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3-12-27 23:28
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
IWV2023:Mutual Learning of Civilizations
“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承继了“天问2020:世界观的对话”对学问统一体的架构和对普遍性问题的关注。相对于“天问2020”的自然科学与哲学面向,“天问2023”更侧重社科与人文问题,尤其是针对在近代学问在分门别类的趋势中、受限于分支本身而难以回到本体的“道术将为天下裂”的现状。中国美术学院作为人文艺术的核心生产现场,所提出的“天问”之一,正是“什么是分科之学的统一之道”,以及将“文明”自身作为方法,在“文明互鉴”中的策划架构。“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明互鉴,即以人文思想为“天”,以社会行动为“地”,在遍布四方的现场建立思想与行动间的“互鉴”。进一步,在这部跨学科乃至跨时空的“隔空互鉴”中,探讨“什么是人机共生文明中的艺术"、以及“如何在一个艺术院校中建构有为之学”等核心问题。
基于这一理念,“文明的互鉴”视人类文明为超越时空局限的整体,以中国美术学院学科体系为平台,将“时间-山水-设计-媒介-器道-文字-影像-文艺-科幻-园林-艺术-学问”等美院内的“小人文”,对应“生命-流域-社会-技术-信俗-文化-历史-国家-遗迹-时间-教育-天下”等美院外的“大人文”,从而在两组主题闭环而成的整全周天之间,形成十二组大小对应的主题。“文明”在此体现为大小人文之间的“内容经纬”和“叙事照临”,“互鉴”则体现为交叉学科和行动团队之间的“跨域互文”和“多边互动”;“小人文”作为“大人文”“多元叙事”的“大政之余”,成为推动大人文“交叉学科内容生产”的“大政之始”。11月10日至13日,12支奔赴世界的寻访团队重新集结良渚,在最新启用的良渚校区,通过举办《来自世界的报道》“影像行动”发布会暨《星丛》大展,分享和互鉴各团队在世界各地的所问所思所得,这一系列活动将把良渚校区变为一个文明互鉴的艺术反应堆。
“文明的互鉴”既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也是一次奔赴现场的行动,希望在世界文明互鉴的大视野中思考艺术教育大本大源的问题,不仅是追本溯源,更要关注当下,感知21世纪人类文明尤其是科技文明发展的脉搏和潜在趋势。Inter-World-View(IWV)是国美的一个长期行动项目,对内联通多学科,拓展我们的艺术概念和实践场域,对外是建立新链接,建立起一个高能级的国际学术伙伴圈,让“未来的同志”加入中国美院的共同愿景之中。
时间|2023年11月9日 - 11月13日
Date|9th - 13th November 2023
到源头饮水, 与伟大同行
Draw from the Sources,
Venture with the Greats
中国美术学院95周年校庆特别项目
Special Project of the
95th Anniversary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电影行动:来自世界的报道
Film Action: Reports from the World
总叙事:姜珺
深时的巨石
Megalith in the Deep Time
时间 · 生命
深时的巨石 — 寻访星宿龙
Time · Life
Megalith in the Deep Time - Seeking Xingxiulong Chengi
● 寻访现场 / Sites
禄丰Lufeng - 澄江Chengjiang - 自贡Zigong - 云阳Yunyang - 北碚Beibei - 武隆Wulong - 北京Beijing
◎ 导演 / Moderators
刘益红 张寓深
如果说“深空”中的人类文明犹如宇宙洪荒中的沧海一粟、“深时”中的人类文明则如“万劫太极长”中的白驹过隙,却要在其近乎稍纵即逝的适应性进化中、以不断迭代的意义建构为“不仁”乃至残酷的天地“立心”。生命是一场在时间的熵増河流中逆流前行的负熵运动,在向死而生中的意义建构与意志遗传。时间则是生命用于组织其意义建构的技术。所谓文明,则是这种有机体在其适应性的繁衍进化中迭代建构的意义总和,是在技术、组织、观念的演化中表达出的整体自由意志,以及劫毁与复兴中的“面向负熵”和“止于至善”。
生命是一种太阳现象,天文式地将地日间的阳光、空气和水转化为一个面向自身扩张的活体细胞。从热力学和自我再生等理论角度看,生命在今天具有与其30亿年前一样的化学结构,而文明则是生命对生和死、打发和复魅、转变和衰朽的错综编织,共享着同一个递归与偶然的过去。“深时”(Deep Time)带我们走出文明在地理学和地图学中的“平面视野”,提示我们生命埋藏的意义及其垂直的想象。
并非冷漠的大自然
The Nonindifferent Nature
