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当代实力派艺术家研究——张廷禄
圣山喜玛垃雅,145*365cm,2014年
面对一位艺术家,该如何对他的作品进行解读?核心必然是从他的创作面貌、审美特征出发,因为只有围绕其作品本体所做出的解读或评论才是最深入且是最有力的。对于优秀的艺术家而言,作品就是他的写照;对陌生的观众而言,最想听到的也是关于艺术品价值高低的品评及其原由。显然,艺术评论就扮演了一种“中介”的角色,其主要能力在于通过文字表达来将一位艺术家的艺术水准进行“量化”。带着这种认识,我们试图以一种科学化的眼光来审视艺术家张廷禄的作品,通过对其绘画作品本体的解读,来客观地呈现一个优秀艺术家的创造力。
大漠晴雪,97*132cm,2011年
无疑,张廷禄是一位技法全面的画家,作品中反映出的深厚功力,显示出他曾经历过系统的技法训练,涉及中西方不同的绘画样式。这与他学院背景的学习经历和教学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面对众多画种及画法,他最终选择了中国画这一与他精神向往最契合的画种作为研究方向,并且确定了“山水画”这一题材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他的这种“博观约取”的状态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种从艺者的典型状态。
湖边蒹葭春意图,69*138cm,2010年
透过画家张廷禄的作品形态,敏感者都能体会到:张廷禄的艺术创作体现出一种“正统”的精神气质及风格追求。这种“正统”是相对于当今画坛中流行的“以奇取胜”的艺术面貌而言的。当然,“正统”绝不局限为“传统”,其背后存在着更丰富的内涵,代表着中国绘画领域一种最重要的创作面貌与状态,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秋山闲趣图,69*69cm,2009年
具体来分析,透过张廷禄的艺术创作,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这种“正统”的特质:
其一,从造型到笔墨,均能反映出张廷禄“从研习传统到独立创作”的探艺历程及全面历练。中国文化是一种重视“时间”的文化,强调所谓的“功夫”就是一种“正统”的价值追求。表现在中国画领域,即强调从艺者对“前贤”的传承、对笔墨的“千锤百炼”,看重在时间的推移中、在潜移默化的付出中得到提升。从张廷禄的作品中,我们能够鲜明的体会到他对传统的深入研习,看到他笔耕不辍的持守。同时,中国画又是一种在“师造化”之外强调“重心源”的艺术,也就是强调自我的创新表达,这同样也是“正统”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能从张廷禄的艺术中得到体现。
龙城风骨,180*96cm,2010年
其二,从作品的面貌,能够体会出张廷禄作品统一而多元的特点。如何评价优秀的艺术创作,具体的评判标尺为何?在笔者看来:首先,要看是否形成稳定的艺术风格。其次要重视作品面貌的丰富性,最忌讳“千篇一律”——永远都是一样的山、水、树、石,因为“死板”,所以庸俗。反观张廷禄的作品,则是具有无限“活性”的。在张廷禄的山水画作品中,既有生动、细腻的小品画,又有韵味独具的写生作品,更有主题性强烈、立意深刻的创作,能够充分反映出他的作品不拘泥于某一种形态、某一种格调。当然,这仅仅是指张廷禄的山水画在创作指向上存在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在以不同方式完成的作品中,其精神面貌也同样各具精彩,绝无雷同。其中既有温婉细腻气质的作品、也有威武雄强风格的创作,不一而足,与“千人一面”的创作状态形成了巨大反差。
霜天,180*96cm,2009年
其中,又特别值得强调之处是:在张廷禄面貌多元的作品中,又存在着一种共性元素,贯穿始终,使其成为一种稳定的风格。这种共性元素就是张廷禄自身的笔墨语言,这是一种介于点、线之间的独具特色的笔触关系,凝结成一位艺术家最具特色的艺术基因。这种重视处理统一而多元关系的特征,也深刻地反映出一种“正统”的艺术特质。
秋水清风,180*96cm,2010年
通过对艺术家张廷禄先生的创作本体进行的解读,不难发现其艺术修为的高境界、大格局。而深究其“社会影响力”、“作品之市场价值”等内容,皆为“绘画本体之价值”的依附内容,不言自明。针对这些问题,或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判断,但无论是褒是贬,皆不能改变张廷禄作品本体是十分优秀的这一本质。
张廷禄,1939年12月生于北京。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教授、教务处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师从卢沉、田世光、俞致贞、白雪石教授。数十幅作品参加国内外美术大展。作品多次赴美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展出、获奖,并被收藏。
张廷禄官网:http://zhangtinglu.artron.net/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