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让一切自然而然的发生

  说到“山水”您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薛松给了一个极其平淡的答案,“应该是自然风景吧。”“那您是否会在已有的个人风格上进行新的突破呢?”“就自然而然吧!”。两个问题,薛松用了两个不同释义的“自然”。无论是那个被薛松“假借”而来的自然,还是其面对生活所体悟到的“自然”……在感受薛松作品所带来的“浴火重生”后,“如水流过指尖般”的“自然”更值得我们去感受。

  ▶这些碎片就是我作品的笔触

  毋庸置疑,当我们聊到“薛松”的艺术创作时,最直接的联想应该就是“火”。1990年,薛松亲历了一场大火,那些属于薛松的记忆之物,随着这场大火,化为碎片,化为灰烬,甚至化为无痕。但也正是这场大火,让薛松得以建立起其独特的创作语言。通过利用火烧、火烤等手段,将画册、杂志等纸质印刷品进行“解构”,再经由这些“碎片”的“重构”完成一次次“重生”,“时间的维度”因为他的创作变得模糊而有趣。

▲薛松《一帆风顺》 150cmx110cm 布面综合 2017

▲薛松《溪亭高士》 150cmx120cm 布面综合 2016

▲薛松《黄山松》 120cmx100cm 布面综合 2016

▲薛松《烟霞秋色图冬》 150x150cm 布面综合 2016

  如果我们将作为其创作手段的“火”视为薛松作品的“外表”,那这些被薛松拼贴在作品里,直至共同形成一件作品的“碎片”,无疑可以被视作是更耐人寻味的作品“内涵”。“这些碎片的意义,会让我觉得创作像是写论文,你要收集一个个研究论据去解释你得论点。而我作品里的这些碎片,就像是我收集和整理的一个个小论据。”这些或是偶发,或是刻意的“碎片”成为薛松隐藏在画面的“语言”。“这些碎片的选择和运用就是在帮我说话。他们像是和我一起完成一件作品,它们本身就像是一个个笔触,最终形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

▲薛松《春》 240cmx120cm 布面综合 2017

▲薛松《夏》 240cmx120cm 布面综合 2017

▲薛松《秋》 240cmx120cm 布面综合 2017

▲薛松《冬》 240cmx120cm 布面综合 2017

  这些本身就带着时代特征的“印刷品”,这些因薛松的收集而被重新定义时间的“记忆之物”,以及最终因薛松的火烧、火烤而改变意义的“焚烧之物”,薛松用它们“篡改”了“时间”。薛松用他的作品,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记忆空间”中,让我们重新感受那些过去的、抓不住的、即将消散的“沉淀”。

▲薛松《对话NO.15》140cmx220cm 布面综合 2013

▲薛松《对话NO.16》140cmx220cm 布面综合 2013

  我的作品强调的是介于滑稽模仿和严肃批判之间,它们可以是轻松幽默的、嘲讽的、温情脉脉的……其中包涵着各种情绪。

  -- 薛松

▲薛松《与蒙特里安(Mondrian)对话NO.12》 140cmx200cm 布面综合 2013

▲薛松《Theo Van Doesburg对话》 125cmx200cm 布面综合 2013

  ▶我用我的绘画语言创造了一个新的山水

  “在我看来,那些花天酒地,生活在最热闹的城市里的人,应该更向往回归山水自然吧!面对社会的竞争、物质的压力和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当我们静下来时,山水自然的那种清静悠远是极具诱惑力的。”在城市化不断加剧的今天,我们离“山水自然”已经越来越远。他们仿佛就慢慢的被定格在那些传统的“山水画”中,与我们有着无形却也难以跨越的隔阂。然而,有时候我们不禁会想,会不会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说的,“山水”题材可以被视作是处在一个最坏的时代,但也可以成为一个最好的时代。真实的“山水”会随着气候、岁月发生改变,而那些将被定格在画面里的“山水”是否也在等待着这个时代的新生?

▲薛松《新山水》 180cmx150cm 布面综合 2016

▲薛松《新山水--与弘仁对话》 150cmx300cm 布面综合 2016

▲薛松《有符号的山水》(三连作) 150cmx120cmx3 布面综合 2005

  薛松坦言,在他个人的学习经历中并没有太多的涉足传统山水。并且他也相信,传统的山水画创作已经达到了一个可以被称之为标杆性的登峰造极的地位。“一幅吸引人的山水画,不仅是其技术上的完成度,更是艺术家藏在作品里的修养、视野。作为当代艺术家而言,我肯定是无法超越前人在传统山水画创作中所达到的高度的。我所创作的山水画,是利用‘山水’作为载体和图式。通过收集材料、焚烧,再进行勾勒,最终完成的是一幅用我个人语言表现的‘山水’题材的当代作品。”无疑,讨论“山水”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承,薛松选择以一个更当代、更开放,也更个性的方式进行延续。不过,薛松并没有将它视为是一个“沉重”的历史议题。“我用我的绘画语言创造了一个新的山水,我觉得这个特别能舒缓我的压力,在画这些作品中,我有时能感受到那种淋淋尽致的爽快。”这些如今被薛松定格在画面里的山水碎片,和正在收集或等待“组合”的碎片,将会在薛松的手里被重新拆解和“重生”。虽然你或许能在薛松的勾勒中找到这些山水的原型,但这些经由薛松所简化的山水样式,显然已经成为他的“记忆之物”,他的“重生之痕”。

▲薛松《致敬罗斯科之四》 240cmx180cm 布面综合 2015

▲薛松《致敬罗斯科之五》 240cmx180cm 布面综合 2015

▲薛松《游》120x100cm 布面综合 2005

  ▶我很怀念风格初创时的那种懵懂和不可知

  薛松是一个相当能在画室里“寄居”的人。只要在上海,他基本每天都会在工作室里“磨时间”。“我的图式其实可以用在任何事物上,所以我创作的题材真的是五花八门的。但是随着技术的越来越成熟,作品变得越来越精致,其实我会有一点反感。我想试着再打乱他们,让他们变得更自由,我很怀念风格初创时的那种懵懂和不可知。”或许,薛松正在经历着一场属于他的“内在冲突”。“以前我也像是那种展览‘飞人’,跑这个展览,看那个博览会,但时间就了就发现,看的再多,走得再远,回来还得干自己的活……我现在特别想能有一段时间,能更自由、更随便的去画画试试,看看能不能形成什么新的点。或者就是过过瘾,也不是一定要去达到什么,自己过过瘾也好。”虽然薛松的作品,没有明确而强势的“个性抒发”,但是每个挑选和制作得来的碎片、环环相扣的阶段,都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他倾注在作品中的情感和表达。“最好的状态啊?那还是生活最好啊!有活干、有酒喝、有聚会能侃。开心!”已逾半百的薛松,已经挣脱很多不必要的枷锁和设定,不去设定改变,让一切自然而然的发生。创作如是,生活如是。

作者:黄晟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