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4-13 01:00
鲁慕迅先生,原名鲁立,1928年出生于河南汝州,早年师从石磊园、谢瑞阶、张肇铭、徐松安诸先生学画。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先后任长江日报美术组长、湖北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鲁慕迅先生
鲁慕迅先生终生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兼攻书法、诗词。为中国当代绘画代表性画家、学者,“长江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周韶华、冯今松、汤文选三位先生并称“湖北四老”。
春田 70*69 1996
鲁慕迅的画,深得中国画传统之精髓,画境舒静而高远、语言简约而抒情。他以“童心”入书画,借助于一种天真流畅充满“童趣”的绘画语言达到了自我放怀的真实的“真心”境界。
鲁慕迅的为人,延续着中国传统士人的一派仁厚,无论是向他求画求字,还是向他求学请教,抑或是请他作序写文章,他总是有求必应,认真以对。鲁老结缘天下,桃李满堂。
竹影泉声 69*69 2005
周韶华先生评鲁老:“人有至诚乃有道”,鲁老的“道”在于他的“真”。
十余年前,鲁慕迅先生来到深圳定居,从此深居简出,潜心作画、研究,闲来与三两位弟子一聚,鲜少出现在公众场合,此次雅昌艺术网有幸对话已90高龄的先生,以敬畏之心试图窥得先生境界之一隅。
杜甫诗意 杂花娇燕 68*69 2007
人生经历:四位先生影响巨大 就想画画拒绝当官
鲁慕迅说,对他此生影响最大的老师有四位。
第一位石磊园先生是民国的一位大家,也是他的姨父,与齐白石、徐悲鸿、陈师曾、吴昌硕都是至交。石磊园年轻时曾在清廷的军机处挂职,所以跟不少宫廷画师学习过,路子很宽。“他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做人,他一生没有卖过一张画,也不轻易送别人画。”
第二位是张肇铭先生,他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中不可回避的人物,曾任武昌艺专校长,在国难当头、风雨飘摇之时,张肇铭先生不辞劳苦,勇担大任,将艺术教育的星火点燃于长江流域。“他可以说是那时整个湖北最德高望重的人,我那时候经常去他家,师母总是留我吃饭。张先生对学生也特别好,他从北京办完个展回来,把画挂一起,然后叫来学生让我们随表挑,送给我们。我当时就挑了一张,他说你怎么只挑一幅,这个也拿去。”
张肇铭先生
第三位谢瑞阶先生,当时他的书法和绘画在河南是数一数二的。“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弘一法师的弟子,跟丰子恺是师兄弟,所以他可以随手拿出丰子恺的画送我。同时,他又是党员,他说佛教徒和党员并不相悖,一个是普度众生,一个是为人民服务。在他去世时,还连诵了三声‘阿弥陀佛’。”
谢瑞阶先生作品《黄河禹门口》
第四位徐松安先生从小跟随舅父涉足鉴定、收藏,所以对文物的鉴定水准全国闻名,“他的画我也是很佩服的,当年他给张大千先生行拜师礼的时候,大千先生也陪他跪了下来,以示尊重。他喜欢唱戏、听戏,和尚小云、梅兰芳关系都很好,梅兰芳有时候也画画,别人向他要画的时候,徐松安先生还为他代过笔。”
徐松安先生作品《园趣》
鲁慕迅从小就爱画画,过去古典小说《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都有插图。“我从小住在舅父家里,他很爱好这些东西,还有很多画材,可惜他很早就去世了,但是他留下这些东西,我就临摹;还有过去香烟盒子里面装画片,水浒一套,一百单八将,你要买他的烟,先把他集起来,集一整套,我也临那些东西。我画了以后家人也很鼓励,就挂在屋里,后来墙壁都粘满了。”
子夜静悄悄 70*69 2008
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毕业之后,鲁慕迅南下到了武汉,先后在中国文艺学院美术工队、中南大区长江日报、武汉市长江日报担任美术编辑、组长,从事年画、漫画创作及美术评论。“在美术组当组长的时候,组织上要提拔我当文艺部的副主任,那是副处级了,我说我一直都想离开报社,不喜欢报社的工作,所以就谢绝了。”就想单纯地画点画似乎是鲁慕迅一生没变过的追求。
山泉瓦壶 70*69 2006
“我是个爱动脑的人。”这是鲁慕迅有些自豪地对自己的评价。大学一年级,鲁慕迅上的是教育系,有一门功课叫做《教育统计》,因为自己数学不行,学校用的又是计算复杂的美国教材,所以学起来很是吃力。“我就一直在琢磨,能不能把它简化,发明一种新的公式。后来我真的想出来了,新的公式只需要原来三分之一的计算量,结果是一样的。老师看了以后很吃惊,他说我在国立大学教了几十年,还没有碰到过像你这样肯用脑筋的学生,现在那个公式我还保留着。所以,我不仅仅用手画画,而是用思想画画,用头脑画画。”
清夏图 70*70 2008
待人接物:把苦难看做锻炼一切情义都值得感恩
