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访碑(67)|“孝义流芳”与“归魂堂”

“孝义流芳”与“归魂堂”

2014年1月5日   阴有小雨   镇龙镇



       因为苟书记此时有应酬走不开,就让村文书为我们带路。苟书记说,如今全家都搬到镇里居住,老家现在也只剩老父亲还守着老屋。车走到一个山梁处就只能步行了。大约20多分钟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苟端文墓,这里也是苟氏的老屋所在。实际上该墓外墙与住房的屋瓦几乎连成了一体,甚至要进入房子就必须从墓前穿过,当然对于这一地区的百姓而言,似乎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尽管在文物局提供的材料上我们看到了该墓的介绍,但是走到眼前还是让我们感到惊叹,之前郁闷的心情一扫而光。


苟端文墓地


      该墓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位于山脚的台地上,坎下是一口大田,前向可见对河山峰,十分开阔。与此同葬的大约还有七八座墓葬,其中有两处规模较大。苟端文墓平面为三级平台,最前面是墓前桅杆(现只剩两个柱础),然后是半圆形的拜坝,弧顶起三级台阶,青石板铺地,左右各有一座三层字库塔,塔顶不存。再有三级石阶便是墓园入口。门口左右一对高3米左右、高大壮硕的石狮子昂首端坐,张口瞪眼,口中含着一大石球,一只膝下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狮子。狮子守护的是一座三间五柱五楼的墓坊,墓坊两边的仪墙一直连接到主墓碑,从墓坊明间进入,其内为一个约10多平方米的方形空间,正中是一块高耸的神主碑,其基座就有1米多高,前后开龛,内置碑文。碑首、门柱、门罩,甚至侧面均有各种雕刻装饰。绕过神主碑,可见高大的拱形顶主墓碑,因为和土冢连接在一起,没有间隔,这种样式被称为“靠山碑”。其顶部出檐,刻瓦垄,两端翘起,正面下部为条石砌墙,打磨平整,墙体中部双边各镶嵌一个短檐。主碑墙体外侧紧贴一座两柱一间单檐庑殿顶的开间,稍内收,造型和常见的轿子碑一样,似乎是与主墓碑形成一个左右次间。碑柱刻联,门罩刻戏曲人物,左侧一幅应该是“太白醉酒退蛮书”,开间内的碑板上所刻行书为两人书写,文字姿态优美,行笔潇洒流畅,也算是有一定水平的书者。如此的形制和组合在川北地区并不常见。


主墓碑左次间


主墓碑右次间


     墓园正中一座须弥座神主碑,通高4米多,在这小小的墓园内显得特别高大。该碑正面和背面都开龛,其内碑板的两面都刻文字,宽阔的门套将碑文遮蔽,仅能看到四五列文字。正面是苟端文墓志:“……苟公讳端/朱文字正源号方济老府/太君二位之墓”,外有联:“名扬巴黄榜太紫标绵世泽,业铭箕裘光风霁月证心田”。其余应该是介绍其生前事迹的。背后主要为:“……保宁府长乐乡一甲地名营盘梁山向丙山壬”,联曰:“一族伟人密慮深图承先绪,四方硕望丹枕语赤协众心”。传墓主苟端文为清咸丰武秀才,因此墓地前配双斗桅杆和双狮等附属建筑,不知是否为一种规制。尽管只能看见几列文字,但字迹秀雅,布局端庄,应该也是地方高手所书。


墓园内神主碑和主墓碑


     神主碑宽大的门套显然是留给雕刻装饰的位置,正面的门套中分段刻二十四孝图,左右各五组,人物组合比较复杂。顶部则是更为复杂的人物群像,有三十多人,围绕着正中的长须老者,他们有的拿着法器、举着吉祥条幅,有的还骑着鹿,有文武官员,还有神仙异人,男女老幼齐聚一堂,好不热闹。群像呈大致对称排列,布局紧凑而有序,重点突出,浑然一体。门套底部门槛上是一幅“事事如意”的纹样,为一折枝柿子和一件如意组合的图像,线条流畅,构图饱满。


墓园内神主碑门套二十四孝图


     整个碑顶是常见的双龙戏珠纹,龙尾在上,龙头在下,回首望向碑帽正中的山海云纹上的一颗圆圆的宝珠。碑帽中间是一块双狮扛匾,匾额上为墓联横批:“昂灵兆瑞”,底下一对高浮雕石狮。背面的装饰布局与正面相同,碑帽部分为 “一团和气”,门套为“瓶升三戟”浮雕,线条硬朗,纹饰大方。而碑体的侧面刻写了四组诗文,这也是比较少见的处理,整个墓碑气宇轩昂且装饰华美。


茔墙碑刻


     墓园左右茔墙上有两幅约长3米、高50厘米的刻书,分别为本家堂侄文生苟德猷题《方斋家翁封墓志赞》和廪生浦敏所题《苟封翁方斋墓志赞》,每篇45行,200多字,文笔考究,其书法结体端正,笔力强劲,刻石上面有拓印的痕迹,应该是已经有人关注到这些书法作品。整个墓园的墓碑、茔墙、墓坊次间等位置分布有十余处的碑刻文字,诸多题写者名字前都有廪生、文生等头衔,看得出,墓主对此的特别重视,这些书法文字的分布和内容也成为了该墓的重要看点。


