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郝平至今没特意让人翻译展览留言本上的两页俄文。
从那个参观者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中,从他们几句“蹩脚英语”的交流中,郝平隐约知道,他的版画作品被“老外”读懂了。
郝平不懂俄语,英语也很一般,而参观者是俄罗斯人。展服员说,参观者刚到《推门·境界》展厅,便兴奋地拿手机拍下所有版画,之后才开始一幅一幅地欣赏。
那两页密密麻麻的留言,是她和郝平语言沟通不畅后写下。离开展厅之前,她用生涩的中文对郝平说:“谢谢。”
风格转变始于《古瓶系列》
接受记者采访,是在中国美术馆的咖啡厅。咖啡厅面积不大,很容易听到周围谈话的声音,人们讨论作品、交流观感,甚至交锋着观点。对于采访来说,环境不算安静。
将近90分钟的采访,郝平说的最多的词是“中国文化”、“立场”,他说这些是他艺术创作的关键词。而关键词的出现,是在二十多年前。
当时,郝平钟情于西方现代艺术,而且经常参与对外艺术交流,学习并借鉴一切可以借鉴之处。随着交流次数的增多,一种基于文化立场的怀疑越来越强烈,“我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在艺术创作上应该和他们有所区别,我们要站在中国文化立场上进行‘中国式’表达。”
1996年,郝平创作了《古瓶系列》版画,那是他创作风格转变的开始。
《古瓶系列》摆脱了版画的固有观念,没有沉闷的线条和抽象的造型,在以古瓶为主体的画幅上,来自遥远历史时空的人、物和场景汇聚起来,述说着源自古老国度的文明和辉煌。宋人蹴鞠、隐士操琴、骏马奔腾等都成了他版画创作的对象。
如果说《清明上河图》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记录和见证,那么《古瓶系列》显然是郝平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想象和艺术再现,《古瓶系列·故鉴图》是其中之一。有限的画幅承载着不同的场景,于场景的组合和时空切换中呈现出古代可能的生活形态,略显修长的浅色瓶体似乎成了“放大镜”,场景的内容更加清晰可辨。
在创作随想中,郝平写道:“我想通过这一系列表达对中国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宏伟、博大、深厚的膜拜和致敬。”
当年,在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中,《古瓶系列·故鉴图》获得金奖。
那些满是期待的眼睛
获奖意味着自己追求的风格得到了认同,于是郝平的“中国式表达”更加坚定。
中国文化灿若星辰,尤以文字博大精深。2002年,郝平创作了套色木刻《推门·文渊》,提起当时的想法,郝平说:“中国文化是一个宝库,以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古代文明,有很多地方值得骄傲、值得传承,创作《推门·文渊》是想致敬中国文字。”
所不同的是,新的作品没再继续“古瓶”的符号,郝平用了“门”这一新的符号。
采访中,郝平谈到了他的十七岁。那时他是个知青,放羊是他的工作之一。早晨,当他准备打开羊圈的门时,黑暗中只见一群羊的眼睛里满是期待。那天的细节引发了许多关于“门”的思考,也给他留下多年挥之不去的创作冲动。
“艺术创作首先要打动自己,只有被强烈的内心驱使唤醒,才能真正地做心灵与情景交融的事情,才能创作出打动别人的作品。”
在最初的构想中,郝平想把《推门》做成关于中国古代文明发掘宝藏似的系列呈现,《推门·文渊》是其开始。
然而与其他画种相比,由于制作程序的繁杂,版画的创作注定耗时耗力,郝平最初的构想并未实现,甚至一度停滞。“创作《文渊》时我是省美协副秘书长,后来成为秘书长直至当选省美协主席,工作事务比较多,没有整块时间进行版画创作。”
无奈之下,郝平暂时“弃置”版画,尔后拿起毛笔忙里偷闲,徜徉在中国画的笔墨意境里,直到他退休。回想起来,郝平说:“对于《推门》系列创作来说,这段日子就像运动员起跳前的深蹲动作,正是这期间的积淀,才让最终的呈现充满‘中国味’。”
重启当年的构想
深圳观澜,著名版画家、美术理论家陈烟桥的故乡。2007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与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政府联合创建“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郝平的《推门》系列正是完成于这里。
退休之后,郝平的时间多了起来。他时常记起当年羊群渴求的眼神和十年前被无奈放下的《推门》系列创作构想,“必须做,不然对不起自己”。
2012年春天,当他计划重启当年的构想时,当初对“门”的认识已然改变。“推门发掘文化宝藏的想法变了,心中渴望的不再是‘门里’,而是‘门外’,更想关注现代人的心理世界,关注空间阻隔对现代人思想进步的禁锢。”
创作的过程曲曲折折。尽管,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有不错的创作氛围,有国内最好的颜料等基础性条件,有一整套完备的版画制作工序,还有一批版画专业的毕业生担任技师。
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版画可分为木版画、丝网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等类别,不同的材料又有着各不相同的特点。在《推门》系列的创作初期,关于材料的选择是争议之一。