在五十年代被下放的时期,别人眼中尤为艰苦的时日,鲁慕迅却轻描淡写地说出往事,语气中倒是充满了庆幸和感恩,“把我分到报社农场,那里只有二十几亩地,而且不是下田,协助别人放鸭子,还是协助,鸭子在那吃草,我还可以画速写,没有脱离本行。后来农场搬了家,没有那个条件养鸭子了,就放牛,我们这20来亩地只有一头牛,牛放出去了以后,我还画我的速写。”
新松恨不高千尺 70*69 2012
“在困难时期,外面吃饭都很困难,我在报社农场,后来帮助别人养猪,干什么活呢?猪吃的豆饼,黄豆饼,要把它剁碎,剁碎以后跟草、菜一起煮,煮了喂猪,我们一边剁一边就可以吃一口,所以没有挨饿。 现在想起来,农民对我很好,下放现在想起来对我真的是一种锻炼,我过去没有下过农村,农民对我那么好,有了好吃的,‘来来来,一起吃’,那真是好。所以我想起来,下放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我现在看成是锻炼。”
鲁慕迅先生
虽然对自己要求极高,但却对这世间事满怀宽容,并对别人之情义感激于心,鲁慕迅还保持着儒家君子的“克己复礼”、“推己及人”。
82岁那年,鲁慕迅携夫人参加一晚宴归家,突逢下雨,夫人取出雨伞,鲁慕迅却执意推开,后来才得知,因为只有一把伞,他不忍见同行的弟子和秘书淋雨,干脆推掉雨伞一起淋雨。
杲日融融 70*69 2015
他为自己定下六项原则:出门在外不住五星级宾馆,不吃公家饭,不惊动当地政府领导,展览不收花篮,不搞开幕式,更不卖画。
后有一次鲁慕迅举办新作展,展览的前言与画册的序言却请弟子书写,并要求多写批评的话不要奉承的话……
石榴一树果兼花 69*69 2014
艺术创作:保持传统基因 也要多元互补
自小有私塾教育的坚实基础、师从一流的先生、天生酷爱画画、勤奋又擅于动脑……这种种因素似乎都注定了鲁慕迅会在艺术探索之路上有所成就。在艺术创作上,鲁慕迅对自己秉持着极高的要求:既不重复古人、他人,也不重复自己。他说自己是艺术虔诚的信徒,也是艺术勤奋的学徒。
大地春回 70*69 1995~2017
美术评论界曾经对鲁慕迅的评价是:“诗书画为一体的新文人画家。”鲁慕迅也坦言受文人画的影响较大,因为文人画内涵比较丰富。“宫廷画富丽堂皇,就是给人看的,我的画,我希望别人看了之后要想一想,要回味,这是我的追求。”
过去的文人画是含蓄、内敛、低调,在小众的圈子中互相歆慕的。“什么是新文人画呢?就是把时代的思想,以及时代的东西柔和进去,我的画个个争气,鼓励小孩子个个争气,都成才。像放风筝,我童年时代亲身经历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都是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
红杏枝头春意闹 69*67 2014
“我觉得我的创作就在推动中国画的发展,我的画已经和传统有相当的距离了,但是没有丢掉传统。现在有些年轻人干脆搞抽象,抽象也可以。我觉得现在一是要有传统的基因,再一个要强调多元,多元互补。我在全国的座谈会上,我就提出这个多元互补的观点,你搞现代可以,你搞抽象可以,我对抽象也很理解,甚至我也尝试搞过抽象。我觉得中国画的发展是只会路子越走越宽,过去是‘四王’时代,把‘四王’捧的很高,大家都要学他们,现在不是,现在是个人走个人的路。你只要是诚心诚意地对待艺术,你怎么搞都可以,现在是多元时代,因为大家的欣赏习惯,欣赏要求也不是单一的了。包括我的学生,搞尝试,搞抽象什么的,我说好,我鼓励他。”
春满乾坤福满门 79*69 2017
鲁慕迅认为中国画对人的要求很高,古今中外的文化都需要涉猎,而哲学、文学的不同层面都要领略。思路开阔了,所见所思就不一样了。“我爱好很多,受老师们影响,戏剧、音乐我都喜欢。五十年代那些戏剧大家的戏我场场不落,梅兰芳、尚小云、袁世海,我和袁世海还是很好的朋友。我自己也玩票,偶尔也上台扮一些小配角。我觉得画画不是光画眼之所见,更要画心之所想,要把你心里的东西传达给读者、观众。我到国外,看到美国的波洛克的作品,我对他们的东西也能够欣赏。为什么?因为好的、美的作品必然有共同的东西,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节奏感,”
鱼在云间行 70*68 2017
按照鲁慕迅的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发展之中,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一切都是由节奏的。对一个画家来说,不管是有意或无意,只要反映了这种世间的节奏,那就是美。“为什么反映节奏就是美呢?因为看画的人本身也在发展,一呼一吸,脉搏跳动,血液流通都是有节奏的变化。如果看画人的节奏和作品的节奏同步,那么一定会发生共鸣。有句老话:美意延年,美意为什么能够延年呢?因为得到了生的机制,有共同的节奏感。所以说美就是节奏的和谐,一切都在有节奏的运动。和谐的就是美,不和谐就是丑,大自然不和谐的时候就是天灾人祸,和谐就是丰收。通过节奏来分析,美就是一种和谐,节奏的和谐就是美。”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梁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