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汉画总录•邹城卷》编辑笔记: 非学术性的时空错置 ——对二次使用画像石的思考

  这里所谓的“错”不是对错的意思,而是取“错落”之意。在学术研究中,有时需要打破时空的线性顺序,将原始语境中本来不在一处的材料并置于一处来考察。同时,这里所用的“错置”虽然基于《汉画总录·邹城卷》编辑的机缘,因而得见,但这里要谈及的“错置”却不以学术研究为旨归。下文所述,仅作为编辑《邹城卷》的札记录于此。

《文通食堂题记》

  《文通食堂题记》所在石最初可能是一个祠堂的门额,为一篇六百多字的题铭,记录了修造的目的、整个家族的构成、出资人、所费钱财等重要的信息。在汉代,修造者将这些信息铭刻于显要的位置,既是对当时伦理观念的诠释,祠堂修造本身又暗含家族荣耀的彰显。

宋代墓室内部构造

  大约一千年之后,它出现在一个宋代墓葬的底层。那些曾经被强调的文字和带有吉祥含义的图像被安置于并不显要的位置,有一部分已经湮没在土中。四周另外的石块很可能来自其他地方,有可能在它被用于建墓之前,就已经流落荒野。又大约过了一千年,当它被发掘出来时,墓葬遗迹朽坏的现场似乎放大了它之前一千年所经历的意义沿革。

宋代汉画像石

  同样出自宋代墓葬的另外一块汉画像石表现了以宫室为中心的享乐生活。在被飞鸟、鱼类,以及其他祥瑞形象包围的建筑空间中,有人在游水和垂钓,而墓主人很可能位于建筑中央,正接受膜拜。汉魏时期的“七体”赋文中,常常可以见到类似于画面中所表现的场景。华美的宫室本身是财富和地位的符号,围绕它的享乐生活又是汉代人所普遍追求的人间至乐之一。

  但是石上有两片明显的磨损痕迹,最初凸起的画面形象似乎被相对柔性的材料长期打磨而变平。似乎可以由此推测,它在宋代被用于建造墓葬之前,有可能长期作为铺地石使用;甚至可以结合两片磨损痕迹中间有一条未经磨损的间隔推测,这块石头有可能被铺于门槛之下,最少长达几十年。在这段时间内,不断有人跨过中间的门槛,踩踏两边的图像,因而形成了画面所见的磨痕,而被门槛遮挡的部分得以保全。而又过了不知多久,它从地面被取出,用于建造墓葬。

  这些痕迹恰似标点,让石头中的时空信息得以被我们阅读。在2015年编辑《邹城卷》我初见时,上文所涉两例材料都暂存于邹城文物局的车库中,静静地平躺着。当年的编辑小组,每天忙碌地进出文物局和孟庙,生怕遗漏哪怕最微小的图像信息;来看此二石时,亦未怀着《读碑窠石图》中的心绪。今天《邹城卷》正式付梓发布,石头中蕴含的时空信息或经由《总录》继续流布他方。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