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中国,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门类只是近二十年的事。然而,陶瓷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材质已经存在了好几千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中国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这两种概念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值得我们质疑的是,为何我们的文化价值判断与所谓的精神价值追求,其立场是建立在西方美术史学上,而在西方美术史中,中国的艺术只能作为他们史料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在建构自己的艺术史学时好像从未有把中国自己的艺术史作为一个主导体呢?现、当代的西方科技文明,西方的文化精神已经严重摧毁了国人的自尊和自信。
中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了半殖民地,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我们的文化脉络以及固有价值的断裂,我们的政体、文化价值的出处也源自西方,时至今日,依然存在后殖民主义,所以在西方价值系统下的中国艺术,譬如油画、雕塑等艺术门类就很容易从西方的艺术中挪用移植,并很快寻找到合乎当代人生存状态的精神价值,而中国陶瓷艺术的处境却十分尴尬,中国陶瓷艺术与中国画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无法像中国画一样站在国人的精神价值的高端,也无法触及中国文人画的那种精神高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许中国陶瓷艺术所包含的可能更多的是考古或者工艺的价值。中国现代陶艺与国人的当代精神价值并没有建立起连接,幸好我们也有一部分有识之士正在实践新型价值观的陶艺,即把陶艺作为一种实现自我生存精神价值的创作手段。当然,困惑在于,面对中国陶瓷的悠久历史传统,我们怎么去实现这种连接?无论是作为从民间成长起来的陶艺家或者是在学院教育中出来的新一代陶艺家,都无法回避我们时代的“乱局”,更也无法回避这些价值系统的紊乱,这种紊乱也许不是我们这代人能过理出头绪的,所以我们这一代更不可能实现所谓的陶艺共同的公共价值,更无法期望建构起完整统一的陶艺价值体系。
广东是一处“敢为天下先”的先锋之地,又有着中国最为传统和保守的因子。广东的文化艺术正是成长于这样的载体之上,矛盾且和谐,它不仅是一种政治生态,也是一种固有的人文生态,所以展览选择了产区瓷都(潮州)、陶都(石湾)和学院(广州)三方的年轻一代陶瓷艺术家,我们一定能够从他们的作品当中找到属于我们时代的某些共通的审美趣味以及精神价值,这个展览也正是当下广东青年陶艺家最基本的艺术生态的呈现。
魏华 南风古灶 2009年
作者:魏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