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1884年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点彩派巨头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
趁着印象派兴起的热乎劲儿
在巴黎某公园的河岸边创作了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乔治·修拉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布面油画
1884~1886年作 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博物馆藏
甚至在参加印象派展览时
因为没人愿意跟这张画挂一起
最后老哥独自占了一面墙
到底是为啥如此不受待见 ?
要说这画面不仅色泽鲜艳,环境优雅
而且还倚照了当时最先进的光学原理呢
先说这技法,虽然19世纪印象派发现光有七色
并且这些点不是调好的颜色,而是最初的七原色
而后根据人眼自身的融合功能,产生不同色彩
(例如画面紫色是使用红点和蓝点组合而成)
通俗来说,就是电脑屏幕像素点组成理论
修拉将它照搬到了油画里
完全倚照光学科技进行绘画
妥妥理工男无疑了
虽说这是一种新的表现手法
但在当时看来却有大弊端
因为没有狂放流动的笔触和融合的颜色
所以修拉的作品一直机械呆板
并且其创作会运用到某些化学方式
来计算颜料参杂比例
这更被以自由轻松称著的印象派所抵触
此外,作品主题也是这幅画的一大争议点
据说这个大碗岛其实不是个什么普通大花园子
而是位于塞纳河阿尼埃的默认红灯区
每到周六日,花枝招展的交际花们便会集体出动
看看有没有什么帅气多金的公子可以一起约约会
基本上相当于线下社交软件某陌
这还不算完
修拉还有一张与大碗岛相互衬托的姊妹篇画作
这张据说画的是和大碗岛同一个地方
也就是塞纳河两岸正对面
但这边可没有什么衣着华丽的少年少女
而是一群晒太阳游泳的工人
乔治·修拉 《阿尼埃尔的浴场》
这么两张画一对比起来
一条河隔开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这在经济急速发展的巴黎来看
的确是令人唏嘘不已
(当初的我你爱理不理,如今的我你高攀不起)
毕竟,好画常有而有眼力见儿的收藏家不常有
这会儿大碗岛仍然是自己挂一面墙
但再也不是因为被嫌弃了,而是因为弥足珍贵
往期内容
01-11 特稿
01-17 特稿
作者:达盛路·卡戴珊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