山水 · 流域
并非冷漠的大自然 — 寻访马孔多
Shanshui · Basin
The Nonindifferent Nature - Seeking Macondo
● 寻访现场 / Sites
亚马逊Amazonas - 圣何塞San José del Guaviare - 波哥大Bogotá - 塞维利亚Sevilla - 阿拉卡塔卡Aracataca - 谢纳加Ciénaga - 卡利Cali
◎ 导演 / Moderator
谭彬
水是生命之源,流域则是文明之源,在“以山定水、以水定路、以路定城”的条理中成为先民聚族而居的地理单元,作为核心公共资源“利万物而不争”,并在“山水”的环境变迁中不断重构着“河山”、“江湖”、“四海”的人地关系,进而在“治”与“济”的周期浮沉中沉淀为流域文明的源远流长。
亚马逊河是地球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模型,同时也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原始文化的模型出现于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的叙述中。正如拉图尔所说,自然与文化(技术)的截然分割正是一种现代性的表征,但“自然与文化是一同诞生的,就像连体婴一样无法分开;它们或者相亲相爱,或者拳脚相向,却一直分享同一个躯体”。无论人类还是非人类行动,都参与了对于整个世界的形塑,从而形成了各种“混合物”,同时包含了主观与物质、人造与自然。“森林之上的森林”隐喻着“马孔多”的复杂与暧昧,使其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精神状态,它矛盾统一地将地方知识与科学知识、原始景观与殖民景观、神话与现实、虚构与事实内化其中。
社会方案与宇宙映射
Social Proposal & Cosmic Mapping
设计 · 社会
社会方案与宇宙映射 — 寻访呼捷玛斯
Design · Society
Social Proposal & Cosmic Mapping - Seeking VKhUTEMAS
● 寻访现场 / Sites
莫斯科Moscow - 圣彼得堡St.Petersburg
◎ 导演 / Moderator
张春艳
设计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计划及其相关叙事,因其有形的物质和空间改造通常伴随着无形的社会关系改造,设计主体的社会化程度也通常转化为其意义构建的深度。人类文明史即一部与技术演进相平行的设计史,“文明以止”需藉由“设计向善”,而设计主体的社会化则指向“天下文明”。
作为动词,广义的设计是文明的标志和产物。人类的设计行为构成了文明的血液,也是各个文明无声的语言。然而现代设计的概念从西方出现之后,日益成为全球的 “世界语”,而设计的范畴也被工业社会所框定。那么在工业后起国家是否依然有先进设计?构造社会方案的设计如何能被客观评价?反消费主义的环境是否也能促进设计的发展?如何超越现代主义来理解现代设计?
个人计算机与反文化
Personal Computers & Counterculture
媒介 · 技术
个人计算机与反文化 — 寻访1960年代
Media · Technology
Personal Computers & Counterculture - Seeking the 1960s
● 寻访现场 / Sites
帕罗奥托Palo Alto - 旧金山San Francisco - 博尔德Boulder - 加德纳Gardner
◎ 导演 / Moderator
黄孙权
技术是身体的外延,以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方式表达为利用自然、组织社会、认识物我的“总体技术”,从而可以以一己之“微力”撬动自然与人类之“伟力”。技术对于文明的“双刃剑”作用体现为和“身心一体/身心二元”一致的“道术一体/道术分裂”,“人机之际”即“天人之际”的低维投射,人工技术“巧夺天工”之时,也可能是“巧夺天真”之际,即因身体或社会主体异化于其造物而丧失对世界的整体把握,技术文明则是人类不断借技术破技术障的协同进化和主体递归。
文明围绕着技术体系的演进逐渐确定下来,该体系由既有知识和维持该体系的主导技术构成。技术生成从结构上领先于社会生成,“技术体系”带着对“其他体系”的巨大权威总会或多或少地动摇文明的基准。其最深处的本质就是对现象有目的编程,无论从情感技术亦或造物技术,技术与文明之间的张力就是对时间搅乱与重构。
个人计算机是在反主流文化中诞生的。美国国防先进研究署资助了史丹佛国际研究中心两个派别:增进人类思维与加强人工智能,彼此形成竞争性化政治;伴随着常青藤精英、LSD倡导者、摇滚乐手、科技乌托邦主义者、新公社派形成的技术─意识形态社群而推广传播开来。他们与美国的军工共同体共享同样的意识形态,却自以为能挣脱其限制。技术物是文化政治的产物,由此,技术并非自己发展的,总是与个人与集体政治相互校准的斗争中而出现。
物我超迈与扬弃
