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引言:雅昌福建站“为福建人民艺术服务”专栏,今天推出二十五期,请来的是福建著名艺术评论家何光锐先生。他长期致力于古代书画研究与艺术评论, 2013年起在雅昌艺术网开设评论专栏,是闽籍艺评家中的典型代表。今天他将从闽籍艺术市场繁荣要纠“两大偏”的角度,为闽籍艺术生态建言献策。
何光锐
何光锐:北宋时期,福建就出过一个叫惠崇的名僧,诗画俱佳,他的《春江晚景》可能是能查到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闽籍画家作品之一,苏东坡还为其作了一首《惠崇<春江晚景>》题画诗,其中有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南宋之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福建在文化上的发展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缘,尤其在明清时期,福建的书画艺术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家,繁盛景象直至近现代。
概括闽籍艺术家的特点:基本功扎实,同时又面貌独特,不失独创性。他们大多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领悟力,并具有极强的转化能力,能够在技法、风格、理念等方面开宗立派。比如,惠崇和尚突破北宋大山大水全景式构图方式,独创清新自然的乡村小景画法,人称“惠崇小景”;明代福建莆田的曾鲸,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结合西洋人物肖像画法,创立影响深远的波臣派,使人物的脸更有立体感,生动逼真;晚明草书四大家中的张瑞图、黄道周,清代隶书大家伊秉绶等,注重书法作品的空间视觉效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今天,当代的许多书家仍然在创作过程对他们有所借鉴。
张瑞图《古诗十九首》书法手卷(局部)
福建有如此深厚的艺术文化资源,当前市场却处于相对比较低靡的状态,原因有三:一是福建没有处在当代文化艺术潮流的前沿地带,而是处于相对外围、边缘的地带。举例来说,2009年秋,北京作为艺术品拍卖中心,市场行情一度出现井喷状态,古代书画开始带动其他各个板块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大发展,然而,当时福建的市场却“不为所动”。2011年后,整个艺术品市场掉头向下,进入调整行情,福建这边反而开始慢慢热起来。这个现象其实只是核心区域艺术热、收藏热余波所及的的“补涨”。由此可见,福建在当代的文化格局中,不是重大文化事件的发生地,不是文化潮流的策源地,在许多文化现象上呈现滞后的状态。闽籍艺术与外界的思想交流、理念碰撞不足,影响力受限。二是中国此前艺术品市场的主要驱动力是礼品需求,而福建艺术品市场的资金量主要集中在全国知名的福建“特产”寿山石上,艺术收藏的土壤贫瘠;三是福建艺术机构的市场运营模式,未与本土创作及收藏形成良性互动。
我经常将今天的福建比作艺术上的“秧苗地”:由于地处一偏,没有太多的炒作与干扰,艺术家在这块“秧苗地”上能够静下心来,吸取养分,打下扎实的传统功底,但进一步成长的空间有限。而一旦移栽到外面广阔的稻田,就能获得长足的发展。众多走出福建的闽籍艺术家取得不俗成就,就是有力的证明。那么,要把福建这块“秧苗地”培育改造成稻田,要改变两个“偏”—文化思想、创作理念之“偏居一隅”,与收藏市场个人化、分散化、保守化之偏颇。近二三十年来,福建除了蔡国强等几个当代艺术家之外,在油画、雕塑以及传统书画篆刻等各大艺术门类的发展中,普遍存在理念滞后、创新较弱的问题,在本土活动而具备全国性影响的艺术家廖廖可数。而那些离开福建,到北京、浙江一带发展的闽籍艺术家却大有成就,原因何在?如前面所言,福建闽籍艺术家的共性在于素养全面、传统功力深厚,这个特性跟前沿的思想观念一对接,自然可以成就杰出的艺术家。
曾鲸《葛一龙像》
同样,福建的收藏群体也有一些共性特征:一是在收藏理念与方向上偏于保守,缺乏前瞻性、想象力与大的气魄。二是收藏投资行为个人化,缺乏机构的介入,资本化程度很低。这些收藏投资行为上的特点也直接导致了市场的慢热与低靡。
因此,要改变慢热低靡的艺术品市场景象,首先,政府要发挥“龙头”作用,积极推进文化领域的改革,通过政策引导资金与人才的进入,扶持艺术机构的成长;其次,媒体需助力闽籍艺术生态的发展,作为媒体人,我期望雅昌艺术网落地福建,把外面的新鲜“空气”和“养分”引进福建的这片艺术“秧苗地”,打造专业、包罗万象的艺术共享平台,让福建本土艺术家和爱好者形成良性互动,组织一系列有创造性、吸引人的艺术活动,让艺术更好地融入生活。
闽籍艺术生态全观察,雅昌福建站专访闽籍著名艺术评论家、媒体人何光锐,他从闽籍艺术市场繁荣要纠“两大偏”的角度,提出:福建艺术市场有两大“偏”象:理念之偏和收藏之偏。要把福建艺术品这块“秧苗地”培育成广阔的稻田,政府和媒体要共同来耕种、施肥。政府要发挥“龙头”作用,媒体要引入新鲜“空气”和“养分”,共同推动闽籍艺术从外围闯入核心区。专家观点,共话闽籍。明天,我们将请出福建省画院名誉院长、福建花鸟画学会主席曾贤谋,请继续关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