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对于收藏而言,经过帝王收藏再现于市,必然成为市场追捧之热点。7月2日晚,中贸圣佳2023春拍“琳琅——重要中国书画及古籍夜场”中,清宫天禄琳琅旧藏,《宋名臣言行录》以1587万元成交。
此《宋名臣言行录》书分《前集》十卷,《后集》十四卷,《续集》八卷,《别集》十三卷,《外集》十七卷,计六十二卷。内容为汇编散见于文集、碑传、行状中之宋代重要人物事迹,收入两宋人物二百余人。《前集》为南宋朱熹所撰,自赵普至苏洵五十五人;《后集》亦朱熹撰,自韩琦至陈师道四十一人。《续集》,李幼武撰,自黄庭坚至吕祉二十九人;《别集》,亦李幼武撰,自李邴至胡铨六十五人;《外集》,亦李幼武撰,自周敦颐至蔡沈四十四人。幼武字士英,号朋溪,庐陵人。前、后集谓之《八朝名臣》,续、别集谓之《中兴四朝名臣》,其《外集》则道学诸人也。此书可为后世君臣镜鉴,故颇受重视,南宋以后,多有踵其例者,如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明徐咸《近代名臣言行录》、清沈佳《明儒言行录》、清朱桓《历代名臣言行录》等,成为史部传记类下的一类传统题材。
是书匡高19.6厘米,广13.3厘米。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版心上刊“名臣言行录”,中刊“宋前集”或“宋后集”等,下刊叶次。眉栏镌评,正文中刻又标抹、句读、圈点。卷前有周镳序及崇祯戊寅张采《题辞》,又《刻宋名臣言行录序 扬州版旧序》,署“万历丁未夏日后学焦竑书”,又《重修宋名臣言行录序 应天府学版旧序》,署“崇祯六年三月虔州杨以任谨序”,后有张采按语;又张采《纪事》,署“戊寅夏五月张采受先识”。首卷卷端题“宋朱晦庵先生名臣言行录前集卷一”,隔行题“明后学张采受先评阅 宋学显令申 马嘉植培元参正”。竹纸。书根处题写书名及类目。素色缠枝菊花纹锦四合函套,洒金白纸书签,题“明版宋名臣言行录”及册数。
此本着录于《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十五之明版史部,为“系一版摹印”两部之第一部。明崇祯十一年(1638)张采刻本。书凡二函十四册,《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十五着为二函十三册,实为十四册。
《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提要云:“此本乃崇祯戊寅张采重刻,有序并《纪事》,又录焦、杨两序。采,字受先,太仓人。崇祯戊辰进士,官临川知县,行取礼部主事。”据杨序及张采按语、张采序,应天府学旧藏此书雕版,日久漫漶,几不成册,明崇祯六年(1633),应天府教授杨以任“访一二旧本,属贾君柱明授梓成书”。杨以任(1600-1634),字维节,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例授知县,改应天府教授,崇祯七年(1634)升南京国子监博士,同年病逝。崇祯癸酉(六年,1633)春,杨以任访张采于虎丘僧舍,以一部相赠,相期评定属梓,并以《国朝名臣录》分任。转年甲戌(七年,1634)杨以任去世,此《宋录》之刻,乃张采与宋令申、马培元成之,工竣,为理旧序,故有山阳闻笛之慨。
《宋名臣言行录》有宋淳熙江西刻本和元刻本,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扬州有重刻本,崇祯六年(1633)应天府学刊有小字本,均已佚。张采称“应天府学小版,既日久漫灭,扬州版差明了然,皆讹乱倒错,令人读不能句”,张采为之一一较正,间即考补,又加丹黄且致评骘,重刊梓行。《前集》卷前有张采《读前集》一篇及朱熹原叙;《后集》卷前有张采《读后集》一篇及宝佑戊午李居安原序;《续集》卷前有张采《读续集》一篇;《别集》卷有张采《读别集》一篇;《外集》卷前有张采《读外集》一篇、《道统传授图说》。
此本墨色如漆,摹印如新,洵为明末精刻本,书页中偶见蓝色纸铺印记,应是清康熙以后刷印。每册前后副叶俱钤“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三枚朱文大印,首末叶钤“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鉴”、“天禄琳琅”三玺。首一册不仅首叶,《题辞》页一亦钤盖“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及“天禄继鉴”白文方印,而此书尚存清宫原装,不曾改装,此为存世天禄书之仅见。又钤有“王康侯图书记”、“筹隐堂”、“筹隐草堂”等印,与《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所记俱同。入清宫前,曾为私人所藏。尚存清宫旧装,只函套以纸本包素色缠枝菊花图案锦,不似其它以木板包锦,似同、光以后所装。
检《赏溥杰书画目》,宣统十四年(1922)七月二十日曾赏赐一部宋板《名臣言行录》,不详是《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十五所著录的“系一版摹印”两部中的哪一部。另外一部相同版本的天禄旧藏《宋名臣言行录》 至今仍未访得,不知是否尚存世间。
函套上有“天津古籍书店”木戳一枚,标号01099。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