墓坊抱鼓上的雕刻纹饰


墓坊抱鼓上的雕刻纹


     苟端文墓坊的造型和装饰才是这座墓葬建筑的最大亮点。这座四柱三开间的墓坊高度超过5米,宽度4米多,加上左右延伸出去的正面仪墙部分,使墓坊显得更为宽阔。牌坊明间为进出墓园的通道,前后设置抱鼓,上与明间额枋齐平,抱鼓总体为梯形,均三面施雕,中间刻内收腰线,形成上下两段的装饰区,上段外侧为云头曲线,减地浅浮雕花卉装饰。下段切割为平直的方形,内雕刻戏文场景或花卉。明间和次间前后都有抱鼓,每块抱鼓都同样格式的雕刻,共有多达30多幅雕刻图像。在墓坊明间正面的抱鼓顶部还雕刻一对朝下的小狮子,似乎要与前面的一对大狮子形成呼应。抱鼓一般是用做稳固墓坊主体结构的功能性构件,而在这一地区的民间墓葬中,抱鼓都是施加雕刻装饰的重要区域,不管是它们的造型样式,还是装饰图案都显得极为丰富。


     除了花卉纹饰,这座墓坊的人物雕刻也非常具有特点,墓坊正面次间左右的门神武士立像近2米高,造型概括简练;明间门罩上的戏曲人物立像动态舒展,表情含笑,给人轻柔优雅之感;其它空间雕刻的戏曲人物群像,构图饱满,动态生,造型圆润准确,汇集了民间人物石雕的多种技法。


墓坊正面“孝义流芳”


     在牌楼式建筑中,二楼和三楼之间会留出专门位置以悬挂匾额,这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通例,这一地区的墓葬建筑也保留了这样的制式。因此,墓碑或墓坊的二楼、三楼之间,或者再高的楼层正中往往会有开龛,或挂匾额、或置牌位,龛内或是昭穆神主牌位,也有墓主夫妇雕像等,与前面讨论过的亡堂结构一样。但是,苟端文墓墓坊两面匾额的位置,除了两外侧栏板、立柱的结构及其装饰与一般的亡堂一样,其内的部分则有不同。其正面有一块竖向倾斜悬挂的匾额,上书“孝义流芳”,外围环绕五条透雕的云龙,最外沿是齿状的火焰纹。匾放置在一个莲花瓣底座之上,两侧有左狮右象从匾后探出,整个匾最终由两童子扛在肩上,匾与背后的石雕帷幔形成一个夹角,雕件是由一块石头整体雕成,工艺难度可见一斑。


     背面龛内有一块“亚”字形神主牌,用浮雕花卉挂饰雕刻进行精心装饰,其内框有“归魂堂”三字,这三字或许正是说明了这个以茔墙圈起来的空间意义。


墓坊背面的“归魂堂”

 

     此外,墓坊脊饰上的鳌鱼和云龙,以及顶部巨大的山形瓶花纹都采取透雕手法。而在横枋立柱等处的彩绘和雕刻也精致细腻。二层横枋正面是马战场景,约有二十人左右,大致可以分为两排两组,人喊马嘶、旗帜飞扬冲向画面正中展开搏斗,根据其上的兽面人物,猜测为封神演义之类的题材。因为保护得比较好,可以看到人物、战马、兵器等样式极为丰富,表情和动态夸张激烈,场面好不热闹。相对的背面则是一幅三组的“文戏”,从最右边一幅有铡刀和疑似“滴血认亲”的场景,猜测应该是包公戏。同样是人物众多,动态和表情夸张而生动。


     总之,该墓从整体格局,到雕刻细节以及众多的碑刻铭文都显现出一种不拘一格的面貌。这么多年来,墓葬建筑构件、雕刻还保存完好,线条平直,缝隙严密,几乎没有变形。刻在茔墙上由廪生浦敏所题的《苟封翁方斋墓志赞》曰:“生存华屋,君子悠暨。漆灯一盏,吉人留记。维在封君,簪缨继世。岁在屠维,跨鹤西逝。乃鸠良工,乃卜吉地。乃建佳城,乃铭壮志。屹屹丰碑,翩翩锦字。墨庙烟云,强施奇技,攒苔剜芝,锦茵叠砌。中启玉宇,重关扄闭……”可谓文辞妍丽,结构工整,古意幽长,足见作者的功底不浅。首句“生存华屋”化用曹植《野田黄雀行》的著名诗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也很贴切自然。


     在我们为该墓的雕刻装饰赞叹之余,忽然发现该墓坊的明间立柱两侧有若干方形空洞,实在猜不透是什么。同来的文书便给我们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说这些空洞是栏牛的门闩洞。原来一次苟家墓旁边的牛棚着火了,不得已,它们将牛棚里的7只牛牵到苟端文的墓园里,打算在里面暂时养着,但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天,被拴在墓里面的7只牛全部都死了,这一事件让周边的人们从此再不敢对该墓有不敬的行为。


     这可能是该墓得以如此完好保存的原因之一。


——完——


图文|罗晓欢       编辑|薛    珂        审校|门     吉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