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卢西安·弗洛伊德所画的大卫·霍克尼肖像
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中,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1937—)通常被归于波普艺术麾下,而事实上,也许需将“波普艺术”这个专属概念稍加引申,才能将他的作品涵盖进来。因为,具有波普意味的绘画创作,只是他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他艺术的全部。
《克拉克夫妇和佩尔西》(1970-197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熟谙艺术发展史的当代艺术家,霍克尼是机智而渊博的,他不会任“风格”和“流派”这样的条条框框限制其个人艺术的自由与发展。对于艺术,霍克尼始终怀有少年般的热情与梦想,几十年来,他始终在探索艺术创作的多种可能性,醉心于各种试验,乐此不疲、矢志不渝。霍克尼不仅是画家,还是摄影师、舞美设计师、艺术理论家;不仅是“英国活着的最出名的画家”,还是始终“在路上”的新艺术手段的探索者。
《我的父母》(1977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克里斯多夫·伊舍伍和唐·巴卡迪》(1968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简洁的构图,和谐的色彩;平滑温润,绝不张狂。大卫·霍克尼描绘寻常的家居风景和人物,但呈现的却是不寻常的景致,波澜不惊的生活在他的笔下散发出淡淡的诗意。
《两个人的游泳池》(1972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霍克尼对中国艺术情有独钟,他曾谈到中国绘画大师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之间的区别:“如果中国绘画大师拥有一座花园,不管这花园多小,他愿意在花园里散步,这样他就会在花园里铺上小路,使散步的时间更长。所以,他先是在花园中的小径上散步,然后再回去作画,绘出花园或者绘出他在其中散步的体验。
《一朵更大的水花》
与此不同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是坐在屋中,透过窗口向外观察,然后再作画。他是把自己固定在那儿,创作‘窗口作品’,因此,他就想到透视法。中国画家不用透视法,因为当时间在流动时,他们并没有站在那里,他们在散步中观察。这样看来,他们之间的出发点大不相同:一个是坐着的,一个是走动的。中国画家作画时,也会坐下来,但是他的作品绝不是坐着绘制的结果,而是在花园里散步观察的结果。”
《康熙南巡图》(局部)
他以清初画家王翚的《康熙南巡图》为例,认为卷轴画独特的观看方式,使观者可以在卷轴渐渐展开的过程中,跟随画家一步一景地进入画面,相当于参与了画家的整个创作过程。他还以伦勃朗的一幅张扬恣意的树木风景为例,考察论证伦勃朗受到过中国水墨技法(进口瓷器上的水墨画)的影响。
《旅店天井的景观Ⅲ》1984-1985
霍克尼醉心于“焦点透视”和“多点透视”的研究与探讨,甚至于1999 年暂时停止了艺术创作。他借助于物理学家查尔斯·法尔考(Charles Falco)对一些古代绘画大师的作品所进行的数学分析,于2001 年推出了《秘密知识》(Secret Knowledge )一书。他们由近及远回溯西方绘画史,认为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da Caravaggio)、凡·艾克(Jan Van Eyck)以及15 世纪30 年代布鲁日(位于比利时西北部的古城,现为西佛兰德省省会)圈子里的画家,都是借助于透视仪器(透镜、针孔和凹面镜)进行创作的。此书一出,舆论哗然。
《梨花公路》 1986年
PlaceFurstenberg, Paris, August 7,8,9, 1985 #1 1985,Photographic collage,
面对各种争论,霍克尼却表现出从容平静的心态,事实上,他研究焦点透视的历史,目的就是要为自己推崇的“多点透视”原则提供更为有力的史学依据。
《比弗利山庄淋浴人》(1964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艺术,霍克尼永远怀有一颗童心,始终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其个性化的创作为庸常的生活注入了鲜活的色彩和温情的诗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