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7-25 13:42
2017年7月21日下午六点三十分, 彭涛:“天人之际”主题艺术展暨云玺15艺术机构开放展在云玺15艺术机构开幕。此次展览由管郁达担任策展人,以艺术现场的方式,融合装置、影像、身体表演、艺术文献、实物、音乐等艺术媒介和形式,全方位的立体地呈现彭涛的艺术及其作品,这既是艺术家“精神还乡”、“诗意栖居”的视觉见证,也是他跨越时空、与天地对话艺术追求开启的全新旅程。策展人希望,历时一年筹备的这个展览,作为云玺15艺术机构的开放展,能为观众带来别样的由心及物的艺术体验。
“天人之际”是中国古人关于宇宙观的一种表达方式。“吾心即宇宙”,彭涛的作品,将个体与宇宙万物作为一个整体和“通道”:这个“通道”通过接纳天地宇宙、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山水草木、风雨雷电等万物的能量,让自身成为宇宙的神秘能量的一部分,也就是让身心服从宇宙和生命的法则,如同阴阳四季、生死轮回一般。展览分“落物、优游、观天、心园”四个单元依次展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第一单元:“落物”。这是一件形似陨石的装置作品,有如天外来客。作品高2.5米,宽2.5米,呈正四面体造型,包裹着一层凹凸不平、肌理粗糙的外壳,四个尖角处露出平滑光亮的内部金属材质,它悬浮于地面,仿佛生命与宇宙的奇遇。
第二单元:“优游”。此件作品由12面高3.88米,宽2.5米的钢化玻璃板构成,整件作品直径为9.3米,占地约70平米。12面玻璃围绕中心螺旋分布,中心地面呈现一个三角形黑洞,形态正好是第一单元“落物”的负向空间,一股雾状气流围绕中心黑洞循环旋转,形成一个漩涡。观者置身其中,身心处于一种无始无终、物我两忘的“优游”状态。
第三单元:“观天”。此部分由一个直径11米的封闭双螺旋体空间构成,空间的中心是一个高2.77米的三棱锥塔形装置,是彭涛作品的核心景观,螺旋体从左侧信道进入,过程中信道由宽至窄,光线渐变至幽暗,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穿越时空来到宇宙中心,坐井观天、游目驰怀。
第四单元:“心园”。此作品位于双螺旋体装置“观天”的另一出口处,由17吨棕色河砂堆积而成,形似延绵的大地山峦。在山峦的脊梁处露出一具白色的动物骨骸。这是生命轮回、修短随化的一种意象。
手稿1号 27.9cmX38.4cm 纸本铅笔 2010年7月
手稿2号 27.9cmX38.4cm 纸本铅笔 2010年12月
手稿3号 27.9cmX38.4cm 纸本铅笔 2013年11月
手稿4号 27.9cmX38.4cm 纸本铅笔 2011年7月
在此次展览中,除了全方位立体的呈现彭涛的艺术及其作品外,主办方特别邀请到了一众艺术领域的大咖,观展之余,“围炉夜话”,开启了一次别样的展览座谈。我们邀请到(按姓氏拼音排序)樊林、管郁达、顾承峰、李旻果、刘淳、漆澜、孙晓枫、吴永强、晏礼中、张宇华十位大咖。晚宴一结束,各位大咖走向展厅,感受由心及物的艺术体验,开始“围炉夜话”。(按发言顺序排列)
柏涛塔概念图7号 162cmX108cm 爱普生艺术微喷 德国哈尼穆勒油画布 2016年7月
柏涛塔概念图8号 162cmX108cm 爱普生艺术微喷 德国哈尼穆勒油画布 2016年7月
柏涛塔概念图7号 192cmX108cm 爱普生艺术微喷 德国哈尼穆勒油画布 2017年6月
柏涛塔 700cmX700cmX700cm 金属、玻璃、光波、声波等 2013年10月
艺术评论家、策展人、《黄河》杂志社长刘淳:
“彭涛的艺术拓宽了当代艺术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同《三体》的创作者一样,用地球人的眼光重新认识人类的文明,这也是一种个体对世界的重新理解和认识,让我们去思考个体生命、自然、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广东美术馆策展总监、艺术家孙晓枫:
“彭涛的艺术具有在地怡景的特殊性,是在地性最好的描述。”
《艺术当代》杂志执行主编、批评家、艺术家漆澜: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度,对自然乡土的敬畏,一直贯穿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 。彭涛可以把宏大叙事可以实施的如此细致,是一种对自我生命的关切。彭涛有一种强迫症的幽闭性,把自己幽闭在一间黑色的空间里,去思考自己与天地的关系。”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艺术批评家、策展人顾承峰:
“此时此刻的在地性很重要。彭涛的艺术是从自我和内心出发的。是一种看与被看的关系,你只是上帝所看的一只小小的蚂蚁。”
柏涛塔内部 600cmX600cmX600cm 金属、玻璃、光波、声波等 2013年10月
柏涛塔石墙 1200cmX1200cmX700cm 石头 2009年12月
柏涛塔综合体鸟瞰 2000平方米 2014年10月
《落物》 金属 250cmX250cmX250cm 2016年7月
《优游》 钢架、木板、玻璃、光波、声波、水雾 2017年7月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专委会主任吴永强:
“这个展览真正的让我们置身到一个跨界当中。是一个视觉、听觉同时存在的空间。彭涛表现了一种不可表现的东西, 产生了崇高。”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樊林:
“一个好的展览,艺术家的个体感受应该很强大,观者感受应该进入,我们应该改变对世界的认知,感官应该被调动。艺术家应与概念化为敌。”
《观天》(外部) 1200cmX1200cmX500cm 金属、玻璃、木板、光波、声波 2016年9月
《观天》(内部) 1200cmX1200cmX500cm 金属、玻璃、木板、光波、声波 2016年9月
《心园》 1200cmX400cm 河砂 动物骨骸 2017年7月
《天人之际》1号 162cmX108cm 爱普生艺术微喷 德国哈尼穆勒油画布 2016年11月
《画刊》杂志编辑、广告部总监张宇华 :
“彭涛让我脱离了自己的轨道,让艺术和生活结合在一起。”
资深媒体人、《生活月刊》前首席记者晏礼中:
“彭涛是一个打坐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是源于他的梦。”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艺术评论家、策展人管郁达:
“彭涛给了我们与自然接近的通道,让自然如此的亲切。彭涛的作品里有自然的法则、秩序,我们老是想破坏,彭涛是一个顺应命运,顺应自然的艺术家。”
著名环保工作者、天籽生物多样性保护李旻果:
“彭涛在找一个生命的密码和符号,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得很精准,找到了天与人的关系。”
展览日期将持续到2017 年9月21日
彭涛:“天人之际”主题艺术展
暨云玺15艺术机构开放展
开幕时间:2017年7月21日18:30
展览时间:2017年7月21日——9月21日
展览地点:云玺15艺术机构(昆明市官渡区昌宏西路五甲塘湿地公园旁)
主办:云玺15艺术机构
策划:管郁达工作室
策展人:管郁达
展览总监:白 云
策展助理:尹 敏、宁 娟
展览统筹:朱 海
媒体支持:雅昌艺术网、艺术国际网、《艺术当代》、《画刊》、可见、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大观周刊》、云南网
合作鸣谢:昆明万达文华酒店、欣宴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