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访碑(80)|“寿域宏开”的蒲氏家族墓葬

“寿域宏开”的蒲氏家族墓葬

2014年1月11日  阴有小雨  通江县铁佛镇


铁佛镇距离县城不太远,但因车辆需要过轮渡,往来不便。今天再次前往,天气也不是很理想,希望顺利!


在距离轮渡不远的路边,看到一座造型特别的字库塔立于菜地之中。该塔建于清光绪戊戌年,即戊戌变法的那一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塔身修长,高4米多,第二至第五檐为六角出檐,塔基和塔顶的造型尤显特别,塔基为六块梯形石板斜撑,其中一块石板还有横断纹,看起来已经有些不稳了。塔顶有一块方形石块,顶上原来应该还有类似宝顶或狮子之类的雕刻装饰。顶檐之下为仰覆莲花瓣的短柱,有“桃”形孔洞,可能为出烟的通道。第二层正面有开门洞,左右有柱联“不贮有神字,频收绝韦□”,顶部立匾刻“字库”二字,两侧面各雕“天官赐福”人像。第三层门洞顶部为三折书卷,左右立柱位置分别雕刻两位脚踩云朵的女性人物,左右侧面各有文武官员浮雕。第二、三层塔身其余各面均雕刻文字,主要有文人的诗文和捐资者的姓名等信息。

铁佛镇路旁字库塔

在中国传统乡村,字库塔也算是寻常之物,多位于村口的路边、码头或祠堂等处,川渝地区的墓葬前也常建字库塔,用于焚化纸钱。它们尺度不一、造型各异,雕刻装饰精美,反映了中国人对于文字、文化特有的信仰,也是传统村落中独特的景观,但如今能留存下来的已经很少了,我甚至认为,应当有字库塔的专项保护和研究工作。


经过半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对岸,一路上坡,边走边问,终于到达了村子,又开始下起了小雨,道路泥泞不堪,只得步行,好在村里人都很热情,帮我们指路,其中一位村干部还带我们去看了蒲氏祠堂的原址。祠堂早已拆除,原址上建起了夯土墙的民居,原祠堂的彩绘顶梁被用到了这座房屋上,门前一对雄壮的石狮还在顽强地延续着曾经的记忆。

蒲氏祠堂旧址

蒲氏家族墓地就在祠堂背后坡地上,远远就望见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踩着泥泞的田间小路终于爬上了墓地所在的平台。这里前后不过10余米,左右横向延伸的狭长空间,好几座墓一字排开,墓地开敞,左右未见茔墙,地上还散落着好几块很大的碑帽构件,不知是属于哪些墓葬,其中两座紧挨着的墓规模较大。前面就是好几米的高坎,以致于墓坊前面的一对石狮几乎都到了悬崖边上,这意味着由于场地的限制,从墓坊的正面进出实际上受到了很大限制。但左右延伸较长,墓地两边就是菜地和农屋,这种格局实际上也是西南山区常见的聚落形态。

蒲氏家族墓地

蒲氏墓地平面示意图(通江文物局)

墓坊位于墓地的左边,背后的主墓碑是一座拱山墓,其形制不禁让我想起以前在平昌见到的吴家昌墓,当时村民也提及吴氏墓前曾有高大的牌坊,尽管眼前这座拱山墓的尺度要小很多,但其前面的墓坊看上去却气势不凡,也算是看到了拱山和墓坊组合的形制实例。


墓坊为四柱三间三檐,形制规范,线条平直硬朗,构件比例尺度得宜,各种雕刻纹饰丰富精美,算是石坊建筑的上乘之作。

蒲向魁墓坊

明间、次间立柱前后和次间柱外侧均设抱鼓,中段线刻束腰将抱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大致为梯形,浅浮雕植物、凤鸟等纹饰;下部分为方形,有减地高浮雕戏曲人物图像。明间抱鼓顶部各雕刻下山狮,其中石狮顶部的柱上刻联:“精明能贯日,正直可凌霜”。明间柱间有匾曰:“气壮山河”,与牌坊造型气势很契合,落“巴邑廪生朱为山拜题”,匾下横枋一组戏曲人物群雕,门罩部分为拐云纹,左右次间柱间部分结构类似,匾上分别刻“亘古流芳”“代传不朽”,横枋浮雕“吉(戟)庆(磬)有余”“兵书宝剑”纹饰。墓坊背面的匾联文字也如正面分布,明间匾、联分别是“立德太上”“松风方气节,显露比清华”。在第二、三层间的坊心位置,正面设龛,外有匾额和柱联。匾额刻“德可引年”,抬头和落款有文字,抬头为“钦命四川全省提督学院夏为”落款:“右给耆民蒲宠,廪生谢开泰……同治人任申四月是日□□” 。

