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欢欢的画

  每当我看到黄欢的画作,就会想起泰戈尔《飞鸟集》里的诗句:

  “思想透澈心灵,犹如雁群掠过天空,我听见了它们的翼声/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我也多么希望自己无尽的思绪化作云儿伴随着鸟儿飞翔……

  在2001年我策划了《融合·互渗》展,先后在北京、深圳、成都、上海和武汉展出,2004年秋准备回到北京在中国美术馆最后亮相。著名美术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的易英先生为展览写序并推荐参展画家,黄欢当时就是易英先生力荐的最年轻的画家。她的“人·鸟”系列作品展出后,立刻受到大家的关注,被称之“才女画家”。2008年我在策划当代水墨“学院新方阵”时,黄欢又是为数不多参展女画家之一。当时我在展览前言中写道:“女性画家的优势在于细腻的心理感受。此展览中的女画家在汲取传统笔墨营养的前提下,着力化解传统范式,从中寻找出与当下体验相契合的因素。在色墨情绪性发挥中,使得内心的敏感情愫有效地介入现实生活中,并表达出来。她们的作品中,水墨色彩的渗化构造营造出了具有个性张力的空间意蕴和结构意蕴,表达了具有独特视角的她们对生活的理解、对现实的感受、对精神的追求。黄欢和潘汶汛这两位女性画家也没有禁锢于所谓的社会身份和性别的讨论中,而是从自身的喜好和情感出发,在游戏的自由状态中找寻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潘汶汛以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底,表现现实生活中的轻松、单纯,表达出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自觉的表现方式。黄欢的“人·鸟”系列则是在人鸟变幻中,表达人类的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和拥有绝对自由的欲望,揭示出人性中的欲望的本质。黄欢的作品画面放射着奔放的魅力……

  近年来,黄欢是继续以《人·鸟》系列展现自己的创作思想的,但是她在这些画中,设色艳丽,工整有加,一扫《在别处》、《山海经》系列的以墨为主的设色方式。如果说《在别处》系列,在构图上讲求西方的“满”构图、摄影式效果,“组合”痕迹较重的话,到《山海经》系列进行了一定转变,将工与写,设色与白描,“知白”与“守黑”进行巧妙融合布局,为《人·鸟》系列的创作打下了图式与技巧表现上的良好功底。

  黄欢的《人·鸟》系列中,“羽人”在花丛中、飞鸟与花或飞鸟、羽人与花,成为组合呈现在观者面前,就像黄欢所说,她试图去探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人与鸟的关系。古代羽人的形象被学者所关注,诸多学者从历史的角度、科学的角度、宗教的角度、哲学的角度多方位进行解读,越是这样,反而越增添了“羽人”形象的神秘。黄欢将这种文化在心中从自我的当代观念角度进行解读,并表现在图像艺术创作中。在这里羽人已不再单单是神秘的,而是有着对人性的深度剖析:“隐喻了人对于未知的探索和拥有绝对自由的欲望,虽是一种极其美好的理想,却也暴露了人性中的贪欲。”

  站在女性艺术家的角度去看,黄欢的题材是“柔美”的,人、鸟和花的组合,唯美、艳丽,充分反应了一位女性的心理,但是她的题材又是“宏大”的,包含着宇宙观、世界观和传统文化思想。正是这样使得黄欢的画作有了更多引人深入思考的意味。她笔下画面飞鸟的骨骼犹如生命永恒之雕塑,契合着泰戈尔对人生的诗句吟诵:“死亡一如诞生,都是属於生命的”。

  在当代艺术中,融合成为艺术家寻找话语权的方式,这种融合,可以是技法上的中西融合,也可以是思想上古今的融合,众多艺术家也许扬长避短选择了一种方式,也有高手二者融合互渗。黄欢亦在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通过两种融合方式的不断交互探索,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图式语言,挥洒自如。她走出了一条当代中国画艺术非常融合之路。

  此时,看着黄欢新的画作,我又想起泰戈尔《飞鸟集》里的诗句:“水里的游鱼是沉默的,陆地上的兽类是喧闹的,空中的飞鸟是歌唱着的。但是,人类却兼有海里的沉默,地上的喧闹与空中的音乐。”黄欢的画作不正是如此深刻与丰富、奔放与婉约融合集成之佳作。

2014年9月10日凌晨于京城嘉园

作者:杨维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