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按:受当代艺术思潮影响,首饰艺术在今天的概念非常广,早已非简单的身体装饰或佩戴的艺术。当代首饰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就在大街上面对人们,佩戴者本身就是它的画布,观者直接面对个人:这是什么?为什么穿着它?首饰就是交流,全世界的人都在为这种交流而欢呼。
或者说,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在首饰中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而“21克”----2018杭州当代国际首饰与金属艺术三年展的启动可谓即应运而生,又前瞻可期。
“21克”:一个不仅关于重量的多维架构
2018年11月7日,“21克”----2018杭州当代国际首饰与金属艺术三年展(以下简称三年展)将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启幕,本届三年展邀请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教育家、艺术家和学者共155人参展,召集亚洲、欧洲、美洲等地约50所知名院校,形成了一个全世界范围内高级别的首饰金工学术盛宴。除展览外,还将联合国际范围内的专家从学术、艺术、技术和审美等层面进行多维度研讨,从而展现国内外最前卫的金属艺术创作,促进首饰与金属艺术整体学科的发展。
其实,“21克”这个独一无二的主题讨论早在两年前就已提上日程。彼时,首届三年展“炼金铸身”结束不久,两位策展人汪正虹教授和Ruudt Peters教授就开始讨论起第二届的主题。曾有一位美国科学家表示,他通过实验发现人体在死亡的瞬间重量会减轻21克,并由此推断这21克是“灵魂的重量”。当然,这一结论之后被证明是“伪科学”,但“21克”却被作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数字流传了下来,成为思想意识观的借喻。所以本次的“21克”主题并非物理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指向一个哲学命题。本次展览亦以“21克”指代人类精神的“重量”、思想的“重量”。故展览策展人之一、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表示:“打造一个开放的、带有实验性、研究性的展览,期待艺术家们能从不同的维度回应这个命题。通过这个展览,看到不同的创作形态、不同方式、不同角度、不同维度、不同思考,并能够成为教学研究很好的交流平台。”
同时,本次展品均为主题创作。“要知道,绝大多数展览都不会要求参展艺术家必须创作新的作品。但这次,艺术家们必须针对这个主题创作新作品。”故Ruudt Peters教授认为相对首届而言,本次“更加复杂与大胆”。对此,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亦是参展艺术家的中国美术学院汪正虹教授也思考了很久,“始终都在焦灼重量和作品的关系,到最后发现已变成了艺术家对重量和材料之间协调性的研究,而非简单的创作问题。这种方式确实带来了挑战。”
汪正虹 轮回 材料:鱼鳞,镜子,棉线,925银 尺寸 : 18 x 18 x 6 cm 2018年
张祎 你在里面还好吗?材料: 棉线,铜矿石,铜链条,羊毛填充物 尺寸:16.5 x 14 x 4.5 cm 2018年
王晓昕 灵魂砝码:千姿之重 材料:不锈钢,紫铜,金 尺寸: 3.5 x 3.6 x 6 cm 2018年
故展品本身便十分值得期待,这种“限制”恰为展品的产生和呈现提供了无限可能的“范围”。而除主题的深意独具和命题创作带来的“全新”展品,展陈方式也值得注意。在展品重量均被设定为21克时,体积便同时有了限制。展览所在地为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建筑本身足以吸引目光,如何在此空间赋予展品合适的位置?为实现其既与空间相融又合适地被“看见”的目的,主办方将展柜底部与倾斜展台齐平的同时,创造性地打造出前所未有的“展秤”来承载展品,此举既在形式上独具韵味,更因与主题暗合而具会心之趣,并通过不同颜色进行不同版块空间的区分。
同时,本次三年展12月10日国内首站收官后,将继赴德国、波兰、比利时与荷兰。这些站点的选择同样有侧重和指向,力图从更多纬度与层级展现本次三年展的丰富成果。
展览正式启幕前夕,本次三年展的两位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和国际知名艺术家Ruudt Peters教授分别向雅昌艺术网独家分享了相关话题,对展览主题、内容、特点、意义等方面袒露诸多见解,深度、个性且真诚。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教授专访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
Q:相对首届,第二届除了主题的改变,还有哪些不同?
A:首先,第二届主题更聚焦,限定命题的创作和首届有差异。
第二,本届内容分为三个模块,从三个维度的内容部分交叠,相互联系。同时,展览形式也在首届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包括观摩、研讨、讲座、巡展等文化传播的内容。
第三,首届只在中国展出,这次开启了全球巡展模式,从国内至国际巡回的学术展览,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以往单一展览的模式,时间上以持续的阶段式替代过去的短期展示,空间上展览场所从中国杭州移动至欧洲,形成一条首饰手工艺术东西深度对话的视觉风景线。不同空间层次的设定,既是不同展览版块的呈现,亦是对于“21克”这一主题的差异化、层级化、专业化的全新诠释。
Q:本次三年展您的策展理念是什么?
