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8-13 13:57
陈箴的艺术作品见证的是一位移民面对与自身文化相异的政治、社会、宗教和文化环境的经验,一种文化的抵抗,它提示的是一种双重意识,一种在所谓“融入社会”和文化、身份区别之间的矛盾,通过与这种“悖论”谈判,他寻求创造新的语言,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新的生存方式。
陈箴的“巴黎中转站(Paris pour escale)”(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2000年12月6日-2001年2月18日,策划人侯瀚如,Evelyne Jouanno及Laurbnce Bosse)表现的是“试图让四种不同元素相遭遇,以使作品成为某种'中转站'”,这件作品把陈箴过去数十年中在上海,约翰内斯堡及巴西的巴希亚之萨之萨尔瓦多三个城市生活、观察及研究的经验以CD-ROM和幻灯投影集于一处,他在这三个城市中通过对全球化过程中的城市发展、社会平衡及文化抵抗进行深入思考,而为其创作寻找灵感,并发展其批判的策略。在这里,这三个城市与他的另一件作品“身体内部影响”相对话,在这件作品中,他借用中国医学对人体结构运转的整体性观念强调人与自然、人与外界之沟通,以最终表达艺术作为调理、改善人生的本质,这件由数百支五色蜡烛所构成的装置,轻盈敏感而又充满诗意地“展示着肉体之脆弱与精神之丰富之间的共存”。这种在城市现实和生命虚幻之间的对话引发了我们对世界想象过程中的张力、关联和距离感。
的确,对于全球化过程中日益重要的城市现实变化的关注,是陈箴近年来创作的一个新重点,他从对自身的内部景观的观察无所作为推展到急速发展的城市--尤其是现代化中的非西方城市--的批判性思考。他为“运动中的城市(Cites on the Move)”这个大型巡回展览所创作的“催生(Precipitous Parturition)”,用上百个自行车胎构成一条长达二三十米的黑色长龙,上面爬满了黑色的气车模型,以令人震撼的形象警示城市交通爆炸性发展给生态平衡带来的危机,并揭示现代化和全球的内在矛盾。而另一件先后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和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的“绝唱--各打五十大板”,则以更加戏剧性的表演方式来展示地缘政治冲突,人与社会的内在矛盾等深刻问题,并积极地提供以精神性超越现实矛盾的方案,在这悠扬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作品中,他把上百件各式家具变成皮鼓,邀请观众在其上尽情敲打,以倾发其压抑的激情、愤怒和爱,而特地请来的西藏喇嘛,也借用这件特殊的乐器,为人类的和平共处吟唱。
艺术在陈箴的理想中,是治疗改善人性自然命运之间关系的过程,深切而全身心地关怀人类的处境和未来,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寻找通向理想未来的艺术和人生探索过程,他渴望闯过这个关头,以达成更雄心的愿望,尽管,这一关最终未能过去,但是,他那不能不说是崇高以至伟大的关怀人生的精神和爱心,将永远地存活下去。
来源:艺术国际-评论 作者:侯瀚如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