之后我便有意识的以身体作为练习,体验这一过程。”翟一涛表示,自己并非一下子从架上转向其他形式创作的,以行为的方式呈现作品,这期间大概有两三年尝试和练习的时间。
对于丰富的媒介形式,翟一涛谈到,这些都是自己的日常相关,而不是所谓的拿一个“考古”的词来做作品。“作为陕西人,我从小就生活在考古现场的旁边,看到很多的古迹,因此在创作时能够非常自然的进行转换。有书法功底的他用水彩这一书写性的方式让自身的情感与环境发生关系,以记录的方式在画面中进行提拔,把文献的部分补充到作品当中。并将对7000多公里行驶过程中对现场的感受转译到身体介入的行为方式,传达人与自然,消失与存在的关系,并对今天应当如何看待传统进行思考,从艺术创作上升到考古乃至哲学层面。”
“在想走的过程中,我的状态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平面、图像思维的意识慢慢转变的更为开阔。四组影像行为作品中可以看出我的整个变化,第一个地方我被图像所吸引,既有的经验让我兴奋,再去到几秒钟就会消失的沙漠中进行拓印,古长城上对‘空’的表达,以及最后一个在黄河源头即将垮塌的岸边,所感受到的生命的脆弱。这一次的行走让我更多的感受到了‘消失’与‘存在’。”
对于今后的艺术创作,翟一涛表示,自己不会重复之前,也尽量要求自己在每个阶段都提出问题。
《沿河而行》 行为 2018 地点:陕西吴堡 内蒙库布齐 巴音戈壁苏木 四川诺尔盖
10米土布
在此次“行动考古”中,翟一涛使用了不同的考古方式来介入创作,比如在展览作品《沿河而行》中使用的是“传拓”,但在两个方面对传拓进行了突破,首先是拓印对象不同于金石拓、碑拓等以具体器物和纹饰,在翟一涛这里,“传拓”的对象变得模糊而不固定,长城、沙漠、河堤无一不可拓,无一拓不成;其次在本质逻辑上,不同于“传拓”以形象摹写为目的、以结果为目标,作品《沿河而行》是一次没有具体结果的“过程”。换句话说,翟一涛抛弃了架上和“传拓”两种形式的物象表达,而将行动的过程作为了创作的主体,是一种从空间维度到时间维度的思考。
《迹-物》 宣纸 墨 铝板 2018 尺寸:45cm x 98cm x 14
《迹-物》局部
这一方法也同样体现在作品《迹·物》中,这件作品颠覆了“传拓”的对象,颠覆了传统的观看方式,同时也讨论了物质遗存的视觉呈现。翟一涛使用“传拓”法对一棵古树进行了形象提取,形成了十四块不同形象的新“迹物”。
《24块兽骨》2018 宣纸拓印 40 cm x 120cm
《24块兽骨》局部
《24块兽骨》 兽骨残片 树脂 2018
而在作品《24块兽骨》中,翟一涛使用了“一沙一世界”的思路来对残存的动物骨头进行形象“考古”与复原,这是考古学中的一种基础手法。除此之外,翟一涛又像是标本专家一样,将众多残骨通过“传拓”的方式进行了记录。
《消失的记忆》系列(No.1 - No.6) 120cmx150cmx6 综合材料 2018
“行动考古”过程中的思考是让人兴奋的,但思考远未结束,当行动之后再回到工作室,“架上”这一固有现实又摆在了艺术家的面前,“出走”后的再次相见并未让艺术家增加久疏后的喜悦,反而勾起不知所措的情绪,《消失的记忆》是翟一涛在这一语境下的创作。在创作、涂抹、再创作的循环往复中,是翟一涛思考的不断变化,在翟一涛看来,《消失的记忆》呈现的不仅是综合材料的视觉问题,更是“历史与当下、人与自然、存在与消失、永恒与瞬间的生命本质问题”。
了了艺术传播机构主持人邓昭宇
本次展览由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了了艺术传播机构主办,高小华担任学术主持,蓝庆伟担任策展人。开幕式现场,了了艺术传播机构主持人邓昭宇,本次展览策展人蓝庆伟,本次展览艺术家翟一涛相继致辞。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高小华作为翟一涛的导师,看过作品后在《与自然对话——思与行》一文中写道:翟一涛这个生长在渭河水域,自幼深受传统中华文化熏陶的关中汉,以考古的方式出行,他要从昔日秦国大地上的山石、流水和风语中去探寻人类文明的足迹;通过对自然的认识与学习,重新梳理对当代艺术的认知。“记得最初他由黄河中上游‘考古’归来,所带回的部分‘采集’实验品及手稿,再到近期的个展,看到他开始关注历史题材,还有从绘画到古迹遗址现场实验作品的尝试,直接追问当下现场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存在问题——这是对生命本质的思考。通过出行的过程,运用传统拓印的方法,提取自然遗迹的印痕,形成了自己一套观察、思考的认知,将自然中沙迹、土迹、水迹、石迹、布迹、墨迹、人迹融为一体,从视觉图像到行为本身的过程,构成有意义的生命体验。”
本次展览策展人蓝庆伟
翟一涛这次沿着黄河的自驾行行动被蓝庆伟称之为“行动考古”,因艺术家起初并不是为创作进行素材收集,而是试图将自己沉浸于黄河和黄河流域的文化意义,考察黄河沿岸的文化遗产,去思考文化遗存、传统与当代之间的关系。
在蓝庆伟看来,翟一涛是一位极具学习能力的艺术家,对不同的艺术创作方式他都持有饱含热情的学习态度,并在创作中不断尝试适合自己的方式。“作为一名架上综合材料的艺术家,在现场我们看到了翟一涛的行为影像创作。与传统意义上的‘拓而有形’不同,他所呈现的‘拓而无物’并非强调物像,更多体现的是艺术家在行为过程中的感受。此外,综合材料的作品我们也看到了艺术家在走出工作室之后将所获取的不同以往的经验转化到了创作中,因此作品与原来有相当大的不同。这次展览可以看做是翟一涛的一次项目,通过一定的周期,用行动来获得感受并以作品的形式进行呈现。对创作者而言,拓宽了工作室内与外的掌控能力,对其他艺术家而言,相当于一种鼓励。有对比才能发现问题,也能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创作的方式,寻找和拓展艺术的边界,正是艺术创作的方式之一。”
现场嘉宾合影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5日。
作者:李璞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