A:本次三年展要回应的问题是“首饰艺术”的本体语言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首饰艺术最根源性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材料、工艺、形式、造型、技法等去表达作者的思想,“21克”就是作者通过这样一个命题性创作来开启自己思想的认知,去寻找自己对首饰本体语言的认知,这是一个寻找的过程,也是一个实验的过程。
《大地的呼吸》2017年
Q:三年展的组成部分是?
A:三个模块:“新锐实验”+“经典深耕”+“艺术回顾”。我们希望通过分板块的方式来观察不同艺术家对相同命题的不同思考和回应,或者分享他们的经验。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展览,比如第三版块的“艺术回顾”,是国内少见如此系统性的首饰艺术家回顾展,是一个非常好的深度了解西方首饰界重要人物的平台。
Q:受邀艺术家们首先是提交草图而非作品或作品图参与初选,这种设置的最核心目的是什么?
A:我们藉草图看到艺术家对作品思考的思路,载体、形态、造型、材料、工艺、处理、组合、空间关系等是如何形成的。草图是艺术家非常好的表达方式,某种意义上可以较清晰地呈现艺术家的创作初衷、灵感的闪现和个性语言。
Q:本届三年展鼓励将首饰制作成大体量的装置艺术,那么,您如何看待首饰艺术与装置艺术之间的关系?
A:今天,首饰艺术已不是简单的身体装饰或佩戴的艺术。受当代艺术思潮影响,当代首饰是多维度的,有些侧重于雕塑,有些倾向实验,有些则与媒体或跨媒体关联,所以首饰艺术在今天的概念非常广泛,因此这个展览既要有前沿性探索,同时也要守住首饰的根源性文脉。与装置的结合其实也是我们想走出去的一种尝试,即试图把首饰艺术的概念延伸得更远。或许有的时候,只有远离或回望,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触及艺术的本真,发现美。
《湖·山》2016年
Q:策展人这期间经历了哪些重要的阶段?遭遇到哪些问题是如何克服的?
A:展览的协调过程比较漫长,前几年就开始谋划,包括展览主题、展览方式、展场选择、艺术家挑选都有反复打磨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这中间非常不容易,得益于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坚持东西方艺术对话、多元文化共荣的信念。
Q:本届三年展对参展作品和艺术家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A: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于策展团队来说,我们有共同评审讨论小组,期间经过多轮的甄别和反复讨论。挑选作品比较重要的依据是其是否聚焦主题,同时尺度上有一定要求。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希望艺术作品有个人独特的视角,即创新点。
《青河》2014年
Q:对您而言,重建东方文化身份与当代首饰艺术的发展是否存在联系?
A:作为中国的高等院校,必然有自身的社会特质,但需注意的是如何在创作中把民族特色有效、有机地融入作品,而非简单表面样式地创新。东方文化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如何转化、整理并激活传统,是东方文化如何在当下语境重建的根本问题。
Q:您个人如何全面总揽当代首饰艺才术观念的现状(国内/国际 学术/市场)?对此,您希望本届三年展发挥怎样的作用?
A:东西交融,文化互补。当代首饰艺术观念非常开放,中国和西方当代首饰艺术之间也处于相互交融的过程。冀望本次三年展能在其中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建构新时代的首饰美学及价值取向。
Ruudt Peters教授专访
Ruudt Peters教授
Q:如何理解今年三年展的主题“21Gram”?
A:1901年4月10日,在马萨诸塞州的多切斯特进行了一项不寻常的实验。Duncan MacDougall博士试图证明人的灵魂有质量,也是可以测量的。
MacDougall博士对六名垂死的病人进行了这个实验,他们在死亡前被放置在特制的费尔班克斯秤上。MacDougall博士的意图是在死亡前和死亡后对每个人的身体进行称重,以确定任何微妙的测量差异。病人是根据他们即将死亡的情况选择的。两名患有肺结核的病人,五名男子和一名妇女。基于他能证明1例病人在死亡那一刻后直接失去21克的事实,MacDougall发表了他的假设,即人的灵魂有“21克”的物理重量。
“21克”的重量是一个兼具想象力和物理实感的神奇概念。这一想法激励了电影制片人、歌曲作家、优秀艺术家、小说家和纪录片制片人,但直到今天还没有首饰创作者。通过这次展览,我想挑战首饰创作者们,他们将特为此展创造出一件新的与“21克”灵魂重量内容相合的艺术品,其能将灵魂的概念翻译成一个不超过“21克”的实物。
我们打算邀请同等数量的西方和东方艺术家参展,西方和东方社会对这个现象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期待伟大的概念和艺术作品就此产生。
Q:针对本次三年展,您的策展理念是什么?
A:展示灵魂在不同社会中的视角。
Q:本届特设了针对青年艺术家的特展。那么,对于年轻人,在学术与市场两方面,您的建议或经验传授分别是什么?
A:这一次,年轻艺术家的入选量比第一届多。
无论如何,对我而言,年轻的艺术家跟随他们的心更为重要,这样他们就能维持精力创作而不被市场滥用。当他们被关注后,经过最初的磨合期,更好的作品就开始出现了。
Q:关于回顾展部分,可否提前透露一些信息?
