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雅昌艺术网讯)2020 年 5 月 20 日,“生态剧场:张丹个展”在艺·凯旋画廊开幕,此次展览是“2020画廊周北京”主单元展览之一,以对生态与生命存在的认知,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为主题,展出了艺术家 2019 至 2020 年创作的最新作品。
一直以来,生命的神秘与神奇都牵引着张丹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从对个体生命状态的关注,到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万物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他关注的话题。
展览“生态剧场”以四幕剧的形式展开,每个展厅一个主题,以生命发展的历程为线索层层递进,即第一幕 “萌动”——第二幕“惊蛰”——第三幕 “乌托邦的回忆”——第四幕“重生”,体现了一种对生命存在层层剥离的认知观,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观望。
第一展厅展示作品
第一展厅展示作品
第一展厅展示作品
进入画廊第一展厅即开启了生命的序曲,在此主要呈现了张丹近期的四件绘画作品,以肆意挥洒的笔触和耀目跳脱的色彩,将生命最初的韵律与萌动呈现在观者面前,也由此引生出生命最原始的巨大能量,将观者引入第二展厅。
第二展厅展示作品《惊蛰》(500x695cm)
第二展厅展示作品
第二展厅展示作品
经历过生命初始的萌动,巨大的能量催使万物生长。张丹通过木刻、影像、绘画及装置作品,展现了生态系统中各种蛰伏生物破土而出,能量迸发的状态。展厅右侧的巨幅装置作品《惊蛰》(500x695cm)由艺术家雕刻的木板拼接而成,覆盖第二展厅的右侧的整个墙壁,视觉效果非常震撼。作品画面主要描绘了鱼群、鸟群和各种动植物在自然界中生机涌动的形态,呈现了艺术家对生态系统的的理解。展厅中另一件作品《失去的荣耀》由制作抽油机的木模子现成品、带翅膀形状的枯木以及降落伞组成,表达对生命本身的祈祷与无奈,暗喻着灵魂的救赎也随着生命的生发而展开。
第三展厅
第三展厅
第三展厅
第三展厅
第三展厅中的作品通过视频、装置、绘画等手段以一种多时空拼接的形式呈现“乌托邦的记忆”主题。艺术家以它者的眼光观看各个系统的生发、变异及系统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流动。作品描述了艺术家张丹想象中的记忆。展厅左侧主体为视频《生态剧场》,视频记录了蜗牛、乌龟、螃蟹、青蛙在人为的环境中各自的生存方式,暗喻了生命体在其他因素干预下所表现出的慌张、不安与无奈。右侧由木模子制成的小型装置作品《逝去的记忆》展示了一个移动的城市废墟,亦是一座小型纪念碑,装置中陶制的龙头仿佛是对生命未知居所间隙的窥视。艺术家通过对观看世界经验的整合,对生态系统中的生命进行情景置换、重组,暗喻了人类在宇宙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特异性以及不断追求乌托邦式的未来。
第四展厅
第四展厅
第四展厅
第四展厅 《生命体》(571x440cm)
在最后的一个展厅中,作品以巨型拼贴绘画《生命体》与一组《生态链》系列绘画相结合。《生命体》(571x440cm)覆盖了画廊最里面的一面墙,将近上百件大小不一的绘画作品色彩丰富、形态各异,每一片拼贴绘画通过色彩在转印的残片上层叠混合,层层覆盖,呈现了一派生机蓬勃的自然生态景象,很多观众都在此件作品前驻足仔细观看,来找寻心中的那一个生命体;《生态链》系列组画的灵感来源于密斯·凡·德罗曾提出的将城市看作不断成长变化中的丛林。丛林中有阳光、空气、细菌、人、动物、信息、战争、利益等因素组成相互关联的立体网络,而人类的观看与思考为其不断发展延伸成多维生命体提供了更多可能。在各元素的交叉与碰撞间,生命体经历着一次次的凋零与重新生长,如此循环往复展现了生命不断轮回重生的景象。
张丹曾经说过,“我一如既往地努力建立一个理想的准则,为了实现目标,刻意的遵守, 试图沿着这条直线走下去,在实际操作时却事与愿违。我不再执着,我只能用一个无心的动作掐断念头的发展,因而形成形而上的隐喻。”
此次展览是张丹对世界进行多角度、多层次、交叉性思考的艺术表达,他围绕着生态系统下各个生物之间的关系、其中不断生发的各种场域,以及随之产生的某种生命律动,展开对各个生命体之间的关系及对其所释放的能量的表达。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6月14日。
关于艺术家
张丹,197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199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并留校任教,现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张丹创作的总体思路往往是由瞬时的下意识动作作用于某种物,形成带有暗喻的生命体。生命、物质、世界、存在,这些形而上的关键词贯穿了张丹近年的创作。张丹的作品采用多元的材料和新技术摸索生命体的艺术表征,希求探讨生命与本体的外化,及其可能的过程。
近期个人展览包括:“生态剧场-张丹个展”(艺·凯旋画廊,北京,2020)、“多重宇宙”(崔振宽美术馆,西安,2019)、“鸟鸣涧:张丹纸上作品展”(瀚艺术空间,北京,2019)、“M花园”(宝龙美术馆,上海,2018)、“无所不在”(零艺术中心,北京,2016)等。
近期他参与的群展包括:“库里蒂巴双年展”(库里蒂巴,巴西,2019)、“The Outsider”(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纽约,2018)、“东西同行”(格拉斯哥美院画廊,格拉斯哥,2017)、“不同艺见”(辽宁美术馆,沈阳,2017)、“局外人”(奥斯陆大学艺术学院画廊,奥斯陆,2013)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