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张越工笔人物作品

  女画家张越,擅画女人,笔下女性,个个肤白貌美,头发长且丰茂,如海藻般飘逸缠绕。她的画多喜以花命名,无论是解语花,还是彼岸花,都带有一丝淡淡的忧郁似的。恬淡的设色,工细的线条,使得画面整体的气息温柔而羸弱。虽然画的是现代女性,却令人想起李白的诗: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张越说,我不喜欢把她们画的很快乐。

  她们容貌漂亮,衣饰精致,物质丰富,风格唯美,但却不明亮,不快乐。这种情绪隐忍而绵长,如画面上文人画风格的灰色调,秋雨一样无限延伸。那些美丽脆弱如同肥皂泡一样的女性形象,像是一个神秘的寓言,预示着一种略带焦灼的命运。

  这是张越理解的女性,她们美好,她们易碎;她们强大,她们脆弱;她们冷漠,她们焦灼。

  男人看女人,和女人看女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角。男人往往关注女性的外在美,皮相几乎占据全部视野;而女性则会观照内心,在皮相之后,往往更能感受到那种对世界与生俱来的安全感的缺乏。

  同样地,男性画家画女性,一般并不描述女性本身,而是将女性的形象作为一种载体,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忧伤,憧憬,希望,愤怒,甚至憎恨;抑或是将其当做一个优美的客体,如静物一般去再现,很少有男性艺术家真正地爱自己画出的女人。

  而女性画家画女性,却更多地在画女人本身。她的性别优势使她更能够从一种同情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在这个男强女弱的社会中,女性的位置,女性的心理,那灵的天性与物的现实产生的矛盾和尴尬。

  中国的现代女性,看似拥有了充分的自由,能够受教育,独立工作,经济自主,物质丰富,甚至能够担任领导职位,但在这个看似男女平等骨子里却依旧男权的社会中,女人被推到了男人的位置,却永远无法像男人一样如鱼得水。这是男女两种性别根本的价值观差异造成的,女性认为家庭和爱是生命的根本,而男人则认为社会地位和事业是人生的重心。社会总体的价值判断以男性为核心,但却把女人也纳入这个体系内,用男人的标准去判断女人。

  于是现代的女性陷入一种尴尬,如果以花瓶的姿态出现,那么人们就会认为你空有皮囊,以审视客体的角度出发对你进行价值判断;如果以事业有成的女强人形象出现,则有可能因为社会地位和性别不符而造成她难以获得家庭和个人幸福。

  张越也许是无意识地感到这种焦灼,于是她将这种女人画下来。她们都很美,但看上去很脆弱,仿佛一击即碎;她们物质似乎丰富,妆容精致,服饰华美,但却带着一种顾影自怜的忧伤。你可以看到物质背后精神上的不安感,仿佛是现代社会物质将人异化后的结果,实际上却深深地反应了现代中国女性在女性身份和社会身份中间的矛盾和纠结。

  这种纠结如雾霾般锁住画面。那些吹弹可破的皮肤,海藻般绵密飞舞的长发,用细细绳子牵住的蝴蝶,以及发间隐藏跳跃的小兔子,一切仿佛一种隐喻,代表着现代女性这种尴尬的身份和处境。这一种表面平静的美,内核则是万马奔腾般的矛盾和呐喊。这种情绪让人难以名状,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绪,男人是不可理解的,也只有李清照这女词人能写出这种种百转千回的愁肠。同样的也只有女画家才能理解女人心中的七窍玲珑。

  一直醉心于工笔画的张越,在艺术上努力追寻自己独特的语言,她尝试过古装民族色彩风格,在市场很好的时候,放弃了;她尝试过变形技法,在获得认可之际,也放弃了。她说,那不是我想要画的。最终,她回到了古典文人画的传统,以三矾九染的传统技法,墨分五色的设色技巧,营造出画面上一种淡淡的水墨情怀。

  在这样的美学氛围中,她让一个个精灵一般的女人盛开,让她们忧伤地美丽着,冷清地盼望着。她让她们互相依偎取暖,让她们远离喧嚣的现实世界,如墙角的花朵兀自开放。她显然是爱她们的,爱这一个个优雅美丽的女人,代表了人类的种种优点。但她又让她们忧伤,让她们焦虑,让她们冷漠和无望。因为张越清楚,那就是现实。

  我问张越,你愿不愿意成为你画里的这种女人?

  她沉吟许久,说,愿意。

  这便是爱到飞蛾扑火了。

作者:马静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