Transcendence & Abandonment of Object-Self
器道 · 信俗
物我超迈与扬弃 — 寻访女修院瓷
Object · Belief
Transcendence & Abandonment of Object-Self - Seeking the Convent Porcelain
● 寻访现场 / Sites
周原Zhouyuan - 泉州Quanzhou - 澳门Macau - 里斯本Lisboa - 兰州Lanzhou - 大同Datong - 太原Taiyuan - 洛阳Luoyang - 武汉Wuhan - 天门Tianmen
◎ 导演 / Moderators
连冕 王志磊
信俗,即在“眼见为虚”和“信以为真”基础上架构起的观念叙事,以及在“潜移默化”和“化民为俗”基础上形成的交流与传承。信俗是文化交融和文明互鉴在民间的非正式结果,相对于大部分宗教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因而也更能成为“见龙在田”的文明载体。
民间信仰往往折射出宽阔的知识论和世界观背景,有些甚至是先人非常紧要的,对于天地和宇宙的理性体悟与经验化梳理,以致在操持间,往往还寄托了对整个族群的祈福与求愿。面对变动着的宇宙自然和人生际遇,从“原始”开始,先民们想必已着手积极寻找“稳定”的答案。在那样错综复杂的进程中,一套套可能的理论模型和实践形态都曾被提炼出来。人不仅被“自然”借着“物”而设计、组织,还能够反向通过“礼”之“物”,而主动设计并组织出新的,既“仁”而“德”,既“德”且“善”的“宇宙”。
大地书写与时间持存
Earthly Writing & the Containment of Time
文字 · 文化
大地书写与时间持存 — 寻访无字天书
Writing · Culture
Earthly Writing & the Containment of Time - Seeking the Wordless Book
● 寻访现场 / Sites
周原Zhouyuan - 殷墟Yinxu - 二里岗Erligang - 二里头Erlitou - 新砦Xinzhai - 陶寺Taosi - 渑池Mianchi - 庙底沟Miaodigou - 大河村Dahe Village - 仰韶村Yangshao Village - 西水坡Xishuipo - 贾湖Jiahu - 中卫Zhongwei
◎ 导演 / Moderators
高世强 姜珺
文字是人类的外化记忆,用以抵御时间“逝者如斯”的负熵技术,也是承载义理的授时工具,是人类在文明时空中实现“如约往来”的信用凭证。但“遂古之初”的文字起源“何由考之”?在文字被系统性发明出来之前的信息载体和传承工具又是什么?今天的文字是否持有前信史时期之“万古长夜”的信息?如果说“文明”来自于“天文-人文”之间的“经天纬地”和“照临四方”,是否可能通过对这一时期文字起源的“原始”实现对文明本体的“返终”?
文字记录文明,也被文明记录,所有理念之条件都能在文字之内发生。文字是过来人留给未来的信息,也是未来人凝视当下的眼睛。
蒙太奇与潜隐的情念
Montage & Hidden Pathos
影像 · 历史
蒙太奇与潜隐的情念 — 寻访爱森斯坦
Image · History
Montage & Hidden Pathos - Seeking Eisenstein
● 寻访现场 / Site
莫斯科Moscow
◎ 导演 / Moderator
付帆
影像是经观念过滤的时空投影,是“眼见为实”的客观内容与“眼见为虚”的主观叙事的混合,同一内容呈现的差异化影像,乃至同一影像的差异化剪辑与解读,既反映了文化在不同主体观念过滤下所必然呈现的多样性,也暗示了文明作为总体内容的蒙太奇特征,影像因此成为在“五色令人目盲”中对时空与文明的“盲人摸象”。
我们试图以“苏联蒙太奇学派”为线索,追溯电影艺术早期在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美学中的理论思辨与方法实践,探寻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美学、一种独特的时空艺术形式对人类现代性经验的贡献,重温电影对于人类时空观念和感官知觉的革命性力量,重新发现影像与世界之间的辩证力量。我们寄希望于此洞悉电影的观念、技术和手法是如何影响20世纪的文学、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电影作为一种叙事媒介或方法所带来的世界观意义。
历史的动能与潜能
Momentum & Potential of History
文艺 · 国家
历史的动能与潜能 — 寻访1938
Literature Art · Nation
Momentum & Potential of History - Seeking 1938
● 案头现场 / Sites
马德里Madrid - 武汉Wuhan - 延安Yan'an - 墨西哥城Ciudad de México
◎ 导演 / Moderator
高初