墓坊背面坊心“百岁坊”

透过门罩勉强可见龛内刻有“皇恩宠赐”的牌位。背面同一位置开间没有门罩遮挡,其内有匾刻“百岁坊”三字,左右立柱刻隶书联:“国恩隆朔德,人寿庆升平”,有前后对照之意。以上这些文字字体多变,无论是大至榜书,小到提款,其笔画健硕,字形端方,足见书者较深的书法功底,也可感受到刻书匠师的精湛工艺。

除了书法文字,墓坊各层横枋上的戏曲人物以及檐下方斗上的“暗八仙”“云龙文”等浮雕纹饰也都精彩纷呈,更难得的是这些雕刻纹饰保存状况都非常完整。

墓坊上马战场景雕刻

墓坊上马战场景雕刻

左右次间顶部横枋为武戏,构图以捉对厮杀的四骑人马为主体,前者且战且退,后者紧追不舍,战马之间穿插有数量不等的骑兵和步兵,他们或扛旗或对战,还有诸多兵器从背后露出,渲染出人山人海的激烈战斗场面。明间立柱顶部以及坊心立柱顶部横枋上的戏曲人物、坊心左右次间内的世俗场景等画面,人物众多,构图也较为复杂,尽管位置较高难以看清,但其人物的动态表情和画面结构都有与众不同之处。正面明间立柱顶部横枋长约2米,其上有左、中、右三组画面,左右两幅表现数人围坐桌前,或翻书对阅,似乎在查阅和讨论,或苦思冥想,或无奈等待……再看正中一幅人物群像,那应该是“太白醉写”,前面还有一人跪地,反绑双手,原来左右室内的那些人应该是被“番邦来书”所困扰的一群官员。这也许是《太白醉酒退蛮书》故事最完整、最复杂的画面了,不知将这个故事放在最为显眼的位置究竟有何用意。对应的墓坊背面,也是一幅三联画,左右两幅似乎都有男子向母亲跪拜的场景,正中像是在接受“官帽”的画面,不知是什么题材,但看起来更为世俗化和生活化,雕刻技法也显得较为圆润细腻。而“百岁坊”两侧的次间内表现的是 “老道和童子”之类的画面,很值得细细品味。

墓坊及其背后的拱山

距离墓坊四五米之处就是与土冢相连的拱山墓,其造型结构和装饰似乎有些雷同,尤其是从拱门上垂下的帷幔,以及帷幔上的“八仙”和“骑鹤仙人”浮雕几乎如出一辙,可惜左侧下垂的部分早已断裂。栱内进深2米多,左右侧壁上有戏曲人物浮雕装饰。正壁底层有左右两间,立柱和额枋上也各雕刻人物群像,但都模糊不清,柱间碑板不存,现由碎石封砌。半圆形的顶帽正中开龛,左右刻人物组图。龛外左右立柱刻联,龛门有多根圆柱遮蔽,很像六柱五间的亡堂,也像家居祠堂,透过柱间可以看到有“皇清显考妣公讳向魁蒲/萧老□□□□”落款为“大清同治六年”(1867年),这和建墓坊的时间相隔了5年,不知是工程持续的时间还是在墓葬修建之后再建的墓坊。

拱山墓拱顶样式

蒲氏墓M1牌坊剖面图(通江文物局)

在墓坊和拱山墓之前还有一座高1米,长1.6米,宽近1米的供桌,兽面兽足鼓枨,四面垂帐雕刻众多的人物和繁复的纹饰,左右开孔,做焚烧纸钱之用,因此它也常被称之为“钱柜”,多置于主墓碑或四方碑前,祭拜时摆放供品香烛之用。

浦向魁墓供桌

蒲全麟夫妇墓

在墓地右侧是一座与钱柜平行的四方碑,他对应后面的六柱五间五重檐的墓碑。四方碑的基座有似于香案,表面雕刻有 “鱼化龙”“兵书宝剑”等诸多纹饰。碑身为四柱顶帽,立柱各面均有柱联,书体书风不一;四角攒尖顶,刻瓦垄,四条脊饰汇集至三层莲花宝顶。

