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花丝镶嵌丨皇庭工艺的前世今生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是一门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于皇家饰品的制作。为“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花丝选用金、银、铜为原料,采用掐、填、攒、焊、编织、堆垒等传统技法。镶嵌以挫、锼、捶、闷、打、崩、挤 、镶等技法,将金属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再镶以珍珠、宝石。

花丝镶嵌工艺起源于春秋战国金银错工艺,在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尤以编织、堆垒技法见长,而且还常用点翠工艺,取得金碧辉煌的效果。 对宝石的大量运用和完善了宝石镶嵌工艺,是明代花丝镶嵌首饰对中国传统首饰的最重要贡献,它改变了中华民族传统首饰重纹饰轻宝石的传统。清代宝石资源逐渐枯竭,采用点翠和烧蓝来替代宝石的位置。[2] 而今,花丝镶嵌工艺只留存于北京、成都两地,且尤以北京的花丝镶嵌工艺最为齐全。北京花丝镶嵌集中代表了中国宫廷花丝镶嵌工艺的特色。

花丝镶嵌丨皇庭工艺的前世今生

花丝镶嵌丨皇庭工艺的前世今生

采金为丝

妙手编结

嵌玉缀翠

是为一绝

说的就是与皇家文化关系最为紧密的“花丝镶嵌”工艺。

花丝镶嵌丨皇庭工艺的前世今生

从皇帝头上的冠冕,到后妃发间的金钗,再到王侯将相腰上的金丝软带,处处展示着这门宫廷绝技的华贵风采。

花丝镶嵌丨皇庭工艺的前世今生

花丝镶嵌丨皇庭工艺的前世今生

掐、填、攒、焊、编、嵌、垒、织…...这些生活在皇城深处的能工巧匠,用他们的指尖编织着属于那个年代最为奢华与精致的美丽。

时代在进步,审美在改变,但这一份在宁静中拨丝嵌玉的古雅逸致,是每个人心中难以淡忘和抗拒的民族记忆。

北京的金银手工制品在辽金时期得以发展,元明两朝设将作院和银作局,专门掌管宫廷金银等珍贵器皿、首饰的制作。从明代起,花丝镶嵌技艺已比较成熟,还创新了点翠、烧蓝等技法。同时,金银冠饰也大量采用花丝镶嵌技艺进行制作,其焊接、编织、镶嵌技艺之高,令人称绝。自此,北京金银器吸收南北技艺之长,逐渐形成了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宫廷风格。

明·万历 皇帝金丝翼善冠

明·万历 皇帝金丝翼善冠

明·万历 皇帝金丝翼善冠

明·孝端皇后六龙三凤冠

明·孝端皇后六龙三凤冠

明·孝端皇后六龙三凤冠

明·孝端皇后六龙三凤冠

清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曾经国力鼎盛,拥有大国风范和富足的财力,因袭金银器趋向于大型化,在造型、纹饰和色彩三者的协调搭配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清代在清宫造办处设立金器作坊,包含实作、镶嵌、攒作、串珠等11个行业。点翠工艺在清朝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金工技艺,宫廷中使用翠鸟的羽毛做配色,清宫内务府专门设立了“皮库”,负责管理和收集翠羽,而“银库”专门设有“点翠匠”3名,专门承造“翠活计”,满足皇宫后妃做饰品的需要。在装饰技法上,将点蓝、点翠、金胎珐琅、金胎画珐琅等技艺与花丝工艺、镶嵌工艺相结合,为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增添了不少奢华富贵之气。

▲ 花丝点翠金耳坠(清)

清末明初,宫廷艺人流落民间,兴起了众多从事花丝镶嵌的作坊,金店银楼也纷纷开张,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吉祥寓意的题材被广泛运用。

芭莎珠宝封面上的中国工艺品

花丝镶嵌丨皇庭工艺的前世今生

花丝镶嵌丨皇庭工艺的前世今生

花丝镶嵌丨皇庭工艺的前世今生

随着2008年6月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花丝镶嵌行业与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开展合作,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入行学艺。学校专门开设了花丝镶嵌专业,培养传承这门特种传统技艺的工匠。学校对花丝镶嵌专业学生教授美术鉴赏、素面、色彩、图案、构成、白描、泥塑等专业课,还聘请花丝镶嵌工艺美术大师袁长君教学指导,不仅向学生传授花丝镶嵌传统手工技艺,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和传统工艺美术职业道德。

花丝镶嵌丨皇庭工艺的前世今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