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1-10-17 10:36
2021年10月17日,“艺术家在场:AAC艺术中国十五年回顾展”在深圳市雅昌艺术中心美术馆开幕,由董冰峰担任策展人。展览呈现了历届AAC艺术中国中16位获奖艺术家的作品,参展艺术家:曹雨、陈界仁、耿建翌、阚萱、厉槟源、林科、林天苗、刘韡、刘小东、骆丹、缪晓春、王国锋、汪建伟、徐震、张培力、赵赵(按姓名首字母排序)。展览将展出至11月30日。
AAC艺术中国自2006年至2020年的十五年里,共有68位国内外专业评委参与工作,评选出71位年度艺术家与策展人以及12种重要艺术出版物。历届AAC艺术中国的获奖名单排列起来,清晰呈现出中国艺术快速发展的轨迹及其不断国际化的重要进程。AAC艺术中国走过的十五年,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在思想深化、身份建构与探索实践方面最具创新性、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十五年。
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app 对话董冰峰:
雅昌艺术网:董老师您好,AAC艺术中国十五年回顾展,能否首先谈一下您的思考?
董冰峰:疫情爆发的这两年,我想中国的当代艺术界都在不断思考,在这种大的时代变化中,艺术是否还能够与社会议题进行对话?
我们看到国内外的艺术界都在激烈的讨论这些问题。去年开始我们参与策划的2021广州影像三年展就是以“重思集体”为展览主题,希望可以继续讨论艺术实践和今天社会现实的关系。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也着重在讨论集体行动。刚刚举办的2021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如何共同生活”,今年上海双年展“水体”,都可以看到大家都在思考相似的问题。反过来也对我们的艺术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在筹划“AAC艺术中国十五年”的回顾展的时候,也觉得这不仅是关于过去的十五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更多希望探讨的是当下艺术如何处理现实的方法,所以选择参展作品的时候有意识的侧重在这个角度。展览主题“艺术家在场”也是出于这样的主题考虑。
雅昌艺术网:展览现场和作品是如何呈现的?
董冰峰:根据深圳雅昌艺术中心美术馆的弧形空间,我们大概设置与划分了一个参观线路和四个主要的展区:
参观线路大概的思路是,从艺术作品直接反映的现实开始,由外向内,最后回到艺术家比较强调内心世界和意识的部分。所以四个展区大概也分别对应和发展了这样的思路。
阚萱《倏忽》 影像 10‘18‘‘ 2020(第十四届AAC年度艺术家)
比如,展览的第一个作品是阚萱在疫情期间创作的一件录像作品。用每日可见的快递盒子做的一个很有趣味的录像。
接着是骆丹的《无人区》系列摄影。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西部的荒凉场景,但也很容易联想到疫情期间世界各大城市都因为封锁令而呈现的罕有的无人场景。
然后展览作品就逐渐过渡到和社会与历史命题相关的单元。王国锋的朝鲜摄影、陈界仁和汪建伟讨论权力对个体与集体记忆的规训的作品。这个展区的观展相对会凝重。
骆丹展览现场
骆丹《无人之境NO.1》 摄影 200x108cm 2020年
第三组表面的部分讨论以材料与观念为主导的艺术实验,比如刘韡、张培力、林科、赵赵、徐震等艺术家的作品。最后一个展区侧重私人记忆和个体经验:刘小东的AAC获奖作品《金城小子》的手稿画、耿建翌,尤其是艺术家林天苗在病中创作的一批素描画《一滴一点》,也很打动人。
刘小东展览现场
刘小东《物体的方向决定作品含量 》(《金城小子》电影手稿)铜版画 70x49cm 2010 (第一届AAC年度艺术家 - 油画/第三届AAC年度艺术家)
林天苗《一滴一点》 展览现场
林天苗《一滴一点》 纸本素描 38x26.5cm x 24 2021(第六届AAC年度艺术家 - 装置多媒体)
整个展览,我们希望观众看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AAC艺术中国十五年中获奖艺术家的作品展览,更多的也是跟现实变化中艺术家的思考紧实相关。简单说,我希望观众看到的是十六位艺术家个人的生命故事。
雅昌艺术网:能够看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回顾展,您在前言中也围绕展览主题中的“在场”进行解读?
董冰峰:“在场”指的是“在场性”。简单的说就是“面对事物本身”。好的艺术家是始终能够不断地把握和调整他和社会现场的关系及位置。无论是从外在的创作题材、艺术语言,还是所表现的个人情感和精神层面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艺术实践可能去追求的本质所在。
刘韡《迷局》 玻璃、铝合金 302×565×223 cm 2014(第十届AAC年度艺术家)
张培力《优雅的半圆》 不锈钢,电机,可编程控制器,化纤旗子 2014(第九届AAC年度艺术家)
王国锋作品展出现场(第八届AAC年度艺术家 - 摄影)
雅昌艺术网:刚刚提及国内外艺术界这两年探讨的议题呈现出一些共性,并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呈现出来。AAC艺术中国的十五年,也跟踪和记录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变化。所以这些年来整个当代艺术界所面临的问题也在转变,您如何感受和看待这种变化?
