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赵国毅,黑龙江省海伦市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现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赵国毅人物画工作室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画培训中心导师。《人物》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人物写生展,《矿山兄弟》获第十一届黑龙江省美术作品展银奖,《工地新兵》获第十二届黑龙江省美术作品展铜奖。
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并不是老调重谈。要想成为一名让人民大众真正爱戴的艺术家,要创造出真正感人至深、影响深远的艺术精品,还真的要走出自我封闭的大门,走进现实生活。
一谈到走进生活,有的人可能会说,这不又提倡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了?似乎现实主义艺术有什么过错。其实,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也好,浪漫主义原则也好,唯美主义的现代派也好,就其本身来说都没有错。原因是,作为艺术,它们的源泉都是现实生活,只不过有直接、间接的区别,或是承认、不承认的问题。
走进生活是艺术家的责任。人们在生活中,由于环境的限制和制约容易形成心理缺失而失去平衡,所以就需要通过想象,在虚构的世界中改造自然社会、激励情绪、战胜困难,求得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而艺术家可以用自己的艺术创作,去实现人们对心理平衡的需要。当然,这种平衡之术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一种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一种是麻醉灵魂,逃避现实。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无疑需要的是前一种。艺术只有满足了人们的渴求,起到了平衡心理的作用,才能实现其价值;离开对现实生活的体察,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完成历史使命的。
那么怎样才能走进生活呢?走进生活不是艺术家把自己的行李搬到农民炕头上就完事了,而是要以宽阔的胸怀时刻倾听时代的脚步、感悟人民的疾苦、体察人们的精神渴望。我们必须深切认识到,没有生活作为基础的创作很容易公式化、概念化,这类作品是很难打动观众的。
走进生活首先要体察生活。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一个人的经历都会从其外貌上表现出来。我在自身的创造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了体察现实生活的重要性。如在创作《山里红》时,我先是依模特画了一幅肖像,然后再在人物后添了些必要的景物,但画完后怎么看怎么“假”,十分别扭。我于是深入到林区,观察小兴安岭秋季“山丁子”树的外貌特征,并接近山里女孩子,观察她们与城里女孩子,甚至与农村女孩子的不同之处,目识心记,画了一些速写。从林区归来后,我重新组稿,画出了与之前大不相同的感觉。该作品后来参加展出,得到大家好评。
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而是“搜尽奇峰打草稿”。走进生活,不能走马观花,要下马看花;走进生活,也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观察,而要把眼界打开,全方位地看。古人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谓“大”者,要力求把自己融汇到生活中去,融汇到人民中去,全面地理解生活的真正内涵,理解艺术的真谛。所谓“大”者,是讲通过走进生活使我们渐渐感到生活中的美是无穷无尽的,任何狭隘教条的创作方法都是渺小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派等各种艺术手段都可以并行不悖,共同生存在现实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中。
走进生活并不是照搬照抄生活,而是力求通过观察生活进而理解生活,最后把生活提炼成高度概括了的生活——带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品。有一次,我带学生到千山写生。为了画一块叫“仙人台”的巨石,我围着石头转了好几天。我观察它的外观、体味它的内在精神、挖掘人们赋予它的人文理想,然后把它夸张地画下来,又在巨石后面增添了阴郁的林木和高山瀑布。学生看了说:“老师画得不像,这不是失去了走进生活的意义了吗?”我说:“我们不走近这块石头,能感悟到它的神韵吗?感悟不到它的神韵,闭门造石,那它就仅仅是一块不会说话的石头。所以,正是为了表现出它的神韵,我们才不能像照相似的把它抄下来。”把对生活的外在感受升华成为艺术,像不像不是首要考虑的事,关键是看能否创作出既能使自己激动,也能使观众感动的带有情感的艺术作品。
走进生活没有过时,走进生活也不是一种时尚,它是从艺者的必由之路。我们已经说过,走进生活并非只为了什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或现代派,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需要提高物质生活,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艺术家一定要走进生活,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走进生活,深入生活,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和力作,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精神需求,是每一个从艺者的职责。只要我们扎根生活,就一定能将文艺创作推向一个崭新阶段。
山里红 赵国毅 作
工地新兵 赵国毅 作
郑板桥小像 赵国毅 作
三友图 赵国毅 作
高原行 赵国毅 作
高原牧马图 赵国毅 作
东北抗联之歌 赵国毅 作
八百米深处 赵国毅 作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