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画中的女气——刍议罗琰娟的油画艺术

  给罗琰娟写篇小文章,应允很久。多年前,在一次全省性展览评选中偶然发现罗琰娟作品,印象深刻。从作品我觉得她是十分难得的艺术之才,定会出挑。后多方打听其人,不久经友人介绍,识其人。人与画同质,一样不落世俗之气。近年接触较多,她不时会拿些近作之照跟我探讨,我偶尔也会谈点个人对油画艺术的思考供其参酌。可这么说,对她近年的油画创作状态是了解的。我想,为我省一位难得的后起之秀,且甚富潜力的年轻画家写篇文章,举荐其艺术,自然也是一大乐事与快意,特别是当下优秀年轻女画家甚少的状况下。

  近日,我为非常出色的女油画家莫也写了篇文章题曰"美人如诗佳作如织",谈我对莫也作品的感动。莫也是罗琰娟的老师,在写莫也的这篇文章时,我观照了她们师生二人的作品,同时想到了师承的脉络追溯课题。我常说,艺术上的"师承"有如母乳,是很关键的。一个艺术家,其"师承"因素往往影响着创作取向与审美方向。

  罗琰娟油画艺术的师承和艺术基因的来源于院校。她当年以优异的名次考进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在此先后就读本科及研究生,直接师承莫也、张立平等油画名家。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由著名油画家、教育家魏传义教授创办,建院初,从事油画教学的骨干师资,有一部分来自四川美院,莫也即是当时调入的。魏传义本身深受俄罗斯油画艺术的影响,他是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学员,与靳尚谊、詹建俊等我国著名油画家是此班同学,他们是新中国油画创作与教学的健将。魏传义在四川美院从教时是罗中立、何多苓、程丛林、周春芽、莫也等的油画老师,是当时四川乡土美术、伤痕美术油画创作的学术指导。由他带队创立的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的教学体系,特别是油画教学体系,无形中带有四川美院油画的品质,带有俄罗斯油画的贵族味和古典气息。而而这一教学体系的品格对毕业于此的罗琰娟,影响是直接而深刻的,尤其莫也的审美品格、创作思想以至油画语言表达方式对她的影响都甚深。另外,张立平,赵九杰等油画老师的色彩与笔触的表达,对她的影响也不小。这些影响和熏陶经多年的日积月累,奠定了其油画创作审美思想的基础。可以这么说,这个有系统的学院派源脉传承要素,铺就了罗琰娟凸显以色彩和笔触的油画艺术之道。

  著名画家陈丹青曾说:没有男画家,没有女画家,只有好画家。从学术标准要求而言确是如此。然从艺术的气质而言,女画家的某些特质是男画家所不具备的。这成就了女画家很难得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天质与艺术本分,作品中也就显得有某种特别的审美韵味。如女性画家对身边景物细腻情感的萌生与表达;自然而然的悲天怜人心思;那种闺中的女气、天生的娴静温婉与明艳温和;那种与生俱来的与宗教亲近的佛气与素心。不管是西方的瓦拉东、珂勒惠支,还是东方民国时期的关紫兰、丘堤、潘玉良,还是当代的喻红、夏俊娜、莫也等女性油画家,在她们的作品中皆能体悟到这种气质、这种情绪、这种美感——画中的女气。这种女气指的是艺术气质和艺术品质,是一种审美气息,与女人的脂粉气无关,更无关乎技法。她们的技法和艺术表达与男性画家一样的圆熟与大方。作为年轻的女性油画家,罗琰娟作品在品质上也带有这种难得的审美气质,作品因此而盈充着一种温馨亲切的情意,可亲,感人。

  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曾说,福建油画的基本学风具有重视写生、注重表现、学风谦和的品质,我非常赞同。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的油画品格除具这基本学风外,因受四川美院油画体系的文脉影响,还多了一份重视内心感受的品质,注重追寻内心情感世界的诉说与表达。不管是德高望重的魏传义,还是中年的莫也、袁敏等来自四川美院的画家都具有这种特质,这特质使他们的作品平添一份温情,一份感染力量。罗琰娟很好地秉承了这份传统。