蒲全麟四方碑正面匾额

蒲全麟墓主墓碑明间匾额

正面柱间顶部有匾额刻“寿域宏开”,匾下为有双狮和人物浮雕的柱间门罩。左右刻行楷联曰“鱼袋分辉冠缨相望,羊碑遗爱风雨难磨”“邑岁进士新李元泰   题” ,书风浑厚,形笔洒脱。碑板有刻:“皇清例增文林郎儗谥端庄/慈惠蒲公讳全麟字端亭/徐老大/孺人三位寿域”,碑文较长,延伸至右侧面,书风颇近颜体《麻姑仙坛记》,个人以为有较高的书法艺术水准。落款为“族侄文生蒲知睿拜撰,西席业儒苟其升敬书”。四方碑背面立柱和亭内方柱上刻家族迁徙史“始祖承烈祖扎驻川北分居各地……”立柱有大气的楷书联,檐下匾额则是隶书体“超前轶后”,侧面有刻行书联,当为多人所书。

蒲全麟夫妇墓顶部亡堂

主墓碑保存情况并不太好,风化较为严重。明间和右次间碑板不存,像蒲向魁夫妇拱山墓一样,是后人用碎石块封砌,其余各间碑板和立柱均刻文字,左侧梢间内还有隶书和篆书并置的文字,右侧梢间则是一手行书诗文。明间顶部的错层出檐结构较为特别,出檐较长,左右垂花瓜柱,镂空门罩和柱面的人物立像,烘托其内的“英气长留”匾额。其下额枋雕刻一座拱桥,桥下流水湍急,拱桥左右各有数人手捧物件,隔河相望,这一题材之前未曾见过。次间额枋、梢间门罩以及其上各层檐下的开间内均有戏曲人物的雕刻。顶脊为硕大镂空瓶花纹饰,呈半圆状。其下有抱厦造型的出檐,檐下为四方花瓶座立柱,柱身滚龙抱柱,两龙抬头对望,身体缠绕在柱子上,脚抓在云纹中若隐若现,动感十足。柱子后有亡堂,门罩雕刻戏曲人物,左右立柱和顶部匾额刻文字,书风奇特,龛内并无人像,而是墓誌碑文,还有该墓建于清光绪丙申岁春二月(1896年)亡堂左右次间位置雕刻有人物坐在桌前,外侧还有半开的双开门,有人从门户中探出,门上有柱联和匾额,但看不清文字。这样的设计可能是为了保留“神龛”元素,在堂内刻神主牌位,而将亡堂内的“宴饮图”放在堂外,也是一种新的变化。

蒲全麟夫妇墓前石牛

很有意思的是,在墓坊和拱山墓之间,还有一圆雕卧牛,趴卧的水牛回首张望,可惜牛角、嘴、尾、腿等都残缺不全,在墓地雕刻牛的形象实在不多见,此处也只有墓坊右侧一只,不知是出于何种考虑。

这座墓葬建筑的雕刻装饰并不那么显眼,但是其柱联、匾额以及碑板上的刻书文字却值得一观。

蒲全麟夫妇墓四方碑内刻书

首先,这里汇集了从进士到业儒、文生的多位地方文化名人,或者底层读书人的撰文和书法;其次,这里将楷、行、篆、隶不同书体、不同书风一一呈现,简直就是一个书法展场;再次,其内容不仅有墓主生平家世的记载,家族变迁的历史记录,也有文人创作的诗词歌赋,楹联匾额,更有诸家的书法创作,加上“石师杨际甲、刘如囊、杨际寅”等人的刊刻,使得墓葬建筑成为了一个历史文化艺术的荟萃之所。


处于村落公共空间中的墓葬建筑,实质上也成为了文化传播和观念传习的重要场所。尽管这些书者的身份至多只是地方名家,甚至是底层读书人,但他们却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教化和乡风文明的重要力量。

蒲氏墓地旁边的院子

雨越下越大,肚子也饿了,我们就到旁边的农家院子里休息,也想找一顿饭吃。雨后的农家院子,错落的瓦房显得有些凌乱,一家人正在整修房屋,比较忙,但女主人还是热情相迎。当阿姨将热腾腾的面条端上桌,我们的精神立马提振了起来!                   

——完——


图文|罗晓欢     编辑|李启让      审校|门   吉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