文艺是文明的创造性表达,因为这种创造性中内涵的主体性和自反性,文艺史往往成为文明史的代表。但这不意味着文艺和文明在创造主体上的一致性,二者的契合度自身就是文明的体现,即文艺并非文明创造的“大政之余”,而是参与文明创造的“大政之始”。
在欧洲,政治与艺术、战争与伤痛、激荡的争论与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而在亚洲,苦难也早已成为艺术家最本能的经验。1938年,作为交通中转站的武汉,无论搭乘火车、轮船还是步行,数以千万的难民从这里经过。青年学生和艺术家们在这一次大迁徙中,通过歌声和一个城市的展览场化解着绝望。时代的声音和无名者的私语交织在一起。
世界尽头的中心
Center of the World's End
科幻 · 遗迹
世界尽头的中心 — 寻访失落大陆
Sci-Fi · Relic
Center of the World's End - Seeking the Lost Continent
● 寻访现场 / Sites
雷克雅未克Reykjavik - 布劳施古阿必Bláskógabyggð - 斯科加Skógá - 德朗什利达尔Drangshlíðarfjall - 维克Vik - 瓦特纳冰原Vatnajokull - 布劳菲尔池Bláfjöll - 都皮沃古尔Djúpivogur - 雷恰利兹Reykjahlid - 胡萨维克Húsavík - 斯奈山半岛Snæfellsnes
◎ 导演 / Moderators
刘畑 于朕 朱昶全
工业革命开启了一系列持续至今的技术爆炸,进而引发了一系列跨国界、跨领域的“链式反应”,以启示录的方式,激发出横扫东西方诸学科领域的“启蒙运动”。而根植于启蒙运动乌托邦思想(作为科幻文学的核心主题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未来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预测,早已超出所谓“硬科幻”和“软科幻”的狭义分歧,而成为“自然科学加持下的社会科学幻想”,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将“硬科幻”推向一种覆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空间等领域的多重推理。文明的世界观建构于其基础理论和底层技术之上,科幻是藉由对后者的假设性重构来推演一个有别于常、乃至颠覆认知的世界及其世界观,是“借假”于变化的科技,“修真”于不变的人心。
在仿佛“世界尽头”之处,人迹罕至,地质活跃,天气瞬息万变——一种古老的,但对文明人而言已经失落、陌生的“天-地-人”三才关系,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光、水、汽、云、风、土、石、沙、草,世界仿佛以若干“基本元素”的方式,环布在人类周遭。这里是冰岛 (Iceland) 。此处,同时是今日最广大的科幻片的“片场”:冰川、火山、苔原、瀑布、间歇泉、冰河湖、黑沙滩……镜头只需轻松调转,场景“自然”切换调度。随着影像的生产和播放:实地拍摄(高额返税)-后期制作-全球上映-想象投射/欲望流转-肉身旅行-在地消费-打卡传播……巨大的幻觉工业和媒介循环链条,被接通运转。然而,曾经最具开启性质的“科幻”,是否随着日益成熟的工业化生产,已经进入了若干固化的格式?如果,想象正在僵化,那么在烂熟套路再次发生前,那些无人的、空白画布式的洪荒场景,还在期待着什么样的剧情?
时间的承载与形状
Carriage & Shape of Time
园林 · 时间
时间的承载与形状 — 寻访千利休
Garden · Time
Carriage & Shape of Time - Seeking Senrikyu
● 寻访现场 / Sites
镰仓Kamakura - 东京Tokyo - 神户Kobe - 京都Kyoto - 滋贺Shiga - 奈良Nara
◎ 导演 / Moderators
王欣 李辉
园林的本质是以小见大、以少总多,是借助“以地法天、以方求圆”的“观念割圆术”, 在“藏、显、通、变”(藏龙卧虎、步移景换、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之中,将空间折叠为博尔赫斯式的时间复廊,将四维时空折叠为高维时空的连环画,从而进入隐藏在无理数中那个不可测的秘境,“不假外求”而又“感通万物”。空间因此有了心性,游园即为心路历程,园林成为游人心中的世界投影。
园林是一个地域文化的关于世界思考的浓缩再现,它是一本厚厚的历史图像的堆栈与沉积。从农桑到宴游,从祭祀到景观,从神灵到日常,他是一个文明记忆与象征的无穷叠像,是增强现实的历史演进图景,是景观化的远古密码,但它居然是可居可游的。园林是文明的诗画化的图绘印记,它继续记录溶解着历史记忆与叙事,并不断的探寻着新的载体形状。
理念的更新与迁移
Renewal & Migration of Perceptions
艺术 · 教育
理念的更新与迁移 — 寻访同道者
Art · Education