  在罗琰娟的人物画中,作为一名女性画家,罗琰娟发挥出了女性独有的敏感与细腻。她在人物画中并没有着意去表现宏大历史史诗的题材与事件,而是以自画像的形式,从女性的角度来浅诉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对青春的追思、对美的探索。她大胆吸收其老师莫也人物画的优点,用躺卧式的构图来展现人物的慵懒姿态,大胆的笔触融合色与形、光与影,蕴含着结构的张力,这种内在的张力与人物形象懒散的静形成了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能让观者明晰地感受到画家艺术热情在画面上的暗香浮动,而懒散的静,是画家内心对悠然闲逸,对娴静温婉生活状态的向往与反映。她并没有直接在人物的表情上作更多用力的描摹,而是通过肢体的语言,来表现其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丰富、饱满,这也正是罗琰娟油画人物作品的个性魅力之处。一种平凡的感动,一种日常的惬意,一种贴心的温情,一种现实的浪漫,一种撩人的风情。

  在罗琰娟的风景画系列,都居住着一个共同的词语,那就是坊巷情深。她的故乡上杭是坊巷之乡,这种与生命同时带来的儿时美丽记忆,终化成一种审美向往与审美追忆,且永远无法诉尽,无法满足,形成一种动人的审美情结。罗琰娟近期写生创作的福州老巷上下杭的系列作品,《上杭老街•东》《上杭老街•西》故土系列作品,或在外地写生创作的《泉港古街》《漳州古街》等系列作品,都诉说着罗琰娟的这种怀旧情感,这种乡土情愁,这种如初恋般的坊巷情思。这种追诉使其风景作品有一股淡淡的美丽情愁,让观者感动而怀旧追古。

  罗琰娟的静物画虽然为数不多,基本是写生的作品,主要从另一侧面体现了她作为年轻女性的观感与喜好。女人如诗,女人爱诗;女人如花,女人爱花。罗琰娟把自已对于花的喜爱,用色彩诉诸画面,她没有刻意赋予它们过多的象征意义,然而,她用手中的笔,画她喜欢的物,借物画出她对物的体悟与生命情感--一种母性的温婉之情的情感。

  我常想,艺术家是既可培养又不可培养,既可教又不可教,可教的是艺术技巧与方法,不可教的是艺术思想与艺术思考的独特方式和独特认知,即是艺术家的思想与情感,因为这个艺术基因靠的是造化与悟道所得。而一个从艺者其艺术水平能否走得更远更高,迈向优秀,不可教的这部分是很重要的要素。其要害之处是着意于情之真伪与情之素质高低,而对技法的精致与完美不再动心,实属本心而已。情之传递才是艺术的本质,真谓:一个"情"字了得。作为一名年轻的油画家,罗琰娟具有很好的艺术特质,她有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兼有良好而敏锐的色彩感觉,又有难得的艺术才情,这是成为优秀油画家的基本条件。而我更看重的是罗琰娟对艺术生命情怀和艺术情感的专注,一颗为艺术而生的初心,这在年轻的油画家中是少有的品质。她的人生状态似乎与时风无关,更与功利隔离,一颗素心只装着艺术这颗种子,其淡淡而随性的情怀里只知艺术是生活,又视生活为艺术。可说是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无关乎名,无关乎利,只是一种生活的艺术状态。而恰恰是这份纯净和朴素,这份单纯和专注,让其认知与思考世界的情感有着一种内心自由的独特性。而这使得其作品和其人一样,有一份素雅品格,一份恬静气格,不修饰不渲染,自然而随意,不愠不火,然典雅之质尽显矣,闺中女气出溢矣。

  当然,我觉得罗琰娟是十分难得的女性油画家之才,且在年轻的同代人中已脱颖而出,但我并不是说,她的艺术目前己然成熟。恰恰要说的是,她目前的艺术旅程才刚放飞,她的艺术发展空间还非常之大,我对她充满寄望,望她不忘初心,也相信她的油画艺术定会绽放出属于并代表她这一代人的光芒。

  期待之。

  2016年夏于闽江南畔文心堂北窗下

作者:王来文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