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日韩新世纪现代陶艺交流展缘于笔者与韩国弘益大学禹宽豪教授谈及之前日韩的交流展,谈及教育与产业的话题,动议举办一个中日韩三国的交流展,其动机就在于大规模的呈现有着相似文化背景和传统文脉的三国陶艺院校师生的创作现状,搭建陶艺教育与陶瓷产业之间的关联,寻求三国陶艺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由石湾镇街道和南风古灶国际创意产业园联手推动此次交流展的本意在于以一种国际的视野、产业的角度、教育的系统,有效地整合创意资源,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极大地激发陶艺创意的活力和创造力,将石湾的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并以产业的优势带动教育和文化的提升。当然,此次交流展最直接的意义还在于创造一个平台,给三国的教授和研究生提供一个共同探讨、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是师生们展示他们的智慧的绝好机会,进而演示各国文化差异,呈现各国陶瓷教育的现状,探讨我们教育与产业的关系。
事实上,中日韩三国的陶文化脉络与整个人类陶文化脉络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异。而三国之间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与文化脉络无疑是三国文化发展演变的缘起,制陶的历史更是早已成为三国国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予以保留并成为共同的文明记忆。陶是融合中国文化中金木水火土五大原素,最具综合材料性质的艺术形式,也是人类文明最初的创造,在今日也是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最紧密的媒材。土与水的结合而塑形成器,土通过窑火,给心灵和手,给表现空间的形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陶艺家身在其中,又游离于外,在金木水火土的演变中获得平衡和超越。而在这个过程中,三国地域以及自然原素的差异、人文特质的特性也导致了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的局面,创作了各自丰富的陶文化内容。现代陶艺的发展,对个性差异的强化,更丰富了我们人类的陶文化内涵。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与另一文化背景、另一个体形成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形式。
有着同一文脉的中日韩三国的交流有着特别的意义,特别是在今天,佛山面临产业的重构,我们从日韩可以获得更多现代化的经验,也从我们的教育中寻求到我们产业由制造到创造的密码。现代文明的演变、教育的体制以及意识形态的异化,使三国的差异成为必然,然而从这种必然中又不难发现许多共同的问题。在中国,几乎所有重要的艺术院校都已设置了陶艺专业,不难看出我们都感觉这一专业的价值,然而存在的问题更让人震撼,一方面,我们陶艺教育普遍存在为教育而教育的局面,学生在校学到的造型原理和审美观并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他们并不能体味人的心智和精神的力度。另一方面,我们的产业缘于市场的推进却有着很强的活力,特别是近年来,佛山的陶瓷产业得到了充分发展,年陶瓷生产总值600多亿元,约占全世界年产总量的25%,全国的60%以上,新型文化形态的构建,以及巨大的市场需要大量原创性、思想性、体现时代精神的艺术创造,而从产业的制造到具有原创意义的艺术创造之间出现的瓶颈是我们需要正视的关键问题,也为我们的陶瓷教育提新的课题。事实上,以文化作为内核,以几千年的陶瓷文化为灵魂,以产业为契机,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与产业贯通无疑是理想之道。
此次展览的本意不仅仅让大家享受一道道陶文化大餐,更重要的是让三国的陶艺教育工作者直面产区的现实背景,感受产业活力,给我们陶艺教育提供更多介入产业的可能性,尽情的演义三国的无限创意,以文化提升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进而为我们的教育深入而有效的推动产业提供契机。
石湾•中国当代陶瓷美术馆馆长
2008.7
作者:魏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