在郝平的构想中,他希望将中国画的笔墨转变为版画元素,让《推门》系列具备中国画的韵味。而在众多版画语言中,丝网版画由于可塑性强,经过多版套印更接近于绘画效果,成为他的选择,“这会丰富作品的表现力”。然而,“制作团队里有人质疑是否有必要用丝网,他认为如果想弱化‘印痕’追求绘画效果,建议用印刷的方式”。郝平却觉得“印痕”是版画的特质,“《推门》系列作为原创版画,必须保证其特质”,这一争议在他的坚持下解决了。
后来在制作时,“失败”、“不完美”、“返工”成了常有之事,有的作品因为最初决策的错误,被完全推翻。甚至,展出的作品也有不太满意的,只是“考虑到展览整体的内容和效果才不得已拿出”,对于这些不满意,自认为“完美主义”的郝平坦然地说:“艺术创作总会有遗憾的,必须承认遗憾的存在。”
虚幻与浪漫的空间
在《推门·境界》版画作品展中,展出作品共40幅,除《推门·文渊》作为系列创作的母题完成于2002年,其他作品创作于2013、2014、2015这三年。
系列作品中,中国“门”半掩,而山岭、溪流、花枝、秋叶、村寨、荷塘都冲开或延伸进来,飘然而入“门内”,而“门”也似乎置于自然之中,没有了“内外”之别。
伫立画前,仿若陶翁《桃花源记》的场景铺展开来。郝平说他塑造的是一个理想的空间、梦境的空间、虚幻与浪漫的空间,“而这种没有实物阻隔和心理羁绊的空间仅存在于向往”。
更让人神往和回味的是作品的题名。“一悟寂为乐”、“知之为知之”、“行者思于道”、“本立而道生”、“静安以待时”等简约的五言题名大多出自《论语》《易经》等传统文化典籍,无不以睿智的思考而充满哲学韵味。
在为《推门·境界》艺术作品集作序时,文艺评论家殷双喜引用了法国艺术评论家米歇尔·杜勒的一段评论:“作品里有清冷的记忆和被一些人遗忘了的瞬间而触动的感受。是一些只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忽视的东西,那些已经被时间遗忘的温暖,我们只能看着近在咫尺的它,却不能触及。亦有一些近乎绝望的美丽,一种凝思状的忧郁,还有一种值得记忆的永恒。”
而殷双喜本人也说:“郝平的作品是一个‘中国梦’,其中有着他内心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中国历代艺术挥之不去的热爱向往。”
展览开幕式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在致辞中说:“《推门》系列版画的创作,为探讨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结合并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提供了有意义的探索和示范,而且对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有借鉴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郝平推开的这扇门也是传统与当代、中国与西方在审美文化和语言形态上的区隔之门。”
十二天的展览中,“从形式到内容饱含的‘中国味’”吸引了不少观众。不仅是俄罗斯参观者的兴奋,更多人在作品前思考并观照生活本身。交流中有人对郝平说:“您的作品让我明白应放慢生活节奏,更加关注内心。”有的留言“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也有的说“要敞开心扉,多与人交流”,偏激点的观众则抱怨“中国文化带来的压抑太多,想推开‘门’出走。”
对于这些迥异的反馈,郝平说:“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版画也是一样,人们必然会有不同联想和解读,这才是艺术真正打动人的地方”,而且“艺术创作归根结底是个人思想的表达,有些部分是隐喻,不希望观众对所有的作品都有感觉,如果能对某一幅产生共鸣、触发思考,我的初衷就达到了。”
对版画的思考
从大学至今,郝平的版画创作已逾四十载。版画不仅承载着他的艺术追求,而且带给他其它的收获:“版画制作的程序性锻炼了我的思考和组织运作能力,让我的逻辑和条理更加清晰。”
作为三大画种之一,在当前社会现实下,版画受到的关注还是太少。“年轻人中有不少从事版画的,但往往局限于‘小我’情绪地宣泄,受众少,导致版画更加边缘化;在艺术欣赏和收藏方面,相较其他画种,版画也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郝平说。
郝平认为,版画创作应该有时代关切,要和老百姓发生联系,不能沉醉在自我的小圈子里,“如果创作的出发点是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更容易引起共鸣”。另外,在创作语言上要面向大众,做到“雅俗共赏”。
艺术家的每一次展览都是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对于《推门》系列,尽管有不满意的地方,郝平说自己收获很大,“来自美术界的认可和普通观众的反应让我很高兴”,他的目的达到了。
郝平再次提起了他的初心:《推门》系列是向中国文化致敬,而这次展览本身则是让更多普通观众了解版画、感受版画的魅力。
对于未来,郝平说:“保持初心,继续前行。”
作者:刘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