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生活中有仪式感的角落,往往是诗意的世界。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 《礼记》
古人云,“沐浴焚香,抚琴赏菊”。意思是,在弹琴之前,要沐浴焚香,营造出氛围、创造出意境,既是对音乐的尊重,也能奏出好曲子。这与茶道有异曲同工之妙,碾茶、擦杯、注水、出汤,繁琐的细节有虔诚之心,品出的是茶香,更是一种精神的修炼。人借仪式感,让生活慢一些、庄重一些、色彩丰富一些,也让日常生活有一些不同的体验。
著名童话《小王子》中,有这样的对白。
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
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不必华丽,也无需刻意,当有意识地感受、珍惜生活中的某些特殊时刻,仪式感就已经呈现。
心理学中有一种锚定效应,当因事物的不确定性而产生恐惧时,可以通过一段预测、设想的过程来降低内心的不安。仪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心理锚定,给人以确定感和秩序感。
好运动员在调整心态时,都做几乎同样的动作,如深呼吸、调整步伐、呼喊鼓励等,这种习惯就像肌肉记忆,能迅速把精神和心理状态调到最佳预设。生活的仪式是内心与世界之间的一座桥,带来的自我暗示让人更专注认真,也更能体味日常中的趣味与美好。
现代人在高效率、快节奏的世界里,或显仓促忙乱。小到一顿饭,在点个外卖、刷刷手机中对付过去了;大到过年过节,为了省事,在酒店包桌酒席,推杯换盏中迎春。即便是阅读,手机嵌入生活,获取碎片化信息,移动端在某种程度上瓦解知识的系统性,也在瓦解阅读的仪式感。反观一些人搜集老唱片、CD,甚至讲究书籍的装帧设计,无不是以“过程的体验”来扩充“精神的容器”。
美学家说,“神话虽然不存在了,可是仪式的圣洁性还在。”
仪式是文化传统的延续,集体通过规范和价值实现一体化,以及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社会化。再小的事,只要带着仪式感去做,就能保持一份敬畏感,甚至获得一些超越性的价值。唯有保持生活的仪式感,才能让仪式发挥承载文化符号的功能。这或许也是为了涵养我们的文化自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