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集体照
近期,位于上海M50的赛森艺术空间举办了“赛森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1996-2019”。其中展品包括,曾梵志、周春芽、刘野、刘炜、刘小东、严培明、张恩利、周铁海、丁乙、李青、石至莹、仇晓飞、张云垚、何翔宇、闫冰、杨心广、郑在东、何翔宇、黄渊青、曲丰国、薛松、施勇、张培力、漆澜、薛峰等艺术家创作的三十余件作品,其中不乏多件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重要绘画。
开幕发言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当代艺术便随着社会发展,一同进入了高速时期。一方面,大量涌入的西方艺术给本土艺术家带来了新的刺激。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的变化,也使他们展开了更多关于时代和自我的思考。
进入九十年代后,第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已率先从爆炸的信息中找到了自己的路径,完成了个人独特语言的构建,并逐步走向国际。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体系也开始初见端倪。
到了今天,越来越多年轻的艺术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为市场带来了更多样性的选择。而收藏的意义,就在于从浩瀚的作品中,挑选出不被时代所淘汰的艺术。这也是赛森希望通过本次展览所探讨的内容。
赛森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品鉴与推广,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商业合作模式,长期支持中国一线及新锐艺术家的创作及发展。早在2005年,赛森首先将艺术作品运用到商业空间,为中国当代艺术开拓出更广泛的受众群。也正是这一年,它开始了自己 “艺海”拾珠的收藏之旅。
展厅现场
此次展览中,赛森首次公开了自己十五年收藏所得的精品。其中,可以看到诚如周春芽、刘小东、曾梵志、刘野等,深受二级市场热捧的艺术家名单。但更重要的是,在藏品的选择上,赛森更看重它是否有足够的分量,能代表艺术家的某个创作阶段?当然这一点,还要靠实例来说话。
在本次展览的入口处,陈列着周春芽创作于1997年的作品——《月光下的情人》。这一年,突如其来的灵感,使周春芽尝试将爱犬“黑根”描绘成了鲜艳的绿色。这一色彩上的改变,便成了其后来标志性的“绿狗”系列。同时,这幅画上还首次尝试将人物与绿狗结合,而画中生动的情人元素,也能使人联想到此后“桃花”系列所隐喻的情爱主题。
同样的例子,也体现在两件张恩利的藏品上。2000年一直被视为张恩利创作的重要转折点,《吃》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开始探讨都市题材的视觉呈现。画面运用了开阔的俯览视角描绘出热闹的餐馆,充满动感。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它与另一件展品《两个灯泡》对照观看时,也初见了艺术家早期色彩转变的痕迹。
展厅现场
当代艺术的收藏不仅是对眼力的考验,更考验着耐心,应该说这是一个陪同艺术家一起成长的过程。在赛森的藏品中,不少还是近年来的新作。其中包括,展现了高远逸致的山水以及深具郑在东画风的《雪景山水》,丁乙木刻时期的黑白作品《十示 2019-22》,也有薛松随年龄增长后开始对话传统的《青绿山水》。另外,还有一批青年艺术家的身影。例如,将作品聚焦于探讨自我的石至莹和李青,善于从平凡之物里提取灵感的闫冰、杨心广等等。
十五年可以讲的故事还很多,但更需要大家来慢慢聆听。以“赛森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1996-2019”作为起点,全新的赛森艺术空间将作为一个独特的展示平台,除了继续呈现这样美的盛宴,它也将与艺术家、私人收藏家、公共机构以及商业品牌等密切合作,提供艺术沙龙式的咨询服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