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观复博物馆特展“‘嘟嘟’里的故事”在沪开幕 马未都谈让文物“活”起来

2018-09-21 23:03

  上海观复博物馆特别呈现的《“嘟嘟”里的故事——观复文物秀》21日正式开展。此次特展,上海观复博物馆精心遴选了62件藏品,每一件藏品都曾在马未都先生的节目《观复嘟嘟》中出现。博物馆方面希望通过这样特殊的方式展示文化的魅力。

  位于沪上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的上海观复博物馆于2017年正式开放。博物馆共有四间常设馆:瓷器馆、东西馆、金器馆、造像馆,以及一间临展馆。

  此次特展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无疑是鋄金兰札体龙纹胄。这件龙纹胄以铁锻制,顶盘、左右梁、眉庇、护额等均饰铁鋄金纹饰。顶部饰兰札体梵文一圈,周身饰四条五爪金龙。此头盔明永乐年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据马未都先生推测,此胄为仪仗头盔,主要用于检阅。

  特展中出自于西周的銮铃同样引人注意。銮铃主要流行于西周至战国时期,结构分两部分:上部分为铃主体,铃上有辐射状镂孔,里面有小石丸,车一动石丸即击打铜球,发出清脆的铃声。下部分为方形銎座,固定之用,用来安装在车轭上或者车衡上。《诗经》中有对它声音这样的描绘“四牡彭彭,八鸾锵锵”,意为:四匹骏马奔腾驰骋,八支銮铃发出锵锵的金石之声。而展馆中展出的西周青铜銮铃保存非常完好,现在虽然已经无法听到锵锵的金石之声,但是依旧展示着非凡的魅力。

  此外,另一件展品黄花梨高浮雕八爱纹笔筒也让人眼前一亮,笔筒上雕刻著名的“文人八爱”纹饰,分别为:陶渊明爱菊,孟浩然爱梅,苏东坡爱砚,王羲之爱鹅,周敦颐爱莲,米芾爱石,李白爱酒,陆羽爱茶。有人有景,生动自然,雕刻精美。此件清初康熙时期的黄花梨瘿木笔筒整体采用高浮雕手法雕刻,虽笔筒底下的脐(笔筒的底部)丢失,但整个笔筒雕工细腻,可谓是一件难能可贵的木雕精品。

  其余展品如铜鎏金錾花嵌宝烛台、孔雀石雕覆莲瓣纹带盖香薰、紫檀百宝嵌八仙人物诗文小插屏等也有其独特的背后故事等待观众挖掘。

  除了特展之外,观复博物馆其他四个常设馆瓷器馆、东西馆、金器馆、造像馆也各具特色。其中最震撼的金器馆用馆长马未都的话讲就是“让观众感到震撼却无法用词语描述”。很多看完金器馆的观众纷纷表示太神奇了,很多观众都不是第一次来看,吸引他们的正是金器馆独特的展示方式。这和展馆一开始设计借鉴魔术等各种新式展示方式有着紧密的关系。马未都表示,上海观复博物馆由于场地受限原因,还远远没有达到其设计的目标,也许在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更加震撼的观展效果。

  有记者好奇,作为一家民办博物馆,观复博物馆是如何做到避免“千馆一面”,让文物“活起来”的?马未都表示,上海是中西文化结合最好的城市,最洋气。因此在博物馆的设计之初就经过反复的思考,反复的设计,怎么能让这个博物馆的展陈又像博物馆又体现上海的特质。比如入口处的青花大盘,她的盘中心有一朵最大的花,当你站在花中央讲话的时候,会听到自己“主持人”一样的声音,而且这个声音只有体验者自己才能听到,旁边的人是听不到的。还有“金器馆”,多重镜面的设计,让游客在虚实中感受黄金的魅力与“魔力。”东西馆结合上海这座国际都市的城市气质,给参观者展示了18世纪时中西方海上贸易的一些外销瓷器与家具,让文物见证了那个时期中国文化对西方贵族的影响。这些从宏观到细节的构思都为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全年提供了一个属于上海观复的特色,“我归纳为:你没来不能想象,你来了不能复述”。

  马未都说,无论是在北京观复,还是来上海观复,经常看到令他感动的一幕。“早年移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会带着自己的子女来观复参观,这些孩子一口流利的英文,行为衣着等已经非常的西化,我不知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多少,但是这些孩子在馆里看到那些‘陌生’的藏品时,在脸上会表现出与西方人完全不同的惊喜与惊叹,我想那应该是他们基因里中国文化的一种回声,这是很让人欣慰的。”

  观复博物馆通过创新努力地向观众展示其喜欢的部分。马未都直言讨好观众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可能正是这些不为人知的努力才是让观复博物馆吸引这么多人甚至海外华人华侨不远万里来参观的原因。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