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从2006年开始,陈文骥停下了画了二十多年的写实主义绘画,开启了属于他个人的一段新的创作历程,画面不再有任何可辨认的物体,而只是一些概念化的图形:圆、圆锥、椭圆、三角,抑或带着圆角的斜面……然而这绝非极简主义或者视错觉绘画里的形,而是艺术家借以“探寻自身表达能量极限”的一种艺术形式。是陈文骥思考了自己的艺术真正想要表达的方向之后,而做出的改变。
陈文骥自那时起至今在AYE画廊完成的三个个展,记录了他不断延展,逐渐通向一个深潜但无限自由境界的路径。
艺术家陈文骥
在最初的转向阶段,陈文骥痴迷于表现形体两个面转折之间的边缘,例如那些具有三维即视感的红色锥体、三角形上尖锐的突出点、圆形平面上荡开起伏不定的涟漪……根据绘画透视的基本原理,陈文骥在这个时期采用了他最擅长的写实手法,视点落在表现两个面之间的转折,抑或一个球形切面形成的圆弧,他所探究的并不是如何更准确的表现一条线,一个锥形的尖部,或者一个点,而是由无数个面组成的形体如何在真实与错觉间存在,艺术家醉心于表现这个边缘地带一切细微的明暗变化。
“形式乌托邦——2015当代艺术邀请展”展览现场,北京艺·凯旋艺术空间
这些具有各种形态的作品,事实上不具备任何意义,即不代表什么,也不指向什么,艺术家既跳脱了具象世界的社会化倾向性,也并非跳入了抽象主义的逻辑之中,而是处在两者之间的灰色地带。在非具象表达的空间里,陈文骥越发清晰的听到自己内心希望发出的声音:那些去除了意义附着的理性图形,让观看者排除对内容的依赖,通过自己的感受获得心理和生理上对艺术的体验和回应。
2011年作品展“什么”,作为那个阶段思考的总结,也同样在非具象的基调上引出了陈文骥阶段性的议题:更加单纯本质的形态,明丽色彩的引入,以及思考作品形态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这些细节上的推进,是陈文骥不断尝试性地打开一扇扇隐秘的房间之门的结果,迷宫般的深入,不求结果的探究,带来的一次次意外的艺术体验和收获。在陌生的空间里重新建构艺术中的自我,在创作过程中享受实验性的挑战。
《=》 铝塑板上油画 52.5x80cm 2014
当然,在当代语境下,艺术家的建构性思考早已变成了日常的所需,展览则是在观看与被观看的过程中,帮助艺术家完成对日常的梳理及交流,甚至也可以说是一种验证,一种物化下来的视觉事实。虽然展览的频率并不是很高,但陈文骥的每一次展览,都令喜欢他作品的观众看到了他在艺术上的持戒与精进。
在最新的这次个展“因/维”中,陈文骥再次为自己布置了一个命题作业,依据“斜线/”的元素来进行创作。直角的斜面,圆角的斜面,每一个圆角与直线衔接间的斜度,或者刻意保留的人工痕迹的温度感,纸本的亲近感,铝塑材料的工业感,都是陈文骥刻意留在作品上的交流密码,艺术家自然有基于个体经验的深意,至于观众从中看到了什么,则需要观众根据自己的感觉去体验。
《重叠的/》 铝塑板上油画 175x100cm 2016(“因/维”2016陈文骥新作展,展览现场,北京,AYE画廊)
或许是天性使然,陈文骥对细微处的敏锐感受体现在作品中,成为特有的极致纯粹的视觉特质,没有赘述,没有对意义的迷恋,而更多的是节制的美感。陈文骥说“艺术家需要有一些东西去支撑他,除了社会之外,自己也要想办法去营造。”他正是以思维的无限触角,来消解艺术世界里漫无边际的“虚无感”,在限制和限定中激发潜沉的视觉疆域。
《满意》 布上油画 197x350cm 2009
《)(+)( 》 (二联画) 铝塑板上油画 34x60cmx2 2015
陈文骥有着不断自我更新的强烈自觉,对惯常的视觉经验、思维乃至一切可能会令人陷入依赖性的框架系统保持着警惕,尽管这种建立在不确定基础上的重新组织、重新发展,会带来功利意义上“失败”的可能性,陈文骥将此调侃为“对失败的追寻”,其中隐含了他对艺术价值的认识和看法,也是他身为艺术家主动追求的艺术品格,并付诸行动的将这一思想贯穿到了创作中,推动一个接一个系列作品的问世。
通过对艺术隐秘边界的不断探寻,他再次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果,曾经对日常器物、场景与现实关系的象征性隐喻,乃至后来对现代化过程中的单调荒凉景致的表现,再到今时今日的非具象表达,陈文骥以他独特的人文主义修养,制造了一个“独属于自我封闭又无限延伸的视界”。
《不料》 铝塑板上油画 126x210cm 2012
《π-》 铝塑板上油画 110x80cm 2016
撰文:王静
作者:王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