Renewal & Migration of Perceptions - Seeking the Like-minded Fellows
● 寻访现场 / Sites
杭州Hangzhou - 温州Wenzhou - 西安Xi'an - 北京Beijing - 重庆Chongqing -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 - 萨瓦尔辛Săvârșin
◎ 导演 / Moderator
马楠
生命的传承通过基因的繁衍,文明的传承则通过情理的教育。教育是对生命面向自主与整全的不断启蒙,是文明的“照临四方”,文明也在教育中不断被发明,并成为教育的“不言之教”。
教育通过代际张力不断形成,知识与经验的体验、收敛、过滤与交递,构成文明的流淌。教育作为文明传递过程的一种行为载体,其内容物则是文明内部的知识和经验总体。个体片段的单一特征在种种交递中向边缘逸散,留存交织的内核则无限趋归于“立心”“立道”“立人”的方法。
从教化到启迪,历史意识与文明延续通过教育觉悟于个体。世界文明在交往中互为体察,完成精神力的传递。在美院历史上,艺术教育始终是古今中外的融会贯通,而于其间突围,创造时代的艺术。知识与智识,数据与理断力,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似乎在成为智识人(Renaissance Man)的路上,为育人提出新的挑战。教育是为授之以渔,在个体—集体,先验—经验的河流中形成主体间的世界观,并在“关切自身”的自我技术中抵达艺术的生命。情感,知觉,传统与个人才华在教育和不断自我教育中曲折地趋向于志业。如何通过观察洞悉本质,如何借由别人的眼睛看见世界,又如何打开全感知,通过自己成为自己?
分科之学的统一之道
Unity of the Specialized Knowledge
学问 · 天下
分科之学的统一之道 — 寻访轴心时代
Knowledge · World
Unity of the Specialized Knowledge - Seeking the Axial Age
● 寻访现场 / Sites
雅典Athens - 德尔斐Delphi - 科罗尼Koroni - 忒拜Thebes - 维也纳Vienna - 汉堡Hamburg - 佛罗伦萨Florence - 罗马Rome
◎ 导演 / Moderators
刘畑 陈亮 马海蛟
科学 (Science) 拉丁文本义为“学问”,而在中国的文明脉络中,“学问”即对“天人之际”的终极探索与发问,天地与人事的相关性内在于一切学问之中,而学问也因“天地人”而“止于一”。近代由日本转译而来的“科学”更多指向分门别类的“分科之学”,天人关系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乃至“人文文化” 的分科中被淡化,知识在分类中得以细化,同时也受限于分支本身而难以回到知识整体。在物理学追求基本理论统一的同时,一切知识是否具有统一的价值?什么是知识的统一之道?
成书于公元前22年前后的《建筑十书》是西方最早专论艺术教育的著作,维特鲁威强调以培养建筑师为代表的艺术教育应当理论和实践并重,而其基础在于自由艺术(artes liberales),因其对比例或者说作品的部分与整体的数的关系的关注,达芬奇在其著作基础上绘制的《维特鲁威人》遂成为文艺复兴艺术中数的和谐和整全的人的象征。充分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将其系统地编织起来,并以几根主线贯穿之,令人能够获得透彻的理解,这一直是博雅教育的理想。波埃修 (boethius) 创造“四艺” (*quadrivium*) 一词之后指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四个以“数”为基础的学科,约三个世纪后“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才在卡洛琳文艺复兴中被创造出来。以博洛尼亚大学 (1088年) 为代表的最早创立的中世纪大学中,“艺学院”讲授科学、自然哲学和逻辑,首次以科学课程作为四至六年高等教育学习的基础。洪堡于1810年创建第一所现代大学时,他秉承的大学理念是“知识的总和” (universitas litterarum) ,大学当以知识及学术为最终目的,而非实务人才的培养。同沐于此理想精神中的银行家之子阿比·瓦尔堡舍弃其长子权以换取一座个人图书馆的建立,然而与笃信理性的洪堡不同的是,他在对文艺复兴艺术和古希腊艺术中的追索中同时还看到了非理性在文明中的力量和对历史的作用。激情和理性构成文明来回摆荡的两极,也内化为瓦尔堡之家中心阅览室天顶的形状。知识的核心载体自古便不止文字,图像具有文字不可替代的知识承载作用,在现代机械复制技术诞生以后,尤其是数码时代以来,其功能更加突出。艺术知识的传承经常有赖于各种手册,还有形形色色的图谱,在对它们的描摹、改写与误解中,知识也在发生着迁移和变形。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