A:回顾44年工作的缩影:在我的世界里,单个玻璃行星上的首饰就像漂浮在太空中的微观世界,而宏观深层的意义和启示的则是我们存在的源泉。我对宇宙的梦想如同某种外星人的体验和氛围。首饰是按主题排列和分组的玻璃胶囊。这些都是由吹制玻璃和钢架包围,其功能作为承载和嵌入玄武岩基地,每个胶囊展示一件首饰作品。
展览空间里,硫磺、间歇泉、烟雾和气泡来源的地面上的电影投影激起了一种神秘的气氛。在这个梦幻的世界里,玻璃胶囊里的首饰似乎是漂浮着的小行星,在那里游客的所有感官都受到了刺激。这个梦想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如何设计?仍待进一步研究。
为防止小型玻璃胶囊在展览空间内“消失”,这些胶囊将集中在几个群体/区域,这些群体/区域因地板上的胶片投影而更加突出。
回顾展(缘起部分)还将展示彼得斯珠宝的概述,每系列约五件作品,将与教育、互动文本和电影一起呈现。
展览的同时,还将编制一份目录,以唤起与展览相同的梦想世界。除了展出的照片和首饰外,还增加了由著名摄影师制作的珠宝肖像。图片将附有资料性文字。目录将以英文出版。
Q:新技术时代下,艺术家如何面对和消除艺术和手工艺之间的界域?
A:对我个人而言,当代首饰是一种艺术形式,但也有人认为是工艺或设计。现在,我们有必要呈现在什么是首饰、什么是装潢、什么是装饰。
我很高兴新技术在珠宝方面的发展,所有工艺品在未来都将非常有用。我们是首饰创作者,能够在社会中提高人的趣味。大众科技将向人们展示他们喜欢做的改变以此显示他们的身份。
Q:当下,人们对首饰艺术观察的侧重发生着变化,即从“艺术性”的强调到对“当代性”的关注。对此,您是如何理解的?
A:当代首饰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就在大街上面对人们,佩戴者本身就是它的画布,向人们表明他们喜欢传播的生活方式。观者直接面对个人:这是什么?为什么穿着它?首饰就是交流,它比餐厅里的桌子还坚固。全世界的人都在为这种交流而欢呼。
对我来说,当代首饰艺术是“生命”,它包含着一切:性别、历史、苦难和情爱等,生活中的一切都与首饰有关,或者说生活中的一切都在首饰中找到了相应的表达方式。
我爱它,我恨它,就像我爱我的生活。
Bifei Cao
Chequita Nahar Kra Fanga Material: Silver, Cotton cord, Plastic 3dprinting, Verometal Size: 3.5 × 4 × 6.5 cm Year: 2018
Heejoo Kim 21G of this Life Material: Ottchil ( Korean natural lacquer ), Red thread Size: 17 × 15 × 13 cm Year: 2018
曾经,首饰艺术在“手工艺术”和“艺术”两词间有过摇摆,而经过时间打磨和各环境的成熟,当代首饰艺术在国内已进入快速生长通道,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的力量。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在首饰金工方面十余年的探索正是此方面探索的重要切片,而本次三年展也正是硕果之一。其希翼通过探讨新技术时代下首饰与金属艺术的发展,反思艺术家应该如何面对和消除艺术与手工艺之间的界域。同时,结合艺术史、现代与后现代的艺术理论、社会学与人类学等领域,对艺术首饰的风格流变等相关问题进行跨学科探讨。
首饰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仅是手艺本身,更重要是对一个人德智体美劳全系统性的培养,首饰创作是个人、群体与媒介的反映,这背后最终极的还是人文关怀。这正如周武教授所言,教学解决的是人本体价值取向的结构问题,这样一个学术过程中重要的是方法学习,而不是单一的技艺问题,背后是人的精神和思想。学院的教育方式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有差异性。从历史到文脉,学院教育结合了社会资源、国际资源、不同领域师资、文献支撑以及各方面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培养等,引领首饰审美趋向,对当代首饰的发展极其重要。
Helena Lehtinen Pendant Materia: Silver, Gilded plastic Size: 11 × 2.5 × 2.5 cm Year: 2018
高明静 不灭 材料 : 铜,丝线 尺寸:9.6 x 4.4 x 2.2 cm 2018年
Kadri Mälk-Cracked Soul Material: Black tourmaline, Silver, Dark blue sapphires Size: 4.3 × 3.9 × 1.85 cm Year: 2018
Ruudt Peters Last Breathr Materia: Silver, Glass Size: 2.5 × 6 × 7 cm Year: 2018
孙捷 你是谁 材料 : 金色烤漆,金属,树脂 尺寸 :6.7 x 3.4 x 1.8 cm 2018年
徐玫莹 21克 - 心经 材料:竹子,竹炭,纸,棉纱,黄铜 尺寸: 11 x 7 x 2 cm 2018年
作者:邹萍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