董冰峰:我觉的这十五年非常重要,也很有代表性。可以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稍微谈一下。
2000年初我开始在国内的美术馆工作,那时候对美术馆的制度性发展非常重视,大家都在思考定位的问题。因为当代美术馆在国内基本上是新生事物,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2008北京奥运会前后,国内涌现了大量的民营美术馆,大家一方面开始谈规模化的文化产业的可能性,另外也在认真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发展模式的问题。我在UCCA工作的时期,我们也看到大量的由民营美术馆组织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回顾项目。那么雅昌的AAC艺术中国奖的发起,大约也在这个时段。
接下来AAC艺术中国到现在的十五年,可以说是中国当代艺术表现的最为“全球化”的时期。区域、身份、文化和包括历史这些看起来比较固化的概念,在这个时期的变化和发展都非常的复杂与多样化。尤其是社交网络与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对艺术家和传统的展览模式都有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如何理解和回顾这十五年,可能也是这次项目需要面对的。
从根本上来说整个艺术系统,艺术家、艺术实践、美术馆都必须要变化。艺术在今天面对更大的一种社会议题和公共性的压力,所以我们今天对艺术的讨论,也必须要放在一个变化更快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网络去讨论。AAC艺术中国十五年这样的时间节点,可能也是一个重新反思的机会。
曹雨作品展览现场
厉槟源《诗经》 行为纪录 双频录像 82'31", 82'31" 2018-2021(第十四届AAC年度青年艺术家)
赵赵 《弥留》 4k彩色录像,有声 60 mins 2018(第十三届AAC年度艺术家)
雅昌艺术网:所以这次AAC艺术中国回顾展之际,也设置了深度探讨这些话题的论坛?
董冰峰:对,17号正式开幕当天,我们也特别邀请了曾担任AAC评委会主席的朱青生、郑胜天与侯瀚如三位,来回顾“AAC艺术中国十五年”历程的同时,也尝试对近年急速变化的世界局势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实践展开积极的探讨。
展期中还有两场论坛计划。第二场邀请参展艺术家,来讨论具体的创作与现实的问题等,第三场计划邀请几位国内当代艺术机构负责人,讨论今天美术馆运营以及艺术如何推动更为重要的公共性等议题。
雅昌艺术网:您谈到艺术理论研究的困难之于AAC艺术中国的评选也是有深刻感受的,比如艺术出版物这个奖项的设置和评选其实也是在一直面临这方面的问题。
董冰峰:的确。我也参加过几届评选,每年艺术出版物的评奖非常难,最后获奖的,几乎无例外大都是一些扎实做基础文献研究的著作。比如第十四届AAC艺术出版物获奖者是《从展览的历史到展览制作的未来:中国和东南亚》,第十三届是黄专主编的《世界3:作为观念的艺术史》,第十二届是朱青生主编《当代艺术年鉴》等。当然这些对整体艺术生态与艺术史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关于AAC艺术中国:
“AAC 艺术中国(Award of Art China)”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年度评选,创立于2006 年。AAC 艺术中国旨在借由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年度梳理和评选,呈现地区性文化语境 下的中国当代艺术进程,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整体影响力。本着聚焦当代的艺术理念和宗旨,AAC艺术中国设立“年度艺术家奖”、“年度青年艺术家奖”、“年度策展人奖”和“年度艺术出版物奖”四项大奖,提名奖各五名,最终获奖各一名。
关于策展人:
董冰峰
现为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2005至今曾先后担任广东美术馆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北京OCAT研究中心学术总监。同时他也担任多个艺术机构、艺术理论丛书和影展的学术委员、主编与国际评委。董冰峰曾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3)、"《YISHU》典藏国际版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2015)和亚洲艺术文献库"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驻留奖"(2017)。董冰峰的研究领域包括影像艺术、独立电影、中国当代艺术史、展览史与当代批评理论。
董冰峰近年的研究及策展项目包括:“西湖国际动画双年展”(2021,中国美院)、“艺术家在场:AAC艺术中国十五年回顾展”(2021,深圳雅昌艺术中心美术馆)、 “观看之道:今日摄影中的历史映像”(2021,谢子龙影像艺术馆)、“重思集体: 广州影像三年展 2021”(2021,广东美术馆)、“冯梦波:大收藏家”(2020,北京民生美术馆)、“绵延: 变动中的中国艺术”系列展(2020至今,北京民生美术馆)、 “世界图像: 徐冰《蜻蜓之眼》”(2019,今日美术馆)、“小世界主义”(2018,柏林世界文化宫)、“集美阿尔勒摄影节发现奖”(2018,厦门)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