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0-10 16:04
真正的艺术品是作品二,该作品是艺术家陈箴的作品《净化室》局部。
TIPS
陈箴被广泛认为是过去20年最为重要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的灵感来源于他的个人生平,以及往返于上海与巴黎的经历——前者是陈箴的文化根基,后者则是艺术家长期工作及栖身之处,以及艺术家对跨文化的当代社会议题所作的回应。
重要作品
《净化室》2000-2015 拾得物、泥土,850 x 1100 x 450 cm 图片由Sebastiano Pelli拍摄
《净化室》作品局部
从1991年到2000年之间,陈箴创作了一系列与泥土有关的作品。《净化室》就是这一主题创作系列的收官之作。他用自然的方法积聚土壤,让它渐渐覆盖物品。在中医与民间中一直有“泥浴”“泥埋”“泥衣”“泥敷”等治疗疾病的办法,用泥对物品世界进行清洗、消毒。泥对陈箴而言代表着:入土为净。艺术家用泥这一元素,相信它可以净化世界,定格瞬间,寄予未来,在那里,时间似乎凝固了。陈箴营造的环境中,所有的物品全部被泥覆盖并风化。
《日咒》,1996,木头、金属、中式马桶、电线、电子配件、音响系统,230 x 700 x 350 cm
《日咒》作品局部
大型装置作品《兑换处》及《日咒》揭示了艺术家对上海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注,也渗入了艺术家对他周遭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评论。
101只上海旧马桶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乐器装置。部分马桶被改装成“喇叭箱”,播放刷洗马桶时的声音。它的中央部分是一个集合了现代信息交换物的“垃圾世界”。刷马桶的声音从电视、收音机里录下的“混合人声”,二者彼此交替。
中国人对马桶有着普遍的传统观念:丑陋,或者寄予着传宗接代的愿望。这内在的双关语意与陈箴的艺术创作所希望反应的内在价值非常接近。在西方的语境下,这种旧式马桶被迅速淘汰,因此它与“西方”“现代化”“新陈代谢”之类的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此件作品对当代物质社会、信息社会的内在弊端,以及潜在危机进行了“宗教唱诗般”的嘲弄。
《兑换处》(局部),1996-2004,木头、金属、水、硬币、玻璃灯,290x367x423 cm
《兑换处》这件作品的主体由一座老式公共厕所构成。1980年代(前)的上海,公厕普遍存在与人们日常生活空间。一面墙将男女隔开,独特的隔离方式只确保阻挡观看,然而各种对话、嘈杂声混合其中。这类公共厕所的特点是“上隔离、下互通”“能感不能见”“一冲大家净”。
作品将这种特点转化为“兑换处”,即做交易,明不见,暗处见,使得“钱”的社会含义与厕所的隐意得以充分对比与混淆。
《禅园》(局部),2000,大理石、铁、塑料植物、木头、沙子、石子、灯,175 x 340 x 300 cm
陈箴对人类境遇的关注充分表现在展览之中--作品《禅园》和《水晶体内景观》由精致的雪花石雕塑和水晶做成,通过艺术家对他个人健康情况的反思,折射了其身处的动荡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
《禅园》是一个艺术计划的模型,它主要反思中、西医两种视角的对比和融合。对于人体、治疗方法,以及人的生理与精神状态,东西方的易学文化有着各种不同的解读和实践。模型呈现了一个八角形互相连通的空间。在它的中间,各种内脏器官形状的大理石灯,错落有致、相互交叉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人体内部的“风景”,又像是漂浮在空中的云朵。通过这个作品,陈箴展示了中医“气”的连贯性与西医中“局部疗法”的重叠,构成了一个精神与肉体的对话。
《水晶体内景观》,2000,水晶、铁架、玻璃,95 x 70 x 190 cm,图片由Private Collection拍摄
《水晶体内景观》用水晶玻璃制成11个人体主要内脏器官,展示在一张特制的体检床上,构成了一幅晶莹剔透的“水晶体内风景图“。一方面它将人们所处的外部环境直接反射到内部,揭示了社会与人体,内因与外因的互通作用。另外,也表现出生命的价值观及其脆弱性。陈箴再笔记中写道:”得了病就已经晚了,最好是不要得病,这就是我的药方。”
《早产》,1999,金属、自行车内胎、玩具车、自行车零件、黑色丙烯颜料,约2000 cm 长,直径150cm ,尺寸可变
《早产》的构思源于1990年代陈箴回到中国的一次旅行,他见到一条口号:“2000年有1亿中国人将拥有自己的汽车,欢迎到中国来参与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这种从自行车到汽车的“早产”是艺术家眼中对未来灾难的隐喻。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eyj@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